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燃煤型砷中毒病区贵州兴仁县是我国卫生部第一个确定的燃煤型砷中毒病区(也是世界上最早被确认的燃煤型砷中毒病区),其中毒程度国内外罕见。当地随机采样的煤中砷含量均值417.7、623.5、624.5、2166.7mg/kg,(国际标准为<0~50mg/kg),远高出国际标准的数十倍至数百倍。当地居民因利用高砷煤取暖、烧饭、烘烤食物而受染,有关研究证实,在发病地区砷暴露人群中,因食物污染引起的约占50~80%,空气污染占10~20%,水污染占1~5%,直接接触的煤矿工人占1%[1],兴仁发现以后不久又相继在贵州的兴义、安龙和织金等市、县发现,致使这些病区数以万计的人群受染而引起慢性中毒。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目前在贵州燃煤型砷中毒病区有9个乡镇、32个行政村876户暴露人口数万人,砷中毒患者3000多人[2-5]。贵州燃煤型砷中毒的防治对策自1976年发现该病以来,历经30年的防治,有关方面在贵州燃煤型砷中毒病区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取得了不少防治成果。根据病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以及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对病区所开采煤窑进行了砷含量的调查,凡煤砷含量大于100mg/kg的煤窑,根据黔西南州《关于禁采高砷煤的管理办法》进行了强制封闭和炸毁,在病区进行了万余户的防砷改灶工作。并在病区进行了黑板报,横幅,标语,宣传资料,电视,会议等多种不同方式的砷中毒防治宣传。并将燃煤型砷中毒的防治知识纳入病区学校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了病区群众对改良炉灶与预防砷中毒之间重要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有效的提高了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强调不能食用高砷煤烘烤的食物,对现症病人进行了不同疗程的驱砷治疗,对部分病人皮肤角化点进行了手术切除,有效控制了砷中毒的蔓延和发展。2006年,通过对三个病区的煤,空气,玉米,辣椒的监测,均达到有关卫生要求。尤其是自2005年来,中国地方病防治司和卫生部拨出专用基金,配合贵州省卫生厅对病区进行防治,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砷中毒的疾病得到医治,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的健康[2-5]。肝损伤和肝癌是贵州地区慢性砷中毒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该病区燃煤型砷中毒病人普遍存在肝脏损伤。安冬等调查在145例砷中毒死亡病例中,死于肝硬化病人40人,占28.5%[2],同时还观察了病区砷中毒病人从1991~2001年10年123例癌症死亡情况,其中肝癌死亡38例,占30.89%[3],周运书等[4]调查10年的死亡情况发现140例燃煤型砷中毒死亡患者中死于肝硬化40例,占28.57%。因此,从以上砷中毒发病的情况及危害来看,环境毒物砷污染引起的肝病不容忽视,应积极加强防治研究。砷与肝损伤 近年来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过量摄入砷可导致暴露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害、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5],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砷暴露致肝脏损害的临床表现以乏力、纳差、恶心、腹痛、腹胀、肝肿大等为主,并伴有门脉高压,血清转氨酶升高或不升高等,肝脏活检组织病理可见广泛肝细胞及细胞器的肿胀、变性为主,晚期则以存在不同程度肝细胞坏死及纤维增生为主[11]。