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心理治癌并非“可有可无”!

2009-03-27 39健康网 A +

  有关医学调查表明,肿瘤病人中约有66%患抑郁症,10%患精神衰弱症,8%患强迫症。80%的病人不是死于治疗期,而是死于康复期。肿瘤病人常出现抑郁、焦虑、精神错乱、厌食症、疼痛、恶心、呕吐等心理问题,其中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病率较高。精神崩溃导致四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治疗后存在的复发转移。   专家指出,社会心理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等常规治疗后,病人大多存有怕复发转移的心理隐患,有的甚至不久就发现复发转移。如果不能克服心理障碍,免疫系统就会加快受损,这对康复是十分不利的。调查还发现,那些有心理矛盾和不安全感,惯于压抑自己愤怒与不满情绪以及受悲观失望情绪折磨的人最容易得癌症。其癌症发生率是正常人的3倍。与之相反,安定的社会环境、和睦的家庭生活、必要的社会福利保证、坚定的生活信仰等都有利于癌症治疗后的康复。   因此,社会各界应对癌症病人及家庭这个特殊群体应给予更多的社会心理关怀。有资料表明,凡接受社会心理介入治疗的癌症患者,复发率较低,做到了去者善终、留者善别,生死各相安。   小编tips:想了解更多关于防癌抗癌的新知?请关注>>>>癌症频道:防癌,从这里开始   (实习编辑:黄熙琳)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