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阳朔七旬翁健康靠“抄”出来

2009-03-28 39健康网 A +

  得知有病缠身 坚持抄书6年   4月23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位于阳朔县城北路的徐成昌家时,他正在阅读自己的手抄本――“营养知识大观”。记者看见,他的手抄本就是将有关营养知识抄写在信纸上,然后装订起来。字迹看上去较为工整,足有十多本。   据老人介绍,2002年2月,他到医院体检时,得知自己尿素氮、肌肝和尿酸等值偏高。医生要求他改善饮食,每天摄入的蛋白质不能超过30克,如果控制不好,病情会加重。   可是,什么叫蛋白质,哪些食物含有蛋白质,含量是多少?这些营养方面的知识,他全然不知。回家后,他找来一本《卫生保健常识》,开始每天花3个小时摘抄、学习营养知识,这一抄就坚持了6年。   自己病情稳定 周边老人受益   徐老说,6年来,他摘抄了《吃的营养科学观》、《岁岁保平安》、《营养圣经》等10多本有关营养知识的书籍,共计20多万字。一边抄写,一边学以致用,按照书上所说的去实践,他的心血管病渐渐得到了稳定。   “要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就不要吃饱和脂肪和氢化脂肪。”他说,患了心血管疾病,不仅要重视药物治疗,而且更要注重食疗。因此,他每天都控制自己少吃一些猪肉和鸡蛋等食物。   他说,最近这段时间他去医院检查,每次都让医生吃惊,医生称他的病情控制得这么好,实属少见。   在自己受益的同时,徐成昌还将他学到的营养知识传授给周边老人,让他们也学会自我护理。   患有糖尿病的65岁老王说:“老徐还把他的手抄本复印送给我们。”,看了他的手抄本后,他也懂得了糖尿病人除服用降糖药物治疗外,其饮食调理也极为重要,所以他很感谢老徐。现在,不少老人在徐成昌的影响下,对营养知识越来越感兴趣了。   抄书有益健康 此法可以效仿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解放军181医院营养科一名医生。他告诉记者,“药补不如食补,饮食与心血管病直接相关,而低蛋白质饮食对心脑血管病患者,有很大作用。”他说,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摄入蛋白质一定要低于正常人水平,徐成昌根据自己所抄的营养知识做到了,时间一长,对稳定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抄写是一种以锻炼手指关节为中心的活动,从医学角度分析,手动得多,对延迟大脑功能衰退、稳定情绪、促进心理健康特别有益。所以,抄书不仅可以锻炼老人的大脑,还能够陶冶老人的性情,让老人的日常生活变得也有规律,其他老人也可以效仿。 (责任编辑:谢丁花)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