砷对肝毒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砷进入人体后主要在机体肝脏依靠甲基化进行代谢,可以通过砷在肝脏的蓄积直接损伤肝细胞;甲基化过程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刺激释放各种炎症因子,造成氧化损伤、DNA损伤及炎症反应[6];反复肝细胞炎症、坏死/凋亡,使肝脏正常网状纤维结构破坏,通过激活并启动肝星状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肌成纤维细胞分泌的胶原、非胶原等多种ECM在肝内过量沉积,导致大量纤维增生,是砷致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6-7]。在即将出版的“环境与疾病图谱[11]”中,详细描述了环境污染导致的燃煤型砷中毒引起人体皮肤和有关内脏器官的病变,尤其是对人体肝脏和实验染毒大鼠及小鼠肝脏病理改变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收集、整理。中西医结合治疗砷致肝损伤 目前尚缺乏针对砷致肝损伤治疗具有肯定疗效的药物,驱砷药物对慢性砷中毒收效甚微。丹芍化纤胶囊是根据中医活血化瘀、通络软坚的理论及多年的临床探索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研究表明该药具有良好的保肝、抗肝纤维化的作用[8-9]。 吴君等[9]用汉丹肝乐对20例慢性砷暴露肝损伤患者治疗显示出明显疗效,何云等[10]用银杏叶片治疗84例燃煤型慢性砷中毒肝损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及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肝纤维化明显改善,其机制可能通过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发的系列脂质过氧化反应。总之,从人群及动物实验均已初步显示复方中药制剂对砷致肝损伤的疗效。 在国家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及有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国内外科技人员共同攻关,贵州燃煤型砷中毒病区的发病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随着各项防治措施的实施,病区人民的健康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保护。1.LiuJ,ZhengB,AposhianHV,ZhouY,ChenML,ZhangA,WaalkesMP.Chronicarsenicpoisoningfromburninghigh-arseniccontainingcoalinGuizhou,China.EnvironHealthPerspect.2002Feb;110(2):119-22.2.安冬,李达圣。贵州省地方性砷中毒防治现状及对策,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5年,24(3):214-2168.3.安冬,李达圣。贵州燃煤型砷中毒患者患恶性肿瘤死亡观察,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4年,23(1):45-454.周运书,杜晖,程明亮等.燃煤型砷中毒患者死因的调查,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2年,21(6):484-4865.吴君,罗天永,张韵,蒋玲,欧兵,粱耀东,陆爽.砷对肝脏毒性及发生机制.