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步长胆石利通片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总有效率为85.71%

2009-12-08 ganbing.gzbaozhilin.com A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部分患者会反复出现右上腹隐痛不适等症状,通常称之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1999年至2003年我们为480例患者施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术后68例发生综合征,通过相关检查排除了其他疾病,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68例中男26例,女42例,24―72岁,平均52岁。入选适应证为术前B超等相关检查证实无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术后B超等相关检查证实无残余结石、继发结石及其它器质性病变,经胃镜、胸片、心电图等检查排除胃病、胸部疾患、心脏等其他疾病。

1.2治疗方法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口服步长胆石利通片,0.45片,6片/次,3次/d,疼痛发作时口服颠茄片,0.01片,1片/次,1.2次/d;对照组于疼痛发作时口服颠茄片,服法同上,4周为一疗程。
结果治疗组35例中治愈22例,好转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33例,治愈9例,好转4例,无效2o例,总有效率为39.39%。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O1)。

3讨论国内报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综合征(PCS)发生率为16%,但通常所说的PCS即广义上包括胆囊切除术后出现的所有症状,常见的原因有两个,即胆囊以外并存其他疾病和胆道运动功能障碍。过去主要由于受检查诊断条件的限制和认识不足,一些病例不能明确原因。

近年随着医学影像学和诊断技术的进步,多数PCS已能明确原因而归类于各自的病种,即胆囊以外并存其他疾病,如术后胆道残留结石、胆管损伤、术后胆囊床周围粘连,术前或术中遗漏并存的返流性食管炎、胃炎、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憩室、幽门机能不全、功能性肠病、恶性肿瘤等。狭义上的PCS,即本组患者所得的PCS,仅指目前的检查手段和诊断技术尚不能发现胆系内外有器质性病变而临床症状又持续存在者。此类患者产生症状的原因和机理至今不明,可能与胆道功能失调,胆囊床瘢痕形成等因素有关。

我们在病例选择中,尽可能用了先进的检查办法如B型超声、ERCP、CT、胃镜或消化道钡餐、结肠镜、胸部x线、心电图等,以排除术后胆道残留结石等并发症及术前或术中遗漏并存的返流性食管炎、胃炎、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憩室、幽门机能不全、功能性肠病、恶性肿瘤等,以尽量符合狭义上的PCS。

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综合征应密切结合胆道的功能。胆囊的功能主要是储存和浓缩来自肝脏的胆汁及分泌粘液以及调节胆道压力。胆囊切除后失去以上功能,机体便通过胆总管的代偿性扩张以替代胆囊的部分功能。但在胆管系统功能尚未充分完成代偿之前,胆管系统内压力难以协调而常常升高,容易引起右上腹隐痛不适、右上腹压迫感、恶心、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治疗的原则应是以扩张胆道和松驰十二指肠奥狄氏括约肌为目的,从降低胆道系统压力,通畅胆汁排泄等方面入手。所以常用的药物多为解痉剂、胃肠动力片、消炎利胆剂等。

步长胆石利通片具有较强的溶石和排石作用,对慢性胆囊炎并发小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管残余结石、甚至胆囊息肉有明显的疗效报道,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综合征的治疗尚未见报道。步长胆石利通片主要成份是硝石、白矾、郁金、三桔等有理气解郁、利胆导浊之功效,金钱草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作用,可使奥狄氏括约肌松驰,利于排出胆汁,减轻胆管阻塞,降低胆道系统压力和缓解胆道疼痛症状,此作用正好适合于胆囊切除术后需要扩张胆道、增加胆道的舒缩功能和使十二指肠奥狄氏括约肌松驰的目的,起到促进胆汁分泌、通畅排泄的作用,所以,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综合征有效。本资料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9.39%,证明了这一结论。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Tags:步长胆石利通片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上一篇:胆石利通片是治疗胆石症的良药下一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