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0801发表于2008-7-1722:08
股骨粗隆间骨折[size=2]股骨粗隆间骨折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约为1.5:1,属于关节囊外骨折。由于股骨粗隆部位的血液供应丰富,很少发生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size]一、病因与分类:
[size=2]骨折多为间接外力引起。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时强力内收或外展,或受直接外力撞击均可发生。因局部骨质疏松脆弱,骨折多为粉碎性。[/size]
[size=2]粗隆间骨折分类的目的在于示其稳定性。一般多按骨折线走行方向分为:顺粗隆间线型,即骨折线由大粗隆向下至小粗隆,其走行与粗隆间线平行,称为稳定型。逆粗隆间线型:即骨折线由大粗隆下方向内上达小粗隆的上方,称为不稳定型。有时骨折线难以分辨走向,呈粉碎骨折,其稳定性亦差。[/size]
[size=2]临床实践表现,以骨折的原始状态来判断其稳定性似乎更为重要。凡伤后髋内翻越严重,骨折越不稳定,反之,原始髋内翻越轻或无内翻者,骨折越趋稳定。因此,骨折的稳定性似与骨折走向方向无关。[/size]
[size=2]二、临床表现及诊断[/size]
[size=2]外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均较明显,有时髋外侧可见皮下瘀血斑,远侧骨折段处于极度外旋位,严重者可达90°外旋。最后需要靠X线片确定诊断。[/size]
[size=2]三、治疗[/size]
[size=2]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应纠正下肢短缩,外旋和髋内翻畸形。有两种方法:[/size]
[size=2]牵引治疗: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粗隆间骨折。一般以骨牵引最为适用,伤肢安置在有屈膝附件的托马氏架上平行牵引,牵引时患肢保持屈曲和外展各30°,内翻10°,防止发生髋内翻畸形,牵引引重量开始用约为体重的1/7,复位满意后改用4~5公斤维持,牵引时间为6~8周,以后再改用抗外旋石膏固定直至骨折愈合固定。[/size]
[size=2]内固定法:近年来多主张用内固定疗法,特别对年龄较高,不能耐受长期卧床的病人更为适用。施行内固定后,可以早期离床活动,减少合并症,预防髋内翻,手术需显露骨折端,先整复骨折,在X线电视机控制下进行内固定。内固定的方法有鹅颈三翼钉、滑槽加压螺纹钉加接骨板及多根钢针。手术损伤小,时间短,安全可靠,取得良好效果。[/size]
[size=2]陈旧性粗隆间骨折,有严重髋内翻畸形的患者,可行粗隆下外展截骨术纠正[/size]
huang0801发表于2008-7-1722:09
你发表的帖子我看了新手,沙发自己占:hbre:hbre
我是谁无敌发表于2008-7-2923:41
加用中药更快加用中药外敷可将牵引时间减少两周
daliang007发表于2008-8-2523:17
手术前要牵引床复位,这个很重要。
碎得太厉害的就术中牵引复位。
还有就是c型臂透视
baomIngzhan发表于2008-12-615:23
股骨粗隆间骨折
顶
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