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21):2326-23366.LuT,LiuJ,LeCluyseEL,ZhouYS,ChengML,WaalkesMP.ApplicationofcDNAmicroarraytothestudyofarsenic-inducedliverdiseasesinthepopulationofGuizhou,China.ToxicolSci.20011Month;59(1):185-192.7.WuJ,LiuJ,WaalkesMP,ChengML,LiL,LiCX,YangQ.Highdietaryfatexacerbatesarsenic-inducedliverfibrosisinmice.ExpBiolMed(Maywood).2008Mar;233(3):377-84.8.ChengML,LuYY,WuJ,LuoTY,DingYS.ClincalstudyonreversinghepaticfibrosiswithHandanGanlecapsule.Chinese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andwesternmedicine.2001;7(1):16-189.吴君,陆彤,刘杰,程明亮.汉丹肝乐胶囊对贵州地区20例砷暴露肝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6;25(1):86-8910.何云,张爱华,杨大平,王建宾,韦小瑜,黄晓欣.银杏叶片治疗燃煤型砷中毒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西南军医.2005年2月,7(1):1-311.程明亮,安东主编:环境与疾病图谱,贵州燃煤型砷中毒。科学出版社,北京,2008年7月。
近日,科学家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努力,终于搞清楚导致该国二百万人砷中毒的来源,据介绍,砷是通过人工池塘进入了该国农村居民的饮用水。目前该国已有多人因此丧命,堪称人类史上最大的中毒案。据台湾「联合报」援引外电报道,十五日公布的新研究指出,该国砷中毒的祸首就是数万个人工池塘。孟加拉国当局挖掘了这些池塘,并以挖出的泥土防洪。据报道,科学家很早就知道,这些砷来自孟加拉国全境、数百万个以低科技挖掘的「管状深井」的井水。讽刺的是,这些井多数是靠国际援助机关开凿而成,让居民可以不必使用肮脏、疾病丛生的地上水。但因无替代水源可用,数百万人明知井水有毒,仍是续用。科学家在孟加拉国发现,砷浓度最高的井水约有五十年历史,同时砷这种有机碳一旦经过微生物新陈代谢,会让砷从沉积物释放出来,且很快就能从地表渗入地底。但是遭到污染的井水及有机碳到底从哪里里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维领导的研究团队找到解答,即来自人工池塘。研究人员在蒙西甘吉区研究十五点五平方公里内的地面与地下水流动模式,并以天然示踪剂与3D计算机模型追踪来自稻田与池塘的水,测量这两处的有机碳将砷从泥土与沉积物释放出来的能力。研究共同作者纽曼说:「我们看到来自人工池塘的水含有高浓度的砷,来自稻田的水砷浓度较低。」化学分析显示,砷这种有机化合物首先会沉淀到池塘底部,再慢慢渗入地底。刊登在《自然地球科学》的研究建议,「将饮用水井挖得比池塘还要深,或是在稻田挖浅井,即能减轻问题的严重性。」砷中毒症状包括剧烈胃痛及呕吐、腹泻、痉挛及抽筋,如果量大,将直接导致死亡,而长期少量摄取砷,则证实与许多种癌症有关联。中国时政要闻相关讯闻
急性砷中毒常称砒霜中毒,多因误服或药用过量中毒。生产加工过程吸入其粉末、烟雾或污染皮肤中毒也常见。三氧化二砷经口服5~50mg即可中毒60~100mg即可致死。 临床表现:口服急性砷中毒早
孟加拉国可能有200万人集体砷中毒
图文:孟加拉或200万人砷中毒成人类史上最大中毒案2009-11-1816:14:29简要内容:科学家很早即知,这些砷来自孟加拉国全境、数百万个以低科技挖掘的“管状深井”的井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1986年4月26日,位于前苏联乌克兰地区基辅以北130公里的普里皮亚特市的核电站泄露,核辐射致使299人受到大剂量辐射、19人死亡,179人送医院治疗。砷中毒居民双手上遍布中毒后的斑点。孟加拉国女孩正用水桶从一片池塘取水 据外媒17日报道,孟加拉国可能有两百万人集体砷中毒,且已经造成多人丧命,未来将有更多人因此失去生命,堪称人类史上最大的中毒案。孟加拉国挖掘许多池塘作为养殖鱼类与储水灌溉用,科学家发现,这些池塘是居民集体砷中毒的罪魁祸首。 池塘导致水污染 15日公布新研究指出,祸首就是数万个人工池塘。孟加拉国当局挖掘这些池塘,并以挖出的泥土防洪。 科学家很早即知,这些砷来自孟加拉国全境、数百万个以低科技挖掘的“管状深井”的井水。讽刺的是,这些井多数是靠国际援助机关开凿而成。 