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性肢痛症是西医病名,其又被称为肢端红痛症。其为限局性阵发性肢端血管扩张。临床上,其是以皮损红、肿、热、痛,遇热后愈甚为特征的皮肤病。中医则根据其病因和症状称其为热厥、血痹、热痛等。《疡医大全・奇病部》说:“人脚板色红如火,不可落地,……此病乃用热药,……火聚于脚心而不散,故终岁经年不愈也。……宜用祛火汤。”
【病因病机]
中医以为,由于脾失健运,传导阻滞,塞而生热,以致湿热内生,湿热蕴久则生毒化浊秽,湿热毒秽下注,就会阻隔经络,令气血不能正常循行,则气血失和不能濡养肌肤而发病;此外,情志的变化,如《丹溪心法・大郁》所说:“郁者,洁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升,当降者不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六郁以气郁为先,气有余便是火,气郁化火,而令脏腑失调,暗耗阴液。火聚不散,脉络痹阻不畅,气血风行不利而引发本病。
西医以为,其病因眼前不清。有人以为是皮肤具有对热和张力的过敏性所致。也有人以为是由于四周神经炎或神经干某处的改变。
【诊断要点】
】。皮损局部潮红,多呈玫瑰红色,触之灼热,温度较正常高2-3度,自觉有灼痛、刺痛或跳痛,并有轻度肿胀。运动、受热及久站会加重或引起发作;休息、侵人冷水中或抬高患肢会临时缓解。
2。皮损常见于双足,亦可见双手,多对称发生。
3。多见于成年人,儿童少见。男性多于女性。病程长,夏天加重。
[鉴别要点]!
1。雷诺氏病:患者青年女性多见,皮损常在上肢,皮损处苍白、发组,遇冷加重。:
2。肢端紫绀症:本症多发干女性,皮损多在手足,皮损色紫而发凉,遇冷加重,遇热缓解。
3。丹毒:皮损鲜红、发亮、肿胀,可有恶寒发热、头痛等,亚有白细胞增多。
【辨证要点]
1。湿邪羁绊:皮损掀红、灼热、疼痛,并有分明肿胀,遇热后病情加重。舌红、苔薄少,脉滑数或弦。
2。郁火博聚:皮损可见红肿,‘自觉痛甚,患肢放人冷水中浸泡,方感舒适,业症状有所缓解。舌红、苔少,脉数。
【治疗原则】
1。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2。清热活血,通络止痛。
【治疗方法]
1。循经取穴
(1)发于下肢;
取穴:主穴:三阴交、太溪、太冲。
配穴:内庭、行间、解溪、丘墟、中封。
方解:三阴交为三阴经之交会穴,可以调补肝、脾、肾;太溪滋补肾阴,二穴滋阴清热,活血通络;太冲为肝经的原穴,可以清利胆肝,消退湿热。三穴共同作用,则可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操纵:
①将毫针刺入上述穴位。得气后留针30分钟。
②太冲用泻,其余用补法。
③隔日1次。
(2)发于上肢:
取穴:曲池、合谷、阳溪、阳池、外关。
方解:曲池为手阳明经合穴,可以清热活血;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阳池为手少阳三焦经之原穴,二穴可以通调水道,消除湿热;外关为手少阳络穴,又通阳维脉,可疏利少阳之气,解除毒邪。诸穴共同则可以清湿热,除毒邪,运气血,养肌肤。共2页:上一页12顶一下(0)0%踩一下(0)0%------分隔线----------------------------上一篇:外阴瘙痒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