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全球每年死于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达400万,到2020年预计将达到1000万人。在我国至少有3.2亿的烟民,中国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吸烟引起的各种疾病,居世界首位。而环境香烟烟雾是影响非吸烟人群健康的罪魁祸首。环境香烟烟雾主要由侧流烟雾和主流烟雾构成。 与吸烟者吸入的主流烟雾相比,侧流烟雾含有更高水平的致癌化合物,其中含较高浓度的苯、甲醇、肼、N-亚硝胺、苯胺、2-奈胺、4-氨基双苯、焦油等,环境香烟烟雾中含有4000多种物质,大多数是有毒物质。 环境香烟烟雾被吸入后,经气管、支气管到达肺部,一小部分与唾液一起经吞咽动作进入消化道,无论经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体内的有害物质均被吸收入血液循环,所以血液系统最先受到影响,而且受到伤害的时间也最长。其病变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开始被动吸烟的年龄、被动吸烟量的多少及持续时间。 研究表明,在通气较差时,暴露在充满香烟烟雾的房间1小时,被动吸烟者碳氧血红蛋白浓度由1.5%升至2.5%。被动吸烟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胎儿、婴儿(最严重的为婴儿猝死综合症)的有害影响已广为人知,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人们知道的较少。 环境香烟烟雾中的苯、甲醇、肼、N-亚硝胺、苯胺、2-奈胺、4-氨基双苯、焦油等有害物质,可直接对血液系统产生危害。这些有毒物质在血液循环中,可直接损伤淋巴细胞、白细胞和红细胞,影响人体免疫系统,造成免疫力低下、免疫紊乱,易患各种感染和肿瘤性疾病。苯、肼、苯胺、2-奈胺、4-氨基双苯等有毒物质可直接损伤细胞DNA,诱发细胞突变,引起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系统恶性疾病。 2007年第三期《Arch Environ Occup Health.(环境与职业卫生档案)》杂志发表了美国匹兹堡大学公共卫生研究生院流行病学系自1979-1995. 对 14岁以上的24,539 人进行了16年以上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香烟烟雾增加患白血病的风险,且随吸烟时间的延长成直线增加趋势。 2008年第1期《Cancer Causes Control.(癌症原因控制)》杂志,发表了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所做的一项人群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吸烟的人与从不吸烟的人比较,有巨大的患急性非淋巴下拨白血病的危险。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研究所流行病学及生物统计学医学部,做了一项关于香烟烟雾与白血病发变更关系的大于330000人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发现吸烟增加患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危险,吸烟量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该研究论文发表在《Cancer Res.(癌症研究)》2007年12期。 环境香烟烟雾中的苯、甲醇、肼、焦油等有害物质,除可直接损伤造血干细胞导致造血衰竭外,还可通过损伤骨髓基质细胞、干扰细胞代谢导致造血功能障碍,而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 可见,环境香烟烟雾对人体的血液系统的有害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吸烟者应认识到吸烟对自己、对家人、对同事可能造成的严重影响,立即戒烟,还环境一个清白,也还自己一个清白。 (实习编辑:戴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