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Lema等进行的多中心、双盲、对照试验显示,对于服用硫唑嘌呤时间长于或等于3.5年的缓解期克罗恩病患者,继续服用硫唑嘌呤来维持缓解优于停药。(Gastroenterology2005,128∶1812)
该试验纳入83例18岁以上并经临床、内镜、影像学和组织学诊断为克罗恩病的患者,这些患者服用硫唑嘌呤至少42个月,并获得临床缓解。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1组(40例)继续服用硫唑嘌呤,另1组(43例)服用安慰剂,共随访18个月。
研究终点为疾病在18个月内的复发,复发定义为: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250;CDAI在150~250之间并且在连续3周内升高大于75;克罗恩病需外科手术(局限性肛周手术需排除)。并规定与硫唑嘌呤组相比,在18个月时安慰剂组复发率升高20%作为有临床意义的上限。
在18个月时,在硫唑嘌呤组有3位患者病情复发(复发率为7.9%±4.4%),在安慰剂组有9位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1.3%±6.3%)。两组复发率相差13.4%±7.7%,95%可信区间的上限为26.0%>20%,因此,安慰剂疗效劣于硫唑嘌呤的假设未被拒绝(P=0.195)。如以发生肛周脓肿作为复发,则单侧95%可信区间的上限为28.3%(P=0.278),而采用预方案分析,则上限是26.7%(P=0.211)。硫唑嘌呤组缓解的持续时间是(17.3±0.5)个月,而安慰剂组是(15.9±0.9)个月。
分析结果还显示,C反应蛋白>20mg/L,未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时间≥50个月及血红蛋白<12g/dl等指标是与高复发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克罗恩病内镜严重程度评分(CDEIS)和内镜下溃疡存在不能预测复发。
2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1例患者(安慰剂组)在12个月时出现面部皮疹而停止治疗;另1例患者(硫唑嘌呤组)在用药6个月时,发现患有7号染色体异常伴骨髓发育不良并于6个月后死亡。
因此,研究者建议硫唑嘌呤维持治疗时间应大于3.5年。
点评克罗恩病是与免疫相关的肠道疾病,随着我国生活、饮食结构和环境等多方面变化的影响,克罗恩病发病有增长的趋势。在治疗方面,虽然我国2000年成都会议提出了治疗的建议,但在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方面,特别是维持用药时间均不十分明确。该研究提出的维持时间长达3.5年,用循证医学标准来衡量可靠性较高。因此,对于维持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同时由于用药时间长,除该研究中的不良事件外,还应特别注意其他的不良事件,所建议的时间是否适合我国人群,有待在今后验证。(钱家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