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关节肌腱损伤修复 - 国医骨科协会在以协会理事长郭金璋教授为主的科研攻关组,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反复的临床实践,成功制订出了治疗疑难骨病新理念“三维靶向疗法”。在高科技纳米技术、远红外技术的支持下研制的
手部指屈肌腱Ⅱ区损伤的急诊显微修复,临床医学论文,医药学论文
肌腱断裂后 相应的关节失去活动功能。如指深屈肌腱断裂,表现为远侧指间关节不能屈曲;指深浅屈肌腱均断裂 则远近侧指间关节均不能屈曲。伸肌腱不同部位断裂 其相应关节不能伸展,并可出现畸形。有时肌腱不完全断
手部肌腱损伤科室:急诊科普通外科外伤科病症:肌性肌无力关节疼痛概述手部肌腱损伤多为开放性,以切割伤较多,常合并指神经伤或骨折等,也可有闭合性撕裂。由于手内肌仍完整,掌指关节屈曲不受影响。病因以切割伤较多,常合并指神经伤或骨折。症状肌腱断裂后,相应的关节失去活动功能。如指深屈肌腱断裂,表现为远侧指间关节不能屈曲;指深浅屈肌腱均断裂,则远近侧指间关节均不能屈曲。伸肌腱不同部位断裂,其相应关节不能伸展,并可出现畸形。有时肌腱不完全断裂,关节虽仍能活动,但作抗阻力试验时无力、疼痛。检查伸肌腱不同部位断裂,其相应关节不能伸展,并可出现畸形。有时肌腱不完全断裂,关节虽仍能活动,但作抗阻力试验时无力、疼痛。和手部其它损伤鉴别。治疗只要条件允许,如伤口在12小时以内,伤口较整齐,污染不重,肌腱没有或很小缺损等,都应争取早期缝合肌腱。肌腱手术的最大难题是术后肌腱粘连,目前尚未很好解决。若在手术中遵循肌腱损伤的治疗原则,采取“无创伤”操作技术,熟练掌握肌腱修复方法,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则可以减少粘连,获得较好的效果。其他手部肌腱损伤是手部常见的损伤,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水肿、肌腱粘连、肌腱断裂等并发症,导致手指功能严重障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水肿的预防及护理水肿一般出现在术后48小时内,是手外伤术后常见及相对较轻的并发症。手损伤术后,置患者舒适卧位,用枕头或支架抬高患指连同该侧手臂,略高于心脏水平,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以减轻肢体水肿及疼痛,避免指(肢)体长时间受压而加重肿胀。患者坐位或立位时将患肢悬吊于胸前,不能下垂或随步行而走动。密切观察手指末梢循环,防止敷料包扎过紧或因手指指骨骨折石膏固定不佳而造成静脉回流不畅。一旦出现水肿,除了患肢体位上注意抬高,敷料包扎松紧适宜外,术后24小时后就可以轻轻按摩患指指腹,术后3天后红外线理疗,每日2次,每次20min,促进末梢血液循环,减轻肿胀。肌腱粘连的预防及护理肌腱修复术后,很难避免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一旦发生粘连,轻则影响肌腱的滑动,重则使肌腱修复手术失败。我科常收治因在外院手术后功能锻炼不及时而造成肌腱粘连的患者。一般术后用短臂石膏托固定制动24小时后至3周,即应在医务人员的严格指导下被动屈曲、伸直活动。医务人员应站于病人患指侧,一手扶住患指掌腕关节处,另一只手自患手的指尖开始向手部按摩3min后,对患指指间及掌指关节进行被动屈曲,每日3~4次,每次屈伸4~6次,一周后增到每次3~5min,活动范围为1~2cm。被动活动时应注意避免有意识的主动屈指,掌握好活动的力度,要求动作轻柔、缓慢,以不引起不能耐受的疼痛为宜。肌腱断裂预防及护理肌腱修复术后再断裂的原因有:⑴功能锻炼不当;⑵早期主动活动:术后早期主动活动是导致肌腱断裂的重要原因,由于术后早期肌腱尚未愈合,此时主动活动导致肌腱吻合口张力过高而引起肌腱断裂;⑶术后过早负重:术后4~5周是轻度主动活动期,有个别患者对功能锻炼过于急躁,盲目加大活动度而造成肌腱再断裂;⑷其他因素:与受伤的部位、程度及手术方法有关。正确指导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⑴早期无阻抗功能锻炼。术后1~3周限制性被动活动,以促进新生胶原纤维形成纵向排列,减少粘连,促进愈合。此期在医务人员的严格指导下行患肢(指)被动屈曲、伸直活动,方法同上。⑵中期无阻抗的功能锻炼。术后4~5周,指导患者轻度主动活动患肢(指),练习时动作缓和,用力适当,每日10次,每次5min,以引起轻度酸胀为宜,避免暴力性动作。对肌肉和关节进行按摩,配合采用局部理疗,如超短波、频谱等疗法。