七千万人砷超标 据孟加拉国政府估计,大约有三千万人饮用含砷量超过50ug/L的水源。但是,如果按世卫组织推荐的10ug/L的临时标准计算,则这一数据将超过七千万。政府根据2001年的实地调查结果估计,每10万口管井中大约有40%-50%受到砷污染。有些乡镇的这一数据甚至高达80%-100%。现在的问题是,原本未受污染的一些管井仍在不断遭受污染。 科学家在孟加拉国发现,砷浓度最高的井水约有50年历史,同时砷这种有机碳一旦经过微生物新陈代谢,会让砷从沉积物释放出来,且很快就能从地表渗入地底。刊登在《自然地球科学》的研究建议,“将饮用水井挖得比池塘还要深,或是在稻田挖浅井,即能减轻问题的严重性。”[首页][上一页][][末页]选择页数12
核心提示广西河池市400余名村民被检查出砷超标,环保部门现场勘验说是受台风影响,大雨冲刷冶炼企业的污水处理池所致。而记者调查时,村民称是企业长期排污所造成的。 10月初,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东江镇加辽社区下伦屯和江叶屯村的数名村民被检查出砷超标。之后,被查出砷超标的人数一度达到450人,且4人确诊为轻度砷中毒,另外还有55人有待排除是否为“轻度”。 (光秃秃的大山,一道道如同泪痕的白色印记) (患病的父母,如今更关心的是这一排排孩子的未来) (砷超标的小孩正在接受治疗) 事件发生后,当地有媒体报道称:经环保部门现场勘验,初步认定事故原因是受台风“黑格比”影响,河池城区普降大雨,冲刷冶炼企业的污水处理池,含砷物料遭浸泡,含砷废水溢出,最后以致有人中毒。 但是,《法制周报》记者在实地采访时,几乎所有的村民都称当时“没有来台风、也没下雨,是企业长期排污所导致的”。 一起中毒事件,为何有两种说法?广西河池砷中毒事件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 记者被请出门 10月16日,《法制周报》记者从广西金城江区出发,乘车一刻钟后抵达东江镇。在当地居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金海冶金化工公司,发现车间已经停产,四处静悄悄的,偶尔能遇见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和保安。 再徒步15分钟,记者来到与其相邻的江叶屯村。村口一民房的墙壁上贴着一张张白纸,上面是一长串被检查出砷超标需要治疗者的名单,仿佛在无声地控诉着这起砷中毒事件给小山村留下的伤痕。 “现在,村里人都在卫生所打针排毒,以后不知道会不会留下后遗症……”老童并不是本地人,10多年前,他来金海冶金化工公司做工,后与当地一女子相爱,便成了上门女婿。 老童一家三口全部被检测出砷超标,目前,正与村民们一起在金海冶金化工公司卫生所接受免费治疗。第一个疗程,他每天打一针,耗时三个小时左右,目前已经打完5针,进入了第二个疗程。 在赶往金海冶金化工公司卫生所的路上,记者见到有不少村民提着装有自己尿液样本的红色塑料袋,纷纷涌向指定的治疗场所。 中午时分,一两百平方米的卫生所内,人头攒动,走廊上、病房内、花坛旁,随处可见正在打点滴的病人。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尚不能离开母亲怀抱的婴孩,而打针的治疗室外,已排起了长龙。 两个村的患者,被分为早中晚三批,分时段进行治疗。期间,工作人员会给患者提供相应的免费食物。 杨柳万是江叶村的村民,他刚打完针站在门外,等待着妻子和孩子。他3岁的孩子正端坐在木椅上,手臂上插着冰冷的针头,葡萄糖注射液顺着导管,缓缓流入孩子的身体。孩子的脸颊上还残存着未干涸的泪痕,眼睛直呆呆的。 对记者的到来,一名身穿白色T恤的中年女子声称是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在记者出示相关证件后,该女子称“治疗场所不能采访”,将记者“请”了出去。 无意中发现的问题 “是几个妇女检查出有问题,上面才开始重视的。”下伦屯村村主任韦树杰回忆说,在此次污染事故中,下伦屯村是受影响最深的地方,全村100多人,基本上全部“砷超标”,有的超标100多倍。 村民们告诉记者,之前,金海冶金化工公司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池塘中,而该村一直喝的是地下水,由于渗漏的原因,多年前就有人得过病,向厂方和上级部门都反映过,最后却不了了之。