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扁桃体周围脓肿

对扁桃体周围脓肿感染途径的认识

2009-12-07 g.bleee.com.cn A +

摘要目的:探讨扁桃周围脓肿的发病机理、感染途径。方法:对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扁桃体周围脓肿经行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后,无复发。结论:通过4l例组织学观察,扁桃体上极表面既无扁桃渍破亦无脓瘘,邻接扁桃体上方之软腭黏膜下发现有感染及纤维化的小唾液腺(weber腺),从而认为扁桃体周围的化脓性感染可能与weber腺有关,而非急性扁桃体炎,故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目的在于获得充分引流。起到根治作用。

关键词扁桃体周围脓肿涎腺扁桃体切除术

2004年6月一2007年2月收治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41例,其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5―67岁,平均36岁,以往有慢性扁桃体炎病史8例(占19.51%);发病至就诊时间2~9天,平均3天,所有患者均为单例发病(左侧22例,右侧19例);检查患侧之扁桃体有38例(占92.68%),无充血或小窝口脓性渗出物等急性炎症体征,3例(占7.32%)表现为轻度充血,小窝口少许脓性分泌物;有37例(占90.24%)肿脓位于扁桃体上方之软腭,4例(占9.76%)位于舌腭弓上段;有24例经穿刺或手术时证实有脓液形成;患者就诊时均诉单侧咽部疼痛,并伴有吞咽困难;有37例(占9O.24%)伴有不同程度的张口困难。

临床情况:有28例接受了患侧扁桃体切除术。术中见扁桃体外侧面均平整,切下的扁桃体送病理,其病理切片检查未见溃破或脓瘘侵及扁桃体实变。手术时在扁桃体窝上方软腭黏膜下取小块组织作病理检查。经过病理检查,结果发现非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扁桃体上方软腭黏膜切片其病理检查都存在大量正常之小唾液腺,而28例扁桃体周围脓肿者的软腭黏膜下均呈现明显炎症改变或纤维化。

本组28例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对28例进行5个月~3年随访,无1例治疗后复发。

Weber腺是一群小唾液腺,它们位于扁桃体窝上方软腭黏膜下,由20~3O个腺体组成,能分泌黏液,排泄于扁桃体隐窝,帮助消化存留于其中的食物残渣。1994年passy首先阐述了weber腺与扁桃体周围脓肿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指出了扁桃体周围脓肿发病机理的新构想,他仍主张病变期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该病。

扁桃体周围脓肿发病机理的分析:通过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试述如下:①大部分患者(占83.27%)发病前无慢性扁桃体炎史,且绝大部分患者(92.68%)患侧扁桃体无急性炎症,这并不支持扁桃体炎为扁桃体周围脓肿之病因;②患者发病时均为单侧性,而临床中急性扁桃体炎常为双侧性,如由急性扁桃体炎导致扁桃体周围脓肿,则双侧性扁桃体周围脓肿应常见;③多数患者(90.24%)出现张口困难,表明炎症脓肿或脓肿位置应较高,且检查亦见脓肿多位于扁桃体上方软腭处(占90.24%),这与文献所述脓肿穿刺部位符合,但如果扁桃体炎症向周围扩散而致扁桃体周围感染,则脓肿应积聚于咽腱膜与咽上缩机间疏松间隙的中、下部;④对患慢性扁桃体炎而无扁桃周围脓肿者行扁桃体切除术后并取扁桃体窝上方软腭黏膜下组织病理检查见存在正常之weber腺,而扁桃体周围脓肿者则呈炎症改变或纤维化。我本人认为,扁桃体周围脓肿可能的感染途径是咽部致病菌感染了weber腺,而引起该腺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炎症,而扁桃体作为该腺与外界沟通的门户亦有一定的影响。

扁桃体切除术的时机:主张行患侧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其意义在于:①早期扁桃体切除黏连少,易剥离,不易留残体;②能使脓肿及时、充分引流,有利于炎症消退;③阻碍weber腺分泌液的排,致细菌感染的因素去除,达到根治作用。

1passive.PathogenesisofperitonsillarabscessLaryngoscope,1994,104:185.

2田勇泉,主编.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2.

(信息来源:网站转载)(编辑:xhhdm)相关信息更多...・中西医结合治疗声带小结36例疗效观察
・咽淋巴瘤1例报道
・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围手术期安全护理
・自制理气利咽汤治疗梅核气
・念珠茵性咽炎1例误诊分析
热点图说更多...眼科疾病专题・数数近视眼的危害・详解儿童斜视的原因・按摩疗法治疗色盲・预防先天性青光眼的小方法・药物治疗玻璃体出血・白内障手术不宜太晚・白内障术后需要配眼镜吗・眼睑外伤的疾病概述・化学眼外烧伤的机制咽喉科疾病・多吃梨可以预防鼻咽癌・慢性喉阻塞怎么治疗・咽囊炎的临床分析・白喉的防治措施・预防小儿急性咽喉炎・慢性咽炎的饮食调理方・慢性咽炎为何顽固难愈・咽部异物感的表现及诊断・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