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指再植吻合血管数与温度测定观察分析推荐到首页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05期1/2页12
【关键词】断指再植
断指再植术后,血液循环重建和血运状况的好坏关系到再植指和断肢的成活,而对再植断指的温度测定与动态观察,则是反映再植断指血运变化的最为敏感的指标和有效观察方法[1]。笔者用多功能电子体温监测仪对30例再植断指进行术后1周定时、连续的温度测定以进行动态观察,并分析其测定结果和吻合动静脉数量进行观察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由同一组手术医师操作,情况相似,年龄14~60岁,平均32.3岁,离断时间至手术时间为1~9h,男19例,女11例,断拇12例(指间关节平面离断5例、近节指离断4例、远节基底离断3例),其余断指再植18例(食指8例、中指4例、环指3例、小指3例,末节指间关节平面离断5例、中节离断4例、近节指离断3例。)
1.2手术及治疗结果所有的手术均在臂丛阻滞(布比卡因长效阻滞)下驱血后上止血干,近节用上臂止血带,中远节于指根部用橡皮筋止血带,双人双目显微镜下操作,做伸屈肌腱、侧束伸肌腱、指神经缝合修复。术后断指再植完全成活17例,皮缘少许坏死经局部换药愈合8例,坏死5例,成活率83.3%。
1.3手术后用电子体温监测仪(灵敏度±0.02℃),同时测定室温、健指和再植指温度,定时、连续测定,为探索有关治疗和护理对再植断指温度的影响,对测定的温度给予标明,以利进行对照分析。见表1。
断指再植的成功与否和血运关系十分密切,对断指再植术后血运状况的观察、判断及及时正确处理,关系到再植指的成功与失败。有关研究已经证实游离组织移植和断指再植术后所测得的温度变化与血流量成正比[2]。因而测定植断指温度,可被认为是对断指再植术后血液循环状况观察最敏感的指标之一;连续、准确地测定再植指温度,分析其动态变化,也就成为临床判断再植断指血运状况的有效方法表1断指再植吻合血管数与温度测定结果血流重建良好时,当时由于断指缺氧及失神经支配,导致血管扩张充盈良好,断指的温度较正常指温度略高。随着时间的延长,断指的温度逐渐下降与正常值相同或略低,笔者从护理过程中发现有以下特点:(1)缝合动静脉比例以1:2或1:1.5为好,断指肿胀轻,温度恢复稳定时间短,波动小(小于1℃)。(2)关节离断平面越靠近远端,治疗效果越差,尽管末节离断组织所需的血供量很少,但是由于静脉较细,且回流影响因素较多,容易导致远端肿胀,特别是挫伤较重的,所以应尽量多缝静脉以保证回流通畅,如术后发现患指肿胀明显并且温度波动较大,则应尽量早进行多方面的处理,如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应用镇静药、镇痛药、扩血管药物等等,15min无效应做拔甲放血或做小切口放血和适当的按摩挤压,以恢复血液供应。(3)温度是客观指标,有明确的定量与其他的观察指标,特别是主观性指标不同,能做连续观察,不受观察人员的变换而变化。(4)如发现吻合动、静脉比例为1:1或只吻合动脉,并且发现温度波动较大,大于1.5℃以上则应严密观察并通知值班医师,做进一步处理,必要时做手术探查,以提高断指的成功率。
各种外在因素可影响再植指温度,其中影响最为明显的有:室温低至20℃以下时,冷刺激可使外周血管收缩,再植指温度可降低1~2℃,故室温应保持在23~25℃之间;静脉输注较冷液体或滴速较快时,可引起再植指温度降低2~4℃,应注意不能在患指部位输液;因体位或外固定使肢体或再植指近侧受压,可造成再植指供血减少或静脉回流受阻致指温下降,术后患指应适当抬高,及时更换敷料,因此,加强再植术后的严密观察,避免和消除造成再植指温度降低的外在因素,保持恒定的室温,有助于再植指顺利成活[3]。
【参考文献】
1李主.血管火气伤.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0,278.
2谢兴斌,罗力生.国外显微血管外科术后的检测技术.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1,5(3):104.
3殷代昌,刘鸿.复杂手部离断再植术后的观察和护理体会.中华护理杂志,1999,5(30):5.
作者单位:325400浙江平阳,平阳县人民医院
(编辑:汪洋)
1/2页12评论(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