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的诊断分析

2009-12-02 lw.china-b.com A +

摘要目的:总结克罗恩病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在克罗恩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克罗恩病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22例、血便15例、腹泻18例;结肠镜下表现为糜烂及浅表溃疡15例,充血、水肿22例,病理变化主要为黏膜慢性炎症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综合分析病史、体检及辅检,非凡是结肠镜检查,克罗恩病是可以及时诊断的。

关键词克罗恩病结肠镜检查胶囊内镜分析

克罗恩病为炎症性肠病中的一种,目前尚未有诊断的金标准,主要根据临床表现、X线胃肠造影、内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综合判定,且需排除其他疾病。笔者总结了近8年来本院诊断的26例CD患者临床资料,探讨CD的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在诊断中的作用,以期提高CD的诊断水平。

1一般资料26例CD患者为本院1998年9月至2006年9月诊治的病例,符合中华医学会建议的克罗恩病诊断标准。26例CD患者中男16例,女10例;发病年龄18~66岁,平均39.8岁,其中20岁1例,20~29岁5例,30~39岁11例,40~49岁4例,50~59岁3例,60岁2例;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9年,平均25个月。

2临床表现以腹痛最多见,占86%,血便15例,腹泻18例,发热12例,腹部肿块6例,贫血伴体重减轻13例,肝肿大伴功能损害占21%,膝关节炎3例,腕关节炎1例,低蛋白血症5例,口腔溃疡2例,结节性红斑1例。26例中并发肠梗阻7例,肠穿孔2例,内瘘3例,腹腔脓肿2例,胆结石1例,肾结石1例。

1结肠镜检查:23例达回盲部,3例因病变较严重达降结肠而止;26例中累及回肠16例,回盲部9例,升结肠8例,横结肠5例,降结肠5例,同时累及2个及2个以上有12例,3例镜下无异常发现;镜下观察到病变肠道呈节段性分布,病变部位可见黏膜不同程度充血、水肿22例,渗血7例,铺路石样表现3例,糜烂及浅表溃疡15例,假息肉4例,肠腔不同程度狭窄8例,内瘘3例,病变肠段之间肉眼观黏膜正常。

2病理检查结果:23例表现为全肠壁炎症,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15例深达肠壁肌层的纵行溃疡;5例有炎性肉芽肿增生。

3小肠气钡双重造影:8例行小肠气钡双重照影,4例表现为黏膜皱襞粗乱,多发溃疡或狭窄。

4钡剂灌肠检查:7例行钡剂灌肠检查,3例表现为部分结肠袋消失,肠黏膜增粗紊乱,边缘毛糙不齐,收缩舒张功能欠佳,钡剂充盈肠腔时,其轮廓线呈锯齿状,肠腔狭窄5胶囊内镜检查:1例曾行3次肠镜检查未见异常,后经胶囊内镜诊断为小肠CD,予激素和氨基水扬酸治疗后症状缓解,镜下病变主要为黏膜糜烂,形成溃疡,病变位于小肠远端。

6手术所见:2例因肠穿孔行手术,术中见腹腔内有脓性漏液,距屈氏韧带约110cm处长约40cm空肠中,上有三处较粗的条索状黏连,距屈氏韧带约120cm处黏膜有一破烂孔伴黄绿色液体漏出;行部分空肠切除,端端吻合,腹腔冲洗术;病理示空肠局限性炎伴穿孔,考虑为CD;手术后予激素及ASA治疗后好转。

CD是一种病因不十分清楚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多见于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但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本病在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胶囊内镜检查的开展及人们对CD熟悉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CD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分析本组CD临床资料与检查结果,有以下特点:①发病年龄以20~40岁为主,占65%;男女之比为56∶男性多于女性,与国内组男多于女

钱家鸣,吕红,李巍,等.克罗恩病肠外表现和并发症.中华消化杂志,2004,25:395-398.

LewisB,GoldfarbN.Reviewarticle:Theadventofcapsuleendoscopy-anot-so-futuristicapproachtoobscuregastrointes-tinalbleeding.AlimentPharmacolTher,2003,17:1085-109

张子其,陈孝,张建平,等.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3,20:227-229.

巫协宁,周怡和.炎症性肠病的诊治经验.中华消化杂志,2003,24:562-56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