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 皓 吴远松
眼挫伤常引起前房积血,可致继发性青光眼及角膜血染等严重并发症,治疗上较棘手。现将我院1997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79例挫伤性前房积血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性别及眼别:本组79例中男63例占7917%,女16例占2013%。单眼76例占总数的9612%,其中右眼44例,左眼32例,双眼3例占318%。
2.1年龄分布:79例中年龄最小4岁,最大62岁,平均31岁。其中4~10岁4例占511%,11~20岁13例占1615%,21~30岁23例占2911%,31~50岁30例占38%,51~62岁9例占1114%。
3.1致伤原因:石块及泥块击伤32例占4015%,弹弓及玩具枪弹击伤20例占2513%,拳击伤及碰撞伤12例占1512%,爆炸伤9例占1114%,啤酒瓶盖及汽水瓶盖击伤6例占716%。
4.1临床分级:(按Wilson方法):Ⅰ级:积血<前房1/3者,23例占2911% 膀级:积血占前房1/3~1/2者,42例占5312% 斌级:积血>前房1/2者,14例占1717%。
5.1并发症:外伤性瞳孔散大39例占4914%,视网膜震荡27例占3412%。虹膜根部离断18例占2218%,角膜血染1例占113%,继发性青光眼16例占2013%,白内障11例占1319%。玻璃体积血3例占318%。视神经挫伤3例占318%。
治疗方法
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主要是防止继发性青光眼及角膜血染的发生,尽快使前房积血吸收。本组病例均采用如下治疗原则:(1)常规半卧位休息,双眼加压包扎,给予镇静剂、抗生素、止血剂、适当应用皮质类固醇。(2)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1~2次/日,连用3~7天。(3)口服消炎痛、三七片等。(4)眼压升高者应用醋氮酰胺、噻吗心安等治疗。(5)Ⅱ级及Ⅲ级前房积血者除上述治疗外,时间超过6天,前房内血凝块不易吸收者,肌注安妥碘、口服活血化瘀中药。若同时伴有眼压升高达2天以上者,做前房穿刺,并用尿激酶5000U/ml前房冲洗。
11出血吸收时间:本组病例中Ⅰ级积血1~4天均完全吸收 膀级积血3~10天吸收,其中继发出血3例,继发青光眼5例 斌级积血7~15天吸收,其中继发出血8例,继发青光眼11例,角膜血染1例。1例行眼球摘除,3例自动出院,出院时积血未完全吸收。所有继发性青光眼病例于前房积血吸收后眼压均恢复正常。21视力情况:出院时视力较入院时有明显增进(表1)。
当眼球局部突然受到外力打击时,可造成虹膜睫状体血管破裂,以致出现前房积血。前房内血液的吸收主要是通过小梁网、Schlemm管和巩膜静脉窦[1]。促进前房积血的吸收及预防继发性出血、继发性青光眼和角膜血染等是治疗本病的关键。继发性前房积血是指积血吸收后或在积血吸收过程中再次出血进入前房,多在伤后2~5天发生且继发积血往往量多,难以吸收,容易发生继发性青光眼。本组有11例发生继发性积血,占总数的1319%。较胡椿枝[3]报道的2314%为少。其发生多与患者过分活动、咳嗽、便秘及揉眼等因素有关。因此,我们在治疗中应用镇静、双眼加压包扎以制动防止再出血。
继发性青光眼是一种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一般认为是吞噬细胞及血影细胞阻塞了小梁网,房水排出受阻,因而眼压升高[3]。外伤后小梁网肿胀,房角结构改变等也是引起眼压升高的原因。本组有16例发生继发性青光眼,占总数的2013%,其中Ⅲ级积血发生者有11例,占总发生的6818%。说明出血量的多少与伤后眼压的高低有关。其治疗主要是止血、20%甘露醇静滴、醋氮酰胺口服、噻码心安局部滴用等。一般用药后眼压多能控制。如眼压持续升高2天以上,前房内积血不吸收,则考虑手术治疗,清除积血,置换房水。本组16例继发性青光眼除1例发生角膜血染,疼痛难忍,最终摘除眼球外,其余病例均在积血吸收后眼压恢复正常。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