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组织细胞病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的组织细胞呈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由于临床表现呈样化,血液检验和病理学检查阳性率又很低,常给临床诊断造成困难,在疾病的早期常出现漏诊或误诊。最近笔者遇到2例恶组误诊,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将误诊2例进行报道分析。
1典型病例
例1:患者,男,40岁,因最近高热(38.8℃~40.0℃)不退,近而乏力,咳嗽、多痰、食欲不振等入院就诊。查体:体温39.7℃,表浅淋巴结肿
例2:患者,男,37岁,因最近骤然高热,畏寒,多汗、乏力等入院。入院后病人自述有贫血史,约6年之久,查体发现表浅淋巴结肿大,体温39.6℃,肝肋下1.2cm,质软光滑,脾肋下3.2cm,质硬。实验室检查:Hb75g/L,WBC3.2×109/L,RBC2.5×1012/L,PC7.5×109/L,嗜中性粒细胞0.64,淋巴细胞0.32,单核细胞0.04。X线检查未见异常。骨髓检查:增生性贫血,有核细胞比值大致正常。按增生性贫血治疗后,病人病情加重,Hb下降至4g/L,再次骨髓穿刺,发现大量异常组织细胞和吞噬性组织细胞,确诊为组织细胞病。病人于住院1个月后死亡。
2.1骨髓穿刺检查是诊断恶组的重要依据由于此病分布呈非常规则和高度局灶性变化。因此2例病人入院时虽都进行了骨髓穿刺,但均未发现异常组织细胞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此类细胞的分布呈多少不
2.2恶组病人虽然临床表现多复杂,呈多样变化,但也有其共同的临床特征(占80%左右),如此2例病人都有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且肿大程度随病程、病情的发展而加重。该2例病人入院时就有其表现,应该引起临床重视。
2.3全血细胞减少是本病的典型血象表现本2例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减少,亦是误诊原因之一,骨髓涂片检查要认真仔细地寻找异常细胞,部分病例可在涂片尾部及边缘找到异常组织细胞和不典型的单核细胞。浓缩白细胞涂片,可提高异常组织细胞的检出率。
作者单位:250400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