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囊虫病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08-02-18男性,22岁,贵州人,12岁时曾有因为头痛而晕厥的病史,当时未查。现因头痛伴恶心呕吐3天,昏迷2小时入院,CT片如下:
男性,22岁,贵州人,12岁时曾有因为头痛而晕厥的病史,当时未查。现因头痛伴恶心呕吐3天,昏迷2小时入院,CT片如下:
男性,22岁,贵州人,12岁时曾有因为头痛而晕厥的病史,当时未查。现因头痛伴恶心呕吐3天,昏迷2小时入院,CT片如下:
男性,22岁,贵州人,12岁时曾有因为头痛而晕厥的病史,当时未查。现因头痛伴恶心呕吐3天,昏迷2小时入院,CT片如下:
男性,22岁,贵州人,12岁时曾有因为头痛而晕厥的病史,当时未查。现因头痛伴恶心呕吐3天,昏迷2小时入院,CT片如下:
男性,22岁,贵州人,12岁时曾有因为头痛而晕厥的病史,当时未查。现因头痛伴恶心呕吐3天,昏迷2小时入院,CT片如下:
男性,22岁,贵州人,12岁时曾有因为头痛而晕厥的病史,当时未查。现因头痛伴恶心呕吐3天,昏迷2小时入院,CT片如下:
男性,22岁,贵州人,12岁时曾有因为头痛而晕厥的病史,当时未查。现因头痛伴恶心呕吐3天,昏迷2小时入院,CT片如下:
男性,22岁,贵州人,12岁时曾有因为头痛而晕厥的病史,当时未查。现因头痛伴恶心呕吐3天,昏迷2小时入院,CT片如下:
典型脑囊虫病!!!
脑囊虫病的病理、临床及影像学回顾:
病理:
脑囊虫病是猪肉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于人脑所致,大多寄生于大脑皮层、软脑膜及脑室壁上。因虫体内的异体蛋白不能释放到四周脑组织内,故囊周没有或仅有轻度脑水肿,此时常能见到囊壁内侧偏于一侧有一点状影为头节,增强后囊壁或头节不增强或轻度增强,此为脑囊虫的特征性表现。随着时间的延长或杀虫剂的使用,虫体退变、死亡,头节消失,囊壁增厚,囊内液体变稠厚,以脑实质炎症,水肿样改变为主。虫体死亡后,异体蛋白进入脑组织,使四周组织被机化形成炎性肉芽肿,四周脑实质水肿反应减轻或消失。肉芽组织机化,进而钙化。
临床:
脑囊虫病自感染到出现症状,数日至30年不等,临床表现与囊虫数量、大小及感染部位有关,患者常有癫痫间歇发作、颅内压增高、神经精神障碍等症状,如头痛、头晕、呕吐、昏迷、肢体麻木、轻瘫等。有时因误诊误治导致死亡。囊虫如同时寄生在其他部位可出现不同症状,如寄生在皮下或肌肉中,可触摸到“花生米”或“豆粒”大小的结节;如寄生到心脏可造成心功能障碍;寄生到眼内,轻者引起视力障碍,重者可失明。
影像:
脑囊虫病的典型CT表现主要有:①钙化:表现为脑实质内散在的不对称圆形钙化,其形态似“米粒状”,大小不一致,钙化四周多缺乏水肿征象,以幕上
多见,隅尔也呈线条状或小环状钙化;②囊性低密度灶:于脑实质内或脑室内可见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区,病灶多为椭圆形,中心为脑脊液密度,无明确的囊壁结构,可多发或单发,囊肿大小不一,一般直径在013~115cm大小。发生于脑池内时,多表现基底池或脑裂内不规则小串珠状低密度,可伴有点状钙化和脑积水征;③脑积水:部分病例可因囊虫结节阻塞脑室通路并释放毒素刺激脑脉络丛使脑脊液产生增加而合并有脑积水,表现为对称性脑室扩大,当囊虫压迫堵塞室间孔可引起脑室不对称性扩大;④结节密度阴影:可表现为多发的局限性低密度区,边界较模糊,有明显的中心强化。还可表现为直径3~5mm的等密度或高密度影,数目可由数个至数百个不等,有时分布较均匀,四周常有水肿带。
脑囊虫病的典型MRI表现主要有:①脑实质型:急性期系囊尾蚴一次性大量进入脑实质引起急性炎症的表现,MRI图像与一般脑炎类似,静脉注入Gd2DTPA后多无增强或不规则增强。此时很难与病毒性脑炎或脱髓鞘疾病相鉴别。如囊尾蚴感染数量多,MRI表现为多发小囊型,多散在分布于脑实质的皮层区,因虫体内的异体蛋白不能释放到四周脑组织内,故囊周没有或仅有轻度脑水肿,此时常能见到囊壁内侧偏于一侧有一点状影为头节,增强后囊壁或头节不增强或轻度增强,此为脑囊虫的特征性表现。②脑室型囊虫病:囊虫存活时浮动于脑室内,出现不全梗阻,更加重脑积水的程度与症状。以往通过调整窗宽窗位,TIWI可显示界限良好的囊壁,囊内头节检出率高,随着磁共振技术的发展,FLAIR序列在描绘囊虫的特征―囊壁、头节及囊内结构明显优于SE序列。③ 脑膜型脑囊虫:常呈葡萄囊型或丛集型,系多个囊虫堆集在一起或一个囊虫在退变死亡过程中由于炎性反应及囊壁纤维化形成多个纤维间隔,颇似一串葡萄样的表现,大小约20~50mm。文献报道基底池多见,且绝大多数伴有脑膜炎和脑积水。
(阅读次数:)共2页:上一页1[2]上一篇:请高诊,尚未见病理?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