⑶后期逐渐增加阻抗的功能锻炼。术后6~10周变被动活动为主动活动患肢(指)20次,每1~2小时重复1次,练习时掌握动作要领,功能活动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鼓励病人做日常生活动作。4~8周后完全去除石膏保护负重锻炼,渐进加大阻抗活动;10周后根据病人的工作性质或意愿进行各种不同的作业训练,为回归社会,恢复工作做好准备。关节僵硬预防及护理关节活动度的维持和恢复主要靠胶原组织,胶原纤维是关节韧带、关节囊及疤痕组织的主要成份。它有自动收缩的倾向,使关节挛缩,必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牵伸,预防关节废用性挛缩的最好方法是尽量缩小固定范围,并尽量缩短固定时间,同时指导病人练习固定范围以外肢体近端和远端各关节的大幅度活动,要使患者清楚地理解未被固定的关节,不但可以运动,而且必须运动。临床常可见到有20%的病人过度焦虑,既担心疼痛又惧怕肌腱断裂而不敢活动,甚至非创伤非固定的肌肉、关节等一度出现正常关节肌肉的酸胀、疼痛,以至于动弹不了。需要我们给予耐心的解释,使患者清楚出现关节僵硬后给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一般48小时后正常关节即恢复功能。而对一般较大的创伤,影响到关节功能的,术后6~10周关节外固定拆除后,要根据是否有神经、血管及韧带的损伤,根据不同的病人及时予以相应的功能锻炼与理疗等,防止关节僵硬的发生。
手部肌腱损伤2007-12-2714:17:41 (一)肌腱的滑动装置肌腱的功能在于传递肌腹的收缩而使关节活动,为了保证肌腱的滑动在肌腱周围存在下述三种滑动结构。 1.腱旁膜又称腱周膜,主要由富有弹性的胶元纤维所组成,广泛存在于肌腱四周,以屈肌腱为明显,便于肌腱在其内滑动。 2.滑膜鞘又称滑膜囊,分壁层与脏层,脏层包裹肌腱四周,两层间有滑膜液。主要存在于腕关节四周的肌腱,在掌侧分腕桡侧滑膜囊(包绕在拇长屈肌腱)及腕尺侧滑膜囊。在腕脊有七个滑膜鞘,其功能除保证肌腱有充份滑动外,尚起软垫功能,保护肌腱在关节缘处免受磨损。 3.腱鞘腱鞘不仅是滑动装置,而且是滑车省力装置。更多骨病及微创手术信息请登录中华骨科权威网,欲找专家咨询可接受本站邀请或拨打北京恒安中医院骨病康复热线:010-67300910您还可以通过本站电子病历、本站QQ、健康问吧等多种方式与我们实时沟通。
手部的指屈肌腱,由于所在部位不同,功能不同,构造也各有特点。指深屈肌腱止于末节指骨基底部之掌侧面,指浅屈肌腱止于中节指骨干的掌侧面。手部指屈肌腱损伤包括锐器切割伤、屈肌腱强烈收缩造成的屈指肌腱断裂,也包括其他原因造成的指屈肌腱鞘炎或称指深、浅屈肌狭窄性腱鞘炎。指屈肌腱一旦发生完全断裂,只能及早进行手术修补,本节主要讨论指深、浅屈肌狭窄性腱鞘炎。指深、浅屈肌狭窄性腱鞘炎多发于拇指,亦可单发于示指或中指,少数患者为多个手指同时发病,多发生于中年女性。【病因病理】手部掌骨颈和掌指关节掌侧的浅沟,与鞘状韧带组成的骨性纤维管,拇长屈肌腱、指深屈肌腱和指浅屈肌腱分别从相应的管内通过。手指经常屈伸,使屈肌腱与骨性纤维管反复摩擦,当局部过劳,或长期用力握持硬物,使骨性纤维管受硬物与掌骨头的挤压而发生局部充血、水肿,或受凉时,引起血管收缩,局部营养不良,继之纤维管变性,使管腔狭窄,指屈肌腱受压而变细,两端膨大呈葫芦状而发病。屈指时,肌腱膨大部分通过狭窄的纤维管,便出现手指的弹跳动作或伴有响声。【临床表现】(一)症状本病多为逐渐形成,偶有因一次过度用力而发病者。早期症状是手指活动不利,掌指关节部的掌面酸痛不适,尤以早晨起床或劳累后症状明显,握硬物时疼痛加重。勉强伸直手指时,在某一角度出现交锁或弹响。患手喜热怕冷,热水浴后稍有舒适感。(二)体征患指掌面的掌骨头处触及因腱鞘肥厚而出现的硬结,压痛明显。用一手拇指放于患指掌指关节的掌面,余指置之背侧,嘱患者屈伸伤指,可触及肌腱的膨大部分在皮下滑动或有弹动感(或闻及弹响声)。如管腔严重狭窄,则膨大部不能通过,也就触不到肌腱的滑动,但有压痛,手指末节不能全屈与伸直。(三)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一般检查及X线检查均无明显改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无明显诱因,多为逐渐起病,偶有因一次过度用力而发病者。2.手指活动不利,尤以掌指关节部不适为主,晨起或劳累后症状加重。伸直手指时,在某一角度出现交锁或弹响。3.患指掌指关节部压痛明显,并可在掌骨头处触及因腱鞘肥厚而出现的硬结。被动活动掌指关节可触及肌腱的膨大部分在皮下滑动或有弹动感(或闻及弹响声)。严重者患指末节不能全屈与伸直。