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脾脓肿

脾脓肿16例诊治分析

2009-12-01 www.100paper.com A +

【摘要】目的脾脓肿的临床资料,提高对脾脓肿的认识和诊治水平。对我院16例脾脓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结果16例患者中以转移性脓肿多见,畏寒、发热;左上腹痛是常见表现,腹部超声、CT辅助诊断率高,手术恢复良好。结论脾脓肿临床少见,易误诊漏诊,腹部超声、CT检查可帮助诊断,广谱抗生素的、全身支持治疗、适时手术是脾脓肿的基本治疗原则。

【关键词】脾脏;脾脓肿

脾脓肿(splenicabscess,SA)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感染性疾病,其发生率不足0.7%[1],因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本文对我院1996~2006年确诊的16例脾脓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13例,女3例;年龄20~65(平均39.3)岁。病程14天~8个月,平均3个月。

1.2病因Green[2]的标准,将本组16例患者的病因分为:(1)转移性脓肿7例,是血源性细菌所致的脾脓肿。其中4例继发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败血症,2例继发于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1例继发于甲型副伤寒;(2)脾脏外伤和梗死引起的脓肿3例,其中2例有腹部外伤史,1例继发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的脾梗死;(3)邻近脏器的化脓性感染直接侵入脾脏4例,其中3例继发于胰腺炎,1例继发于胃肠道穿孔;(4)不详2例,均无前驱病史。

1.3临床表现16例患者均有畏寒、发热及不同程度的腹痛症状,体温38.0℃~40.2℃,为稽留热、弛张热或不规则发热;脾肿大11例;腹部压痛、反跳痛7例;左肩痛3例;胸痛2例。

1.4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外周血白细胞(3.9~15.1)×109/L,其中14例白细胞增高(>10.0×109/L)。16例送细菌培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肺炎克雷伯菌1例,D群沙门菌1例,大肠埃希菌1例,需氧培养无菌生长7例。16例患者行胸部X线片检查,其中左侧膈肌升高,活动受限14例,3例同时伴有胸腔积液,余2例未见明显异常;16例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脾内有1个或多个低回声区;16例患者行腹部CT扫描,均发现脾内病灶。

1.5治疗本组16例均经手术治疗,在探查术中见脾脏与大网膜、结肠脾曲及壁层腹膜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其中行脾切除加脾窝引流14例,单纯脾脓肿切开引流2例。

1.6结果本组16例全部治愈,其中2例术后切口感染经换药治愈。

脾脓肿是临床上罕见的一种疾病[3],由Grand和Mousel首先于1885年报道,国内亦有相关病例报道。Goducz[4]将脾脓肿分为:(1)尸检型:通过尸检发现的脾脓肿,此型为多发的小的脓肿病灶,主要继发于细菌性心内膜炎、白血病和败血症;(2)临床型:以单发的巨大脓肿多见。按病因分为3类:(1)转移性脓肿,约占75%;(2)脾脏外伤和梗塞引起的脾脓肿,约占10%~25%;(3)邻近脏器的化脓性感染直接侵袭脾脏所致脾脓肿,约占10%[5]。本组16例中以转移性脓肿为多(7/16)。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