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词条:健康,生活
2005/02/0509:02稿件来源:倍可亲网讯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到底是怎么样的疾病?
背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为什么会起这么一个名字,有三的原因:
1)它是一种流行性疾病,所谓流行性疾病,英语称(epidemicdisease),是指在短时间内或一个地区内大量人群同时得病,英语的demo指的是人民的意思,比方说,“民主”这个词,英语称之为democracy,而独裁就称monocracy,在demic的前面加一个epi也就说明大量人群的意思。 最常见的流行性疾病就是“流行性感冒”,如果在很短的时间内大量发病的话,就称爆发流行,英语称outbreak。流行病不一定是传染病,如“流行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是因为缺碘引起的疾病,就没有传染性,但是大多数的流行性疾病是由具有传染性的致病原引起的,这样的致病原有病毒,细菌,真菌,立克支体等等。人们往往把流行病与传染病混为一谈,就像一般人将精神病与神经病混为一谈一样,实际上,有的传染病不一定会流行,如梅毒是传染病,但不一定会流行。
2)它是一种炎症性疾病,也就是说,出现炎症反应,炎症反应的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发热,化脓等等,实际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也是一种化脓性脑膜炎。
3)它的发生部位是在脑和脊髓的膜上,因为在脑和脊髓的表面包有三层膜,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就容易发生在贴近大脑表面的软膜以及第二层的珠网膜上,这个地方发生了化脓性炎症,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而又容易流行,所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
而脑脊髓膜的炎症性的疾病也不一定都有流行性的,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有:1)脑脊髓膜炎有结核菌引起的称“结核性脑脊髓膜炎”,不会流行,2)由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脊髓膜炎”,表现为非典型的脑炎,一般症状较轻,3)由嗜血流感杆菌引起的脑脊髓膜炎,也是化脓性的,表现得与流脑相似,也会流行,但是因为90年代以来,疫苗以及头孢菌素的使用,由嗜血流感杆菌引起的脑脊髓膜炎已经不多见,4)真菌性的脑膜炎,往往是免疫功能极度下降后的机会感染,如肿瘤化疗以后,移植后的免疫抑制治疗阶段等,5)及少数的人畜交叉感染性的感染,如喜欢养鸽子的人群等。
真正具有流行能力的脑脊髓膜炎,主要是由于感染了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为什么称之为双球菌?因为这种细菌的形状像一个乒乓球,当然,其大小只有5000分之一的毫米,所以称之为球菌,然而,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脑膜炎双球菌是成对的,即两个球菌贴在一起分不开,就像一个具有两个卵的鸡蛋一样,所以也就称之为“双球菌”。
脑膜炎双球菌在细菌的分类学上属于奈瑟菌,为什么称之为奈瑟菌,原来英语的说法是Neisseria属,翻译成中文,音译就成了“奈瑟菌”。
同样属于奈瑟菌的另一个致病菌,就是淋病,其病原称为“淋球菌”,英语为“Neisseriagonorrhoeae”,有时干脆写成“N.gonorrhoeae”。专门感染人的泌尿系系统,是一种最常见的性病,也是一种化脓性疾病,所以,患有淋病的病人,表现为尿道口“尿脓”,“疼痛”等症状。
而脑膜炎双球菌的英语名字则是Neisseriameningitidis,与淋病的病原“淋球菌”是一对孪生兄弟,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奈瑟菌属中,具有致病性的只有这两株细菌,其它的瑟菌属都是非致病菌。
有意思的是,这对孪生兄弟,一个感染尿道,生殖器官,另一个感染脑与脊髓的膜,都是必较令人讨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