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7期摘录如发现有乱码,请点击下面链接浏览原文
正文摘录:
2册8年9月第5卷第27期罕见鼻石2例报道石建(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辽宁辽阳111000)・个案报道・【关键词]鼻石;鼻内镜[中图分类号]R76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c卜131―01鼻石临床极为罕见,我科2【)(11~2006年诊治2例鼻石患者.现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11病例女性,37岁,左侧鼻腔通气不佳10余年,加重伴头痛2年,在当地卫生所抗炎对症治疗疗效不佳后,来我科就诊,无鼻腔手术及误人异物史。鼻内镜检查:左侧鼻腔多脓涕有臭味.吸净鼻腔分泌物后见鼻腔有灰黑色质硬物,中隔向左偏曲,其周围有肉芽组织增生触之易出血,左上颌窦区压痛。辅助检查:鼻窦冠状CT见鼻窦有不规则高密度影。初步诊断:左鼻腔结石合并鼻中隔偏曲,左侧全组鼻窦炎。于局麻鼻内镜下行左鼻腔结石取出术,左上颌窦、筛窦、蝶窦、额窦开放术。术中见左侧总鼻道有灰黑色结石阻塞与中隔粘连.结石大小为3cm×2cm×lcm,用开筛钳将其央碎分块取出一部分后,用剥离子将其与中隔分离.全部取出后见左侧鼻腔较健侧明显宽大,中隔向右偏曲,表面有肉芽增生及溃疡.将肉芽增生及溃疡用humer部分切割后.切除钩突、筛泡并扩大上颌窦口.开放额窦及筛窦.用止恤海绵分别填塞中鼻道及下鼻道。术后48h取出止血海绵,术后抗炎治疗2周,术后3d、7d分别与以鼻腔、鼻窦清洗,术后1个月见黏膜上皮化.复查至今鼻窦、鼻腔黏膜恢复良好,术后无复发。12病例男性.56岁.右侧渐进性鼻塞3年加重2个月为主诉人院.且出现涕中带血脓涕,多次在他院按感冒、慢性鼻炎治疗且效果不佳,转入我科就诊。无头痛、鼻腔手术史。查体:外鼻右侧微膨隆,鼻腔内有一褐绿色质硬异物,x线显示鼻腔有一致密不规则的块状阴影。用1%的卡因,盐酸肾上腺素棉片麻醉鼻腔后经前鼻孔用止血钳夹住鼻石轻轻摆动,分次取出,其上部呈纽扣状,基部类似圆形,质地结构均匀.无明显核心,纽扣样结构见于下鼻甲软组织内.周围有肉芽组织增生,予以剪除。术后油纱条填塞创面止I札.术后半年随诊.I二述症状消失。2讨论鼻石又名鼻结石或鼻石病,临床少见,多发于一侧鼻腔,成人多见。鼻石有真性及假性之分,真性鼻石是以II【L、黏液、细菌、痂皮为核心;假性鼻石以棉絮、种子、牙齿或其他异物为核心…。本文两例患者无肉眼可辨的核心,为真性结石,鼻石长大后因长期刺激压迫黏膜易产生溃疡及肉芽,鼻腔分泌物增多可为血样、脓样及水样,鼻中隔可被推向对侧,出现鼻中隔偏曲.甚至并发鼻中隔穿孔,深入对侧鼻腔.上颌窦口被堵塞可引起同侧上颌窭炎、筛窦炎、额窦及蝶窦炎症。本组两例患者均发病数年伴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临床诊断并不困难,将鼻腔分泌物清理十净后可作出直观诊断,x线、cT检查可协助明确范围,小的鼻石可由前鼻孔取出H。大的鼻石且伴有鼻窦炎的患者需在鼻内镜下取}n并行鼻窭开放术.故鼻内镜下治疗鼻石是有效并可靠的诊疗手段.[参考文献】【1]徐金荣鼻石症1例Ⅱ]中同牡层医药,2006,l3(10):】760[2l陈彦鼻石病Ⅱ]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分册),2003,27(2):121.(收稿日期:2008―05―05)・医药资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院禁用“祖传”等字眼本刊讯近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的“加强中医医院建设与管理”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今后,中医医院不得使用含有“疑难病”、“专治”、“专家”、“名医”、“祖传”或者同类含义文字的名称.以及其他宣传或者暗示珍疗效果的名称。据了解,当前许多中医医院及科室名称不规范,影响到中医医院的健康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强调,以“中心”、“国医堂”等作为临床科室名称的,应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社会影响,并应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核准。同时,为增强中医特色,中医医院不得同时使用“中西医结合医院”名称。中医医院临床科室首选中医专业名词命名,不得含有“中医”、“中弭医结合”、“西医”字样.如中医医院的科室不得张挂“中医××科”、“西医××科”等标牌。CHINAMEDlCALHERALD中国压蜀导报131
阅读此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