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相关知识来源:中医免疫网 作者:张医生 时间:2009-6-2016:59:10
1、肌萎缩性脊髓前在细胞和锥体束同时受累,从而出现广泛的肌束震颤、肌萎缩,滨且同时会出现锥体束征。2、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治疗措施: 目前还没有可以改变病变额度恶化速度的药物,但是曾经试用过很多试剂,比如:抗病毒药物、胰腺提取物、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蛇毒、免疫抑制剂等。吞咽困难的患者为了减少吞咽困难可以把环咽肌切断,对不能进食者宜采用胃造口或食道造口 3、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病因:由于病因不明确,目前说发尚多,所以近年来的研究支持发病的免疫学机制,有了很多免疫学理论,但还有一些其他的病因,包括:中毒,氨基酸代谢障碍、微量元素,病毒感染等。少数有遗传现象,4、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临床表现:本病起病较缓慢,但是进展较快,前驱症状可以为吞咽发音困难、手臂无力、小腿无力或者以上症状联合出现,但通常的表现为手和臂的对称性软弱无力,精细动作困难,逐步出现骨间肌、肌萎缩,蚓状肌及鱼际肌早期受累,向邻近和近端肌群蔓延。下肢受累与上肢同时发生或是表现在后。锥体束病征与肌萎缩、肌束震颤等下运动神经元病征共存,四肢腱反射亢进并出现病理反射。有时上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而下肢反射亢进,并出现痉挛。括约肌与性功能障碍不常见,没有过多的客观感觉障碍。大多数病例在2~5年内死亡,但以延髓症状起病或为主者存活时间更短。 5、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鉴别: 因为本病兼有上、下运动神经元的病症,所以需与多种疾病鉴别,比如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肌营养不良、颈椎病、环枕区畸形。1)脊髓肿瘤此病的主要症状是上肢根性痛,没有广泛性肌束震颤。但是会存在感觉障碍及蛛网膜下腔梗阻,MRI或CT一般可以明却的诊断。2)颈椎病,本病多有肌无力,肌萎缩、下肢痉挛、反射亢进、病理反射、运动障碍,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非常相似。中老年人退变性脊椎病的影像学征象普遍存在,两种病更易混淆。但有一点是患者在主观上至少会有麻木或根性疼痛,并不出现广泛肌束震颤,双下肢肌萎缩。除非是合并腰骶神经根病,一般情况下Queckenstedt试验多显示梗阻。
济南市106医院是目前全国大型的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现代化专业医院诊疗机构。提供专业的重症肌无力,肌无力,肌肉萎缩,脑囊虫病,癫痫等咨询服务,欢迎来电咨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