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周围脓肿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扁桃体周围脓肿发病的初期的临床表现与急性扁桃体相似,一般情况下,在发病3~4天后,发热仍然持续或又加重;咽痛明显,可向耳朵和牙齿放射,一侧咽痛不减轻反而加重,并出现不敢吞咽,流口水,张口困难等症状。检查可见病人呈疾病痛苦面容。早期出现扁桃体周围炎时,可见一侧腭弓肿胀充血明显,悬雍垂也水肿,扁桃体被推向前下或内下方,明显的张口受限,往往提示脓肿已形成,此时可行穿刺抽吸,只要抽出脓液即可诊断为扁桃体周围脓肿。
如何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
首先可按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原则来处理,给予足量的抗生素和适量的激素,并给予补液和对症治疗,由于本病可合并有厌氧菌感染,因此可加用有甲硝唑类对厌氧菌敏感的抗生素。第二是对脓肿的处理。先用16~18号针头在脓肿最隆起处穿刺抽脓,这不仅是一种治疗,也是一种诊断的手段。当穿刺抽到脓后,可在穿刺处或在最隆起处切开黏膜和浅层组织,用长血管钳撑开直达脓腔。次日检查伤口,必要时再次撑开。第三是扁桃体切除,其手术时机通常有三中选择:
1、一期切除,即在穿刺有脓后,直接做扁桃体切除,其优点是排脓彻底,恢复快,手术剥离扁桃体容易,缺点是病人张口困难,不易操作;
2、二期切除,即在切开排脓3~4日后再做扁桃体切除,此时可手术更容易一点;
3、预防性切除,目的是预防脓肿复发和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手术选择在扁桃体周围脓肿痊愈后的3~4周。
扁桃体周围脓肿经过及时合理的处理,病情可迅速得到控制,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