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莱姆病

莱姆病

2009-12-02 www.runsky.com A +

莱姆病 2003-8-2314:55:16

莱姆病是由伯氏螺旋体所引起,以硬蜱为媒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一种侵害许多器官系统并呈现多种多样临床症状具有慢性经过的全身疾病。其特征有初发的皮肤损害,呈慢性游走性红斑,继而出现心脏损害、神经症状,关节炎等表现。本病早期用抗生素治疗,治愈率高。未及时治疗者、并发多器官损害者疗效欠佳。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很重要。

临床表现:1.第一期主要是出现慢性游走性红斑,伴有发热、头痛、畏寒、乏力、肌痛、腹痛,颈轻度强直、关节痛、淋巴结肿大。

2.第二期为病程数周至数月后,出现神经系统和心脏明显损害。神经系统表现包括脑膜炎、脑炎,周围神经损害等表现。心脏损害主要为房室传导阻滞。

3.第三期一般是突然发作的关节炎,或呈游走性,可波及到任何关节。

诊断依据:1.在流行区,慢性游走性红斑或抗伯氏螺旋体抗体滴度>=1:256(免疫荧光法),及1个或1个以上器官系统受累。

2.在非流行区,慢性游走性红斑及抗伯氏螺旋体抗体滴度>=1:256,或慢性游走性红斑及1个或1个以上器官系统受累,或抗体滴度>=1:256及1个以上器官系统受累。

治疗原则:1.病原治疗,早期使用抗生素。2.对症支持治疗以促进恢复。

用药原则:1.早期轻型病例以口服药物为主。

2.合并多器官损害病情重者以静脉滴注,注意并发症,加强支持疗法。

3.晚期病例应采用敏感抗生素,加强支持疗法,促进康复。

辅助检查:1.对早期有典型皮肤表现者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不典型病例及合并症累及多器官者可包括“A”、“B”。

疗效评价: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无复发。2.好转:症状体征减轻或改善。3.未愈:症状体征未改善。

专家提示:预防本病的关键是搞好环境卫生,灭鼠以消除传染源,加强防蜱叮咬措施。外出作业或野营应做好防护措施。对早期病人要及时治疗,效果才能显著。

【相关论坛】【打印】【关闭窗口】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