4.一般检查及X线检查均无明显改变。(二)鉴别诊断掌骨头骨折有明显外伤史,掌骨头部疼痛、压痛,攥拳时掌骨头塌陷,纵向挤压患指可引起伤处疼痛加重。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一)手法治疗本病早期以手法治疗为主,但手法不宜过重,防止因手法使用不当而造成的病变局部粘连加重。1.过伸捻揉法患者取坐位,术者一手将伤指保持过伸位,另手示指放于掌指关节背侧作支点,拇指置于掌指关节掌面做捻揉动作数分钟,用力要由轻到重,使局部的坚硬压痛点软化。2.拔伸回旋法患者取坐位,术者用一手固定伤指的掌骨远端,另手捏住伤指末节,做对抗的拔伸动作,并按顺时针方向回旋摇动掌指关节5~10次,以增加掌指关节的活动幅度。3.过度屈伸法患者取取坐位。术者一手固定腕关节,用另手拇指、示指捏住伤指末节,慢地做极度背伸活动数次,而后再将伤指逐渐地尽量掌屈数次。以上三步手法应连续协调,一气呵成。每次治疗15min左右,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在每次手法后应取内关、大陵、合谷、后溪、神门等穴位进行按压、点揉。(二)针灸治疗取结节部及周围痛点针刺,隔日1次。(三)神经阻滞及药物治疗1.可用泼尼松龙12.5mg加1%普鲁卡因1ml,做鞘管内注射,5~7d1次,一般注射3~4次。2.内服、外用中药制剂主要是应用消炎除湿、软坚散结之品;西药主要是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扶他林)、芬必得等。(四)腱鞘松解术以米粒状结节为中心,局麻后,用眼科小手术刀或三棱针以平行于肌腱方向刺入结节部,沿肌腱走行方向上下挑割,不要向两侧偏斜,否则可能损伤肌腱、神经和血管。一边挑割一边活动伤指,如弹响已消失,手指活动恢复正常,则表示腱鞘已切开。术后创口较大者缝合1针,创口小者可不缝合,以无菌纱布加压包扎即可。或直接手术切开腱鞘纤维管的狭窄部,效果良好。
概述手部肌腱损伤多为开放性,以切割伤较多,常合并指神经伤或骨折等,也可有闭合性撕裂。由于手内肌仍完整,掌指关节屈曲不受影响。病因以切割伤较多,常合并指神经伤或骨折。症状肌腱断裂后,相应的关节失去活动功能。如指深屈肌腱断裂,表现为远侧指间关节不能屈曲;指深浅屈肌腱均断裂,则远近侧指间关节均不能屈曲。伸肌腱不同部位断裂,其相应关节不能伸展,并可出现畸形。有时肌腱不完全断裂,关节虽仍能活动,但作抗阻力试验时无力、疼痛。检查伸肌腱不同部位断裂,其相应关节不能伸展,并可出现畸形。有时肌腱不完全断裂,关节虽仍能活动,但作抗阻力试验时无力、疼痛。治疗只要条件允许,如伤口在12小时以内,伤口较整齐,污染不重,肌腱没有或很小缺损等,都应争取早期缝合肌腱。肌腱手术的最大难题是术后肌腱粘连,目前尚未很好解决。若在手术中遵循肌腱损伤的治疗原则,采取“无创伤”操作技术,熟练掌握肌腱修复方法,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则可以减少粘连,获得较好的效果。
1.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2.物理疗法:术后早期可选用超短波、超声波等治疗。术后中晚期(伤口愈合后)可选用石腊疗法、音频疗法、水疗等治疗。3.运动疗法。(1)被动活动:术后第三天,在石膏保护下,开始做被动活动,屈肌腱损伤修复后作完全屈曲活动,伸肌腱损伤修复后作完全伸直活动。第一周每分钟2次,连续10分钟。术后第二周,每分钟3次,连续15分钟。术后第三周,每分钟4次,连续20分钟。术后第四周,每分钟5次,连续25分钟。此后逐渐增加活动次数。上午、下午、晚上各进行一个单元的被动活动。(2)主动活动:主张不一,我们的意见是术后第15天,开始少量轻度主动活动,每分钟2次,连续5分钟,轻度用力。术后22天,每分钟3次,连续10分钟,中等量用力。术后29天去除外固定,每分钟4次,连续20分钟,加大用力并逐渐增加活动次数。上午、下午、晚上各进行一个单元的主动活动。被动活动之后接着进行主动活动。(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如穿着衣服,使用餐具及个人日常生活。术后4周去除外固定后即可开始训练。(2)家务活动训练:如烹调、洗衣等,术后2月开始训练。(3)工艺疗法:如编织、泥塑等,术后2.5~3月开始训练。5.支具疗法:根据伤情,到假肢厂制作腕关节及各手指关节弹力活动支架,术后一月去除外固定后开始配戴支架进行活动训练。
家庭生活健康网 健康
手部肌腱损伤修复做手术之后康复指导 ,中华天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