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中医学称“瘿瘤”。是由于缺碘致甲状腺增生肿大,以及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引起的甲状腺代偿性肿大而不伴有明显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根据其流行特点,可分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和散在性甲状腺肿。前者是由于长期生活在缺碘地区形成的。近年来陆续有高碘性甲状腺肿的报道。现代医学认为发病原因是饮食中缺乏碘或含致甲状腺肿的物质,也有先天因素或药物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及由于对甲状腺激素的生理需要量增加而引起甲状腺激素的相对不足,如饮食中含碘过高,也可以引起发病。病因病机本病多由内伤七情,气结不化,痰浊停滞,或因水土不宜,以致气血郁滞,经络阻塞,搏于颈下而成。治疗原则单纯性甲状腺肿因痰浊停滞、气血郁阻,致经络阻塞而成,宜行气活血、散结消瘀。辨证论治症状:颈部肿大但无疼痛,轻者颈部微大,重则大如人头,甚至伴有胸闷、气促,食多无力,烦躁,性急易怒,目突,心悸等症。西医认为甲状腺肿大多为弥漫性,也有呈结节性肿大,皮色如常,按之皮宽而质地较软,无自觉疼痛,一般无全身症状。地方性甲状腺肿有时可呈高度肿大,环绕颈前,压迫邻近器官而引起呼吸困难、咳嗽、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散在性甲状腺肿大程度一般较轻,质软光滑,多呈对称性,可岁吞咽动作上下移动。随着病程延长,甲状腺质地逐渐出现偏硬或出现结节。患者的基础代谢率、血浆蛋白结合碘,血清总T3、T4,一般均属正常。缺碘引起者可有血清TSH及甲状腺131I摄取率升高,但可被T3、T4所抑制。尿碘低于50μg/g肌酐者,多见于地方性甲状腺肿。针灸合谷、丰隆、天、膻中、足三里、会、天容、天鼎、阳陵泉。毫针刺,平补平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