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恒定性外斜视

恒定性外斜视诊断治疗方法/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

2009-12-04 www.med126.com A +

【概述】 【流行病学】 【病因学】 【发病机理】 【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并发症】 【辅助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措施】 【预防】 【预后】【概述】 返回  随着间歇性外斜视的进展,外斜突变为恒定性,即经常处于外斜状态。可以为交替性,即交替性外斜视,或一眼有注视倾向。如果外斜开始于视觉尚未发育成熟期,可以是单眼注视并有弱视。在大多数患者,外斜是由于间歇性外斜失去代偿而引起的,这些患者,一般无弱视。【治疗措施】 返回  1.矫正屈光不正 远视+2.00D+3.00,可酌情不给,+5.00D+6.00可酌情减少2~3D,无论远视散光或近视散光应矫正。  2.治疗弱视。  3.正位视训练。  4.手术治疗 年龄超过6个月的患儿,如有恒定性外科,应手术治疗,主要目的是尽可能恢复双眼单视,如一只眼弱视,建立双眼视无望,则手术目的仅为美容,术前勿需做其他治疗,随年龄增长,外斜有加大趋势,手术可在12岁以后做。【临床表现】 返回  恒定性外斜视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其病因。可以是间歇性外斜视失去代偿,或一眼视力不好而发生外斜,即知觉性外斜视;或婴幼儿内科,手术做得迟,没有融合,而逐渐发展成外斜。

  应行全面检查,测量看远及及看近斜视度,A-V征及侧位非共同性,此点很重要,因为有过短危险,检查注视性质,眼状肌麻痹验光,有无弱视。

...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