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蛋糖酮”三驾齐驱

2009-03-27 39健康网 A +

  尿蛋白、尿糖、尿酮体检查有何临床意义?   正常人尿内仅有少量蛋白,常规定性检查阴性,24小时尿蛋白<100mg。当尿内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h,或常规定性方法阳性时,称为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见于发热、寒冷、高温、剧烈运动或劳动后以及体位性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为各种原发或继发性疾病所致的蛋白尿,可因肾小球滤过膜负电荷消失和基膜化学成分改变,滤过膜通透性增高,大量中分子量蛋白质漏出,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如各类肾小球疾病、肾血管病变、肾瘀血、淀粉样肾病、糖尿病肾病、肾缺血和缺氧等)。   肾小管重吸收能力降低,见于各种肾小管疾病、慢性失钾、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或重金属中毒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间质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等。   正常人尿内仅含微量葡萄糖(生理性尿糖),常规尿糖定性检查阴性。葡萄糖在尿中排出过多主要是由于血糖浓度过高和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降低所致。   血糖浓度过高所致称高血糖糖尿,见于糖尿病、皮质醇增多症、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下丘脑病变等。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降低所致为肾性糖尿,可见于慢性肾炎、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肾病综合征、家族性肾性糖尿及妊娠等。   酮体是体内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正常人尿中酮体含量极微,定性试验为阴性。尿中酮体过多称酮尿症,可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妊娠剧烈呕吐、子痫、剧烈运动、饥饿、应急状态等。 (实习编辑:戴月娟)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