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白喉_儿科疾病库文章作者100test发表时间2009:06:2122:40:05来源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白喉(diphtheria)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临床以咽、扁桃体等局部出现灰白色的假膜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为特征,通过飞沫及污染的用具、牛奶传播,1~7岁小儿发病率较高,在普遍接种“白、百、破”菌苗之后,本症在我国已基本消灭。【诊断】(一)流行病学史预防接种及接触史。(二)临床表现潜伏期1~10天。1.全身症状起病较缓,发热多38℃左右,有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精神萎靡与烦躁等症状。2.按病变侵犯部位分为:(1)咽白喉:咽及扁桃体可见灰色假膜,紧附于粘膜上,不易拭掉,试用压舌板刮拭时可引起出血。重者假膜超出扁桃体范围,发展快,且厚,口中恶臭,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胀,周围组织明显水肿,颈粗如“牛颈”,全身中毒症状重,可并发心肌炎、心源性休克、循环衰竭。(2)喉白喉:多由咽白喉蔓延而成。声音嘶哑,有哮吼样咳嗽、进行性吸气困难,1~3岁幼儿多发。原发性喉白喉需用喉镜检查才能发现假膜。假膜可蔓延至气管、支气管,呼吸困难更加严重,可引起窒息致死。(3)鼻白喉多见于婴幼儿,表现为顽固性鼻塞,流浆液血性分泌物,全身症状轻微。(4)其他部位白喉眼结膜、皮肤、女孩外阴、耳、口腔前部及新生儿脐带等,常形成顽固性假膜性溃疡。(三)实验室检查1.直接涂片鼻咽拭子直接涂片后,用特异染色找白喉杆菌,可作早期诊断。2.亚碲酸盐试验用2%亚碲酸盐甘油涂于假膜上,10~20min后,假膜变成黑色为阳性。3.用涂抹的拭子做细菌培养。4.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5.尿常规检查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鉴别诊断】(一)化脓性扁桃体炎起病急,高热,咽痛及扁桃体红肿明显,有黄白色脓性渗出物,容易拭去无出血,无全身中毒症状。(二)鹅口疮多见于小婴儿,体弱儿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者。病变多在颊粘膜、口唇内部粘膜,也可波及咽部及悬臃垂,为细碎白膜似豆腐渣状浮在表面,易拭去不出血,涂片可见白色念珠菌的菌丝和芽胞。(三)急性喉炎声门下水肿,起病急,犬吠样咳嗽,发热或不发热,进行性呼吸困难无白喉严重,咽喉部无假膜,抗生素加激素骤效。(四)鼻咽及气管异物一般能问出异物史,鼻腔不应有血性分泌物,直接涂片法可协助诊断;气管异物有刺激性咳嗽,吸气性呼吸困难,x?光可协助诊断。【治疗】(一)白喉抗毒素应尽早给予足量,以中和局部和血液中的游离毒素。已和组织结合的毒素无效,高度可疑者也按白喉治疗。轻型患儿2~4万.肌肉注射、重症患儿6~8万.肌肉注射。咽白喉伴严重中毒症状者10万.肌肉注射。重症治疗较晚的患儿用半量((5万u)静脉慢速滴注,50~300u/min,余半量肌肉注射。注前先做皮试,皮试阳性者用脱敏疗法注射,先用1/10稀释液,第1次注射0.2ml,20min后无反应用倍量注射1次,3次以上无反应即全量肌肉注射。(二)抗生素首选青霉素,对各型白喉均有效,剂量为80一160万u/d,肌肉注射,疗程为7一10天,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40-50mg/d,分4次口服,疗程同上。抗菌治疗持续至白喉菌培养3次阴性方可停药。(三)治疗并发症有心肌炎者按心肌炎处理,喉梗阻严重者及早做气管切开,去除假膜防止窒息,可适当应用激素。假膜不易取出者可滴入胰蛋白酶或糜蛋白酶以溶解假膜。(四)一般治疗给予高热量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出现软腭及咽麻痹时可给予鼻饲及输液维持水电平衡。大量注射维生素b1、b12,有肋间肌、膈肌麻痹者及时应用人工呼吸机。卧床休息2~6周视病情轻重而异。加强护理避免并发肺炎。【预防】(一)隔离患儿至连续2次白喉菌培养阴性。接触者隔离7天,隔日咽培养1次及观察变化。(二)预防接种白、百、破三联菌苗,实行计划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