如此大规模的集体中毒还是第一次。 韦树杰介绍,9月份就有不少村民出现了脸肿、肚子胀痛、头昏、呕吐等症状,直到10月3日,三四个村民觉得事情有些蹊跷,便相约到市区的卫生防疫站检查,却被告知“砷超标”。对方询问“喝的哪里的水”,村民一五一十讲明情况后,对方立即提出“不能再喝这样的水”。事后,对方派人对村里的水源进行了化验,并得出结论“严重砷超标”。 随即,河池市、金城江区有关部门立即到加辽社区下伦屯、江叶屯采集水源水、末梢水进行化验。经检验,结合病人的症状,自治区、市专家组的会诊认定,导致村民出现病症的原因,与村民饮用砷含量超标的水有关,初步判断为砷中毒。 至此,污染事件才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之后,河池市政府立即进行应急处置,开展病因调查,制定紧急救治方案,抓好水源地周边群众中毒筛查。从10月3日起,由消防车向当地群众运送干净饮用水。与此同时,当地政府还对城区自来水进行采样监测。 不久后,“砷超标”人数一直上升,一度达到450人,且4人确诊为轻度砷中毒,另外还有55人有待排除是否为“轻度”。政府相关部门组织人员给村民打针排毒,而7岁以下儿童和60岁以上的老人被送医院集中观察治疗。 “如果不是自己去检查,发现得早,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一些村民认为,政府处理还是不够及时。 是天灾还是人祸 砷中毒,是由于短期大量或长期接触砷化物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生活中多因误服三氧化二砷或应用过量含砷药物引起中毒,亦可因食用被砷污染的食品、食盐、饮用水等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砷急性中毒的表现症状为疲乏无力、呕吐、皮肤发黄、腹痛、头痛及神经痛,甚至昏迷和死亡。 此次中毒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呢?两个渠道,却给出了两个不同的回答。一个是当地政府对媒体宣称:经环保部门现场勘验初步认定,事故原因是受14号台风“黑格比”影响,河池城区9月25日普降大雨,大雨冲刷金海冶金化工公司污水处理池,浸泡含砷物料,致使含砷废水溢出,外泄进入旁边的江叶屯水塘,并通过消水洞污染地下水。 而记者所走访的患病村民异口同声地称“没有台风、也没下过雨,就是一直排污水的结果”。 事后,记者查看了金海冶金化工公司的情况,在其“出事”的车间,发现两个长期的排污口与水沟内,都堆积了黑色的沉积物,刺鼻难闻,而10米外的池塘堆积了颜色各异的泥土,旁边的竹子和青草已经完全枯死,车间后的两座大山已经光秃秃,只露出一片白色山石,而远离工厂的大山上,树木长得很茂盛。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有关部门已经命令工厂将附近池塘的污水抽走,将淤泥除掉,掩埋。 “我们不晓得,只听有关部门说是有台风、下雨了。”当记者向当地一名镇政府官员问及,是否有台风经过和下雨的问题时,对方表示不知道,婉言拒绝了记者的采访。此文章共有2页[1][2][] 查看文峰的其他文章 本文关键词:环保收藏到法律网摘 讨论 打印 页顶 关闭
版权所有:CopyRight©2004-2008武汉大学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鄂ICP备05000193号通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南路8号武汉大学水电校区A-100信箱邮编:430072主办:中国电力安全管理网协办:武汉大学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技术支持:武汉博晟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关山一路特一号华中软件园A栋四楼邮编:430079客服热线:027-87611322876113768761136987611370(总机)转808E-mail:powersafety@163.com
砷俗称砒霜,即三氧化二砷,是古今中外人所熟知的剧毒药,人只要口 服60―200毫克即可中毒死亡。本世纪以来,砷广泛用于农药、冶金、化工 新兴半导体工业和硅酸盐工业及皮毛加工、医药卫生第55种工业,并迅速...
