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044
扁桃体周围脓肿是咽部急重症,在基层医院多见,迄今国内外有关其真正发病机理报告甚少。目前,公认的学说为急、慢性扁桃体炎后细菌炎症产物向扁桃体间隙扩散致扁桃体周围脓肿。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61例患者,男48例,女13例;年龄17~54岁;冶炼工人34例,矿工16例,农民9例,学生2例。既往有慢性扁桃体炎者8例,发病就诊时间为2~24天,61例患者均为单侧发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44例,手术切开引流11例,自行破溃2例,穿刺抽脓2例,手术切除扁挑体2例。
讨论
对病原菌的认识,扁桃体周围脓肿的致病菌与扁桃体炎大致相同,与口腔的正常菌群有密切的关系。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局部黏膜损伤时,在口腔寄生的大量正常菌群就成为致病菌。有人认为,口腔正常菌群是链球菌及需氧菌,还有资料报道为厌氧菌属,扁桃体炎大多是厌氧菌和需氧菌的混和感染。近期有报道认为,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感染途径是咽部致病菌感染了weber腺而引起该腺及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炎症所致。
治疗体会:扁桃体周围脓肿一旦发生,均应及时给予积极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