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胆囊病了 该不该一刀切?

2009-03-27 39健康网 A +

  长期吃素易患胆结石   工作太忙不吃早餐、经常应酬吃得太油……随着都市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胆囊疾病发病率也在增加。有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中胆结石发病率约为10%,而中年妇女胆结石发病率甚至高达15%。胆囊出了问题,到底应该怎么办?刘建伟指出,对于胆囊疾病,目前存在“一左一右” 两个误区,一个是盲目切除胆囊,另一个是盲目保胆。他提醒说,胆囊是“切”还是“保”,应根据患者情况来确定,不能一概而论。不管是不该保的胆保了,还是不该切的胆切了,都会给患者带来不该有的伤害。    发现胆囊疾病最基本的检查>>>胆道B超   医学指导/中华医学会广州市外科学会副主委、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外科主任刘建伟   胆汁由肝脏而不是胆囊分泌   患了胆囊疾病,到底该怎么治疗?刘建伟说,要弄清这个问题,不妨先了解一下胆囊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   胆囊位于肝脏下面,主要通过吸收、分泌和蠕动等来浓缩、储存和排泄胆汁。可以这样说,人体肝脏是胆汁的“生产工厂”,而胆囊则是存放胆汁的“仓库”。正常情况下,胆囊除了存储胆汁,还会对胆汁进行“精加工”。肝脏分泌出的是金黄色碱性胆汁,胆汁进入“胆囊仓库”之后,胆囊黏膜会将其中的水和电解质吸收返回到血液中,只留下精华成分储存在胆囊内,这就是棕黄色或墨绿色呈弱酸性的胆囊胆汁。当人们腹内空空、处于饥饿状态时,储满胆汁的胆囊“紧闭大门”。而在进食3~5分钟之后,人体的十二指肠黏膜会产生一种叫缩胆囊素的激素,这种激素传递到胆囊之后,胆囊就会“开门放行”,将储存在其中的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帮助消化和吸收。   天生无胆也能正常生活   但是,胆囊虽然很有用,但并不像心肺一样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器官。刘建伟说,经常有患者一听说要切除胆囊,就大惊失色。其实,因胆囊病变而切除其胆囊者,对消化功能和身体健康的影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像不少高等动物,如马、鹿、象、鲸等,天生就没有胆囊,它们的生活与一些有胆囊的动物并没有很大区别。此外,有少数人由于胆囊胚胎发育异常,生下来就没有胆囊,但他们照样过着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从临床观察来看,做了胆囊切除术,虽然失去了胆囊浓缩和贮存胆汁的功能,但对绝大部分病人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并无较大影响, 因为人体是有代偿功能的。刘建伟指出,有的患者胆囊切除之前已经丧失功能,早就是肝在代替胆囊工作,所以对这些患者来说,手术之后体内病灶消失,反而消化功能更好。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