文章内容:名卞篱物毒肾一砷中毒的诊断及其防治缈塑三量(安徽农业大学,台肥230036)1.引言砷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和医药卫生事业.虽然砷本身毒性不大,但其化合物的毒性倍增.故使用者稍有不慎便可引起人,畜中毒.砷化合物可分为有机砷和无机砷两种.一般认为,后者毒性较前者强.砷及其化台物,一般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进入机体,经机体吸收后,通过血液循环扩至全身组织.据报道,增加砷的摄入量时,仅发现肌肉组织中砷含量增高.砷在体内,一小部分被解毒,余者排出体外.由于砷排出很快,所以慢性中毒不常见.砷毒性作用机理主要是由于亚砷酸离子抑嗣蛋白的巯基(一),尤其易与丙酮酸氧化酶的巯基结合,使其丧失活性,从而减弱酶的正常功能,阻碍细胞的氧化和呼吸作用,导致组织,细胞死亡.一般来说,化台物都有毒.但毒性大小不一,如三价无机坤比五价无机砷毒性大,而五价无机砷又比五价有机砷毒性大.二价砷剂的毒性则主要是由于在体内转变为三价砷所致.此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水中的无机砷可转为三甲基胂.2.砷中毒诊断2.1病因的调查:了解中毒有关问胚,为诊断提供线索.详细询问病人有无使用或接触砷的实情,搞清接触的可能数量或程度.畜禽中毒应注意饲养和管理,环境卫生和免疫情况等.水源污染和食物污染可造成地区流行性中毒.必要时应盎行流行病学调查.2.2临诊症状的观察:超急性砷中毒可以突然死亡或表现急性腹痛,步履蹒跚,虚脱,麻痹而死亡.急性砷中毒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症状,病初表现为口,咽和食道有烧灼感,口渴,恶心,继而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及腹泻,或伴发里急后重.此外,还出现多发性神经炎等症状.据刘一38―?合玉等报道,砷中毒易招致精神障碍,病情严重,且恢复较慢.亚急性中毒可能存活效天,表现为食欲不振,呕吐,腹痛,肝痛,皮肤变红,色素沉着,角质增生,周国神经炎等慢性中毒少见,表现为俸况差,渴,粘摸呈砖红色,体温正常,但脉搏弱而不整.2.3剖检病变:以广泛性出血,有毒褐蚀斑为特征.口,十二指肠牯膜呈青灰色.胃和小肠充血,出血,肿胀,溃疡.心冠脂肪水肿,肾,肝,脾等指肪变性或坏死.淋巴结肿胀,呈灰黑色.一'-膜下及胸膜溢血.鸡砷中毒时则主要表现为血管障碍,实质器官,心脏和大脑脂肪变性.2.4动物接种;对于畜禽中毒,通常用原已患病的同种动物喂可疑物质效果最好.在动物试验中应注意,阴性结果并不能说明没有中毒.这是因为在自然病例中,包括很多因素,了解甚步,实验性中毒还不能复制.2.5毒物分析:毒物分析在中毒性疾病的诊断上意义重大.采样必须均匀,仅作定性检验的样品,可不必进行破坏有机质的预处理,而对蛋白质类或含量测定的样品,除采用湿法消化处理外,还经常采甩氧化钙或氧化镁千法灰化处理.砷中毒的定性检验,一般采用雷因希氏法或古蔡氏法而含量的测定则采用)一银比色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3.预防要点对于砷中毒的预防,应从引起砷中毒的原因入手,这是关键,不容忽视.3.1严格执行毒物保管制度,防止畲砷农药污染食品,饲料和饮水,引起人,畜中毒.曾有白砒混入白面引起87例人急性砷中毒的报道,这是一起惨痛的教训.3.2注意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和砷制药物的使用.近年来,砷制剂被广泛研究作为饲料添加剂.这样,因饲料中含砷量过高引起畜,禽中毒也动物毒物学199+1卷1随之出现.食品添加剂中砷含量过多也是引起砷中毒的重要原因.如日本的砷乳中毒,曾引起12131人中毒,13人死亡.砷被用作燕药制剂,因使用不当引起砷中毒.据邱贤猛等报道大熊猫在吞食其体表涂用的含砷,汞外用药后,引起急性中毒致死.3.3加强环境监测,严防地方流行.人长期从受污染的食品中撬入少量砷化物,年长日久,砷在体内慢慢蓄积,引起慢性中毒.倒如台湾西海岸曾发生的"黑足病",就是长期饮用高砷水(达.2―2.0/)所致的慢性中毒的结果.另外,土壤中砷舍量过高,也会造成环境中各类食品的污染.此外,还有人为投毒引起猪砷中毒的报道.