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http://www.100md.com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惠汝太
许多西方国家及中国、日本等均报道,肥厚型心肌病患病率约为1/500,是一种全球性疾病。中国8080例人群超声心动图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约有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00万人。以往文献报道,多数患者来自大的教学医院,不能代表社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实际。调查显示,多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能够过正常或接近正常人的生活,有与常人相近的寿命。即使高危患者,绝大多数经过手术及安装体内除颤起搏装置(ICD),亦能解除危及他们生命的左室流出道梗阻及恶性心律失常,获得与正常人相近的生活质量与寿命。
一、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
目前发现多数(50%一70%)肥厚型心肌病由基因突变所致。故有人把肥厚型心肌病定义为"先天性心脏病"。目前已发现至少13个基因400多种突变可导致肥厚型心肌病。编码下列蛋白的基因突变可致肥厚型心肌病:B-肌球蛋白重链、肌球蛋白结合蛋白、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仪一原肌球蛋白、肌球蛋白轻链必需链、肌球蛋白轻链调节链、肌动蛋白、饯.肌球蛋白重链、肌性LJM蛋白、肌联蛋白。两种基因突变以左室肥厚为主,常伴预激综合征:(1)I'RKAG2突变(AMP激活的蛋白激酶r-2调节亚单位),(2)溶酶体相关蛋白-2(LAMP一2)基因突变。
下列疾病有心脏肥厚的临床表现,但其致病基因已被克隆,不再列入肥厚型心肌病:(1)心脏淀粉样变:老年人较多见,可通过腹部抽吸脂肪或心内膜活检确诊。无创检查:超声、心脏核素扫描、心室造影。此类患者,洋地黄、钙拮抗剂禁忌。一般不主张心脏移植。若移植,要肝脏心脏一同移植。(2)婴儿糖原储积病(Pompe病):仅一1,4糖苷酶异常,麦芽糖酶缺乏。(3)Fabry病:x染色体相关,隐性遗传,溶酶体d一半乳糖苷酶缺乏,细胞内储积大量糖鞘脂。诊断:可通过测定血中仪.半乳糖苷酶活性及基因突变筛查。治疗:补充d.半乳糖苷酶,基因治疗。(4)Noonan综合征:不超过4岁的小儿多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编码非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2(PTPNll)的基因突变,导致"心一面综合征"。心脏发育畸形常表现为"肺动脉发育不全"性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