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回答⑴行为治疗 从治疗第1天起,要求家长为患儿设置日程表,以便每天进行记录(可使用日历)。当尿床时,努力寻找可以导致尿床的因素,并记录在日程表上,如未按时睡眠,睡前过于兴奋,白天过于激动,傍晚液体摄入量太多等。当患儿无尿床时,便把1颗星画在日程表上,并予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每周与医师会晤1次。 建立条件反射: 从治疗开始起,要求家长每天在患儿夜晚经常发生尿床的时间前,提前半至1小时用闹钟将患儿及时唤醒,起床排尿。并鼓励患儿自己去厕所小便,目的在于使患儿在比较清醒的情况下把尿排泄干净。 膀胱功能锻炼: 餐促患儿白天多饮水,尽量延长两次排尿间隔时间,促使尿量增多,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鼓励患儿在排尿中间中断排尿,数1至10,然后再把尿排尽,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⑵药物治疗 服用氯丙咪嗪,每天睡前1小时服药1次,7岁以下者每次7-10mg,7岁以下者每次10-20mg,一般在见效后持续服药3个月,然后逐渐减量,用同样的剂量每2天睡前服药1次,持续1个半月,直至停药,总疗程6个月。(必填,10000个汉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