因而加强饲养管理也是顼防中毒的一个重要措旆.,4.主要疗法治疗原则:排除吸收部位的毒物,降低吸收率或肠,肝的重吸收率,采用特效的解毒剂阻断毒作用以促进毒物的代谢性灭活及排出.此外,对毒物引起的其他症状予以对症治疗.4.1清除胃肠道尚末被吸收的毒物――催吐洗胃和导泻.催吐一般用0―20个生鸡蛋清加明矾末5―10搅匀服下.如催吐不见效立即洗胃,通常用普通温水,0.5%活性炭混悬液或0.05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后,灌入泻药以清除进入肠道的毒物.导泻多用硫酸钠或硫酸镁15溶于水后口服或胃管投服.由于硫酸镁吸收过多,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故肾功能不全或昏迷者不宜使用.4.2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利尿:砷在体内转化后,多经肾脏排出,故可用输液增加尿量促进其加速排出.亦可用利尿药如2甘露醇250(人)快速注射4.3特殊解毒荆的应用:常用的解毒剂有二琉基丙磺酸钠(),二琉基丙醇(),二巯基丁二酸钠().4.4对症治疗根据病情可使用镇静荆或镇痛荆,如吗啡和度冷丁等.若有呼吸圉难可用尼可刹米.另外,韦年丰等通过临床得出:对猪砷中毒,严重者可每头每次静注25葡萄糖200,20安钠加液5,各4,同时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3,每日2次,连用3天轻者可每头每次用0.5%硫酸阿托品2―3,1,,各4,20安钠加3―41,每日2次,分别皮下或肌肉注射,连用3天,疗效比较显着.主要参考文献[1]蒋程等译.镉,铅汞和砷从饲料向肥育羔羊的各种器官和组织内的转移,兽医学文捕(普通病),1988,2(4)43―44.[2]刘台玉等.急性砷中毒致神经糖种障碍与神经电生理检壹中华内科杂志,1994.83(9)57―589.[3]萧佩衡译.对氨苯肿酸钠对内用仔璃生长莲度的影响,国外兽医学文摘,1992,4(4):68[43镣汉祥译.稠试砷酸钠对水牛的安垒荆量值,目外兽医学文摘,】990,0'4):73]刘振声.内用鸡的砷中毒,膏牧兽医科技,1989,225.[63刘京干.家用化学品对身体健囊的影响夏防护,环境与开发-1994,9(3),381--323[73邱贤
孟加拉200万人砷中毒堪称人类史上最大中毒案,因缺水居民无奈继续喝数万人工池塘“毒水” 砷中毒居民双手上遍布中毒后的斑点 孟加拉国女孩正用水桶从一片池塘取水据外媒17日报道,孟加拉国可能有两百万人集体砷中毒,且已经造成多人丧命,未来将有更多人因此失去生命,堪称人类史上最大的中毒案。孟加拉国挖掘许多池塘作为养殖鱼类与储水灌溉用,科学家发现,这些池塘是居民集体砷中毒的罪魁祸首。池塘导致水污染15日公布新研究指出,科学家很早即知,这些砷来自孟加拉国全境、数百万个以低科技挖掘的“管状深井”的井水。讽刺的是,这些井多数是靠国际援助机关开凿而成。七千万人砷超标据孟加拉国政府估计,大约有三千万人饮用含砷量超过50ug/L的水源。但是,如果按世卫组织推荐的10ug/L的临时标准计算,则这一数据将超过七千万。政府根据2001年的实地调查结果估计,每10万口管井中大约有40%-50%受到砷污染。有些乡镇的这一数据甚至高达80%-100%。现在的问题是,原本未受污染的一些管井仍在不断遭受污染。缺水继续喝“毒水”在孟加拉,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很多管井受到了污染,但他们仍然继续饮用这些井水。政府官员无奈地说:“早些时候,在确定一口管井受到砷污染后,我们会在它周围涂上红色,并告诉人们不要饮用,但并未对它进行封锁。后来,由于没有其他水源,人们只好又开始饮用。此外,由于砷无色无味,而且不会引起象发烧或疼痛那样的急性症状,所以人们仍然继续饮用。”(综合新华社、中新社电)砷中毒致多种癌症砷中毒症状包括剧烈胃痛及呕吐、腹泻、痉挛及抽筋,如果量大,将直接导致死亡。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接触砷与皮肤癌、肺癌的发生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并与肝癌、膀胱癌等内脏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