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障碍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实践教学/临床小课讲稿多发性抽搐症
许双虹副教授
一、概述
抽动障碍(ticdisorder)起病于儿童和表少年时期,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抽动,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和思维或其他行为症状。
诱发抽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精神紧张,迷恋于电视、玩游戏机;家庭关系紧张,学习压力和各种心理压力。母亲过度保护、期望过高、过度干涉、神经质、动辄斥责等,特别容易诱发或加重儿童的抽动症状。
二、中医学对抽动障碍发病的认识
中医脏腑学说认为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脏腑功能失调,可导致精神行为异常。
本病病因大多为先天不足、情志失调,病后虚弱,与肝脾肾关系最密切,肝风内动,血虚不养筋脉,气血不足,风痰上扰发为抽动。发出异常声音,则与心经有关。
三、临床表现
短暂性抽动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简单运动性抽动,不自主抽动中最常见的是突然、快速、无目的、重复的运动性抽动,特别是眨眼、皱眉、嗅鼻、清嗓、吸吮般发声、做鬼脸、摇头、歪脖、缩颈、耸肩等。
Touretts综合征除以上表现外,还可表现复杂性发声,如重复言语、秽语。除抽动症状外,伴发行为症状,最常见伴发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动作、强迫思想、冲动、攻击行为、自伤行为、学习困难以及情绪障碍。
四、诊断
存在多种运动抽动和一种或多种发声抽动,但不一定同时存在;一天内发作多次抽动,通常是一阵阵发作,几乎天天如此,或间歇发作;病程超过一年;21岁前发病;
排除精神活性物质中毒或已知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舞蹈病或病毒性脑炎。
五、鉴别诊断
1、小舞蹈症:风湿性小舞蹈症通常也多发生于5~15岁,舞蹈样异常运动伴有肌张力减低等风湿热体征,有血沉增快、抗链球菌溶血素O及黏蛋白测定结果增高。病程呈自限性,无发声抽动,抗风湿治疗有效。
2、肝豆状核变性:是铜代谢障碍所引起,有肝损害、锥体外系体征及精神障碍。可见角膜K-F环,血浆铜蓝蛋白减低等特征可资鉴别。
3、肌阵挛: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是癫痫的一种发作类型,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短暂,常伴有意识障碍,脑电图异常。抗痉药物治疗可控制发作。
4、迟发性运动障碍:主要见于应用抗精神病药期间或突然停药后所发生的不自主运动障碍。
5、急性运动性障碍:表现为突然不自主运动、震颤、张力障碍、扭转痉挛或舞蹈样动作。常为某些药物所引起,如左旋多巴、胃复安、中枢兴奋剂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等。一般停药后症状可消失。
6、癔症与儿童精神分裂症:癔病痉挛发作、儿童精神分裂症、装相做鬼脸症状可类似TS,但具有精神病特征,一般无发声抽动。
七、中医治疗
(1)肝郁化火
主要症候:肢体身躯干抽动,惊惕不安,急躁易怒,面红赤,口气臭秽,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滋肾柔肝,熄风潜阳
方药:清肝达郁汤加减《重订通俗伤寒论》。
栀子、菊花、丹皮、柴胡、薄荷、青橘叶、钩藤、白芍、蝉蜕、琥珀、茯苓、甘草。
肝火旺者加龙胆草清泻肝火;喉中有痰者加浙贝母、竹茹清化痰热,头痛加蔓荆子、牛膝。
(2)脾虚痰阻
主要症候:嗅鼻,眨眼,努嘴,耸肩及肢体抖动,发作无常,伴有异常喉声,痰鸣,面黄体瘦,精神不振,胸脘不舒,呕恶,舌淡苔白腻脉滑。
治法:健脾化痰,平肝熄风
方药:温胆汤加减《备急千金要方》
法夏、石菖蒲、云苓、竹茹、枳实、天麻、钩藤、橘皮、甘草
神疲纳呆加党参、麦芽健脾消食;抽动严重加蜈蚣、全蝎熄风止搐;郁久化热加菊花、夏枯草、黄连清热泻火。
(3)心肝血虚
症候:眨眼,努嘴,耸肩及肢体抖动,心烦,夜睡不安,多动不安。舌淡苔薄,脉弦细数。
治法:养血宁心
方药: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酸枣仁10g知母10g川芎10g茯芩10g甘草3g白芍10g远志8g
舌红心烦明显加黄连3g。
(4)肝肾阴虚
症候:头部摇动,眨眼努嘴,躯干或肢体抽动,口出秽语。形体消瘦,两颧潮红,心烦躁动,夜睡不安,盗汗,舌红苔少,脉弦细。
治法:滋水涵木,潜阳熄风
方药:大定风珠加减《温病条辨》。
龟板、鳖甲、生牡蛎、生地、阿胶、鸡子黄、麦冬、麻仁、白芍、甘草。
痰黄加天竺黄清热化痰;心烦多梦加酸枣仁、麦冬、女贞子;汗多加浮小麦、麻黄根。大便干结加火麻仁、柏子仁。
八、西医治疗
1、哌啶醇: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有效率为70%-85%。注意有震颤、强直等锥体外系症状的副作用,可配合服苯海索(安坦)、地西泮(安定)等以对抗该副作用。
2.泰必利:治疗效果比氟哌啶醇差,起效较慢,往往开始有效,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降低。它的优点是副作用轻,易于被家长接受。对于症状较轻、病程较短的病例可以首先使用该药。
3、可乐定:疗效不及氟哌啶醇,有效率为20%~70%。对抽动症状、注意力不集中、多动都有效。有口服、皮肤贴片二种剂型。该药的副作用较少,没有锥体外系副作用,有镇静、口干、一过性低血压、头昏等,也可出现心电节律异常,用药前后需检查血压和心电图。
4、肌苷:有一定的疗效。
其他疗法
体针:取肝俞、脾俞、心俞、神门。
耳针:取肝、神门、风溪、脾、胃、皮质下、肾、枕
饮食调养
1、龙眼莲子粥:龙眼肉10g莲子肉15g红枣10g糯米50g同煮粥。用于心肝血虚抽动。
2、天麻炖猪脑:天麻10g 猪脑1具 生姜、葱适量。隔水炖熟。用于肝风内动抽动。
九、康复训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