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冬至开始,太阳到达黄经270度,北半球逐渐进入了最寒冷的日子,冬季真正来到了。冬季气候特点明显,寒冷、干燥。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与外界环境接触最多,面对冬季的挑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呢?空军总医院皮肤科博士生导师杨雪琴教授介绍说,冬季皮肤养护最主要是针对冬季的特点,适应大环境,改善小环境,以预防为主。 所谓适应大环境,就是防冻保暖。冬季气温低下,皮肤裸露部位和末梢偏远端,如耳朵、鼻子、面颊和手指等部位较易冻伤。如要长时间在室外活动,需准备好围巾、手套、耳套、皮棉鞋等用来保暖,抵御寒气。如在室外站岗值勤,还可随时摩擦双手和耳朵,适时跺跺脚,活动脚趾促进血液循环。 此外要注意,从室外回来冻伤部位不要马上烤火或在热水里洗烫,以免皮肤受到冷热的强烈刺激,破坏皮肤的正常结构。较好的方法是:慢慢地恢复皮温。选择比较温暖的地方,进行搓擦和运动,使身体温度自然回升。如果皮肤冻伤了,我们更应该重视。冻疮就是由冻伤引发的,皮肤从发红发痒到发紫疼痛,如不及时治疗冻伤处皮肤可能溃烂。一旦冻疮发生,可涂抹冻疮膏,必要时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治疗。 外界的大环境我们改变不了,所以选择了适应。面对自己生活的小环境我们可以积极改善。改善小环境主要就是防干燥,特别是长时间呆在暖气和空调房内会感到很干燥。成人在不出汗的情况下,每天从皮肤丢失500ml的水分,出汗时会丢失更多,我们要喝足够的水,及时补充失去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