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褥疮

中医药防治褥疮的文献综述(4)

2009-11-30 www.bylw8.com A +

  

  单纯研究内治法治疗褥疮的文献很少,内治法可整体调节褥疮患者免疫功能,对于褥疮创面恢复及褥疮防护有较大意义。

  李振宏[43]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褥疮患者36例,方用黄芪50g,当归15g,地龙10g,川芎15g,赤芍20g,桃仁10g,红花10g,皂角10g,马齿苋10g,毛诃子10g,甘草5g,甲珠6g,马勃15g,黄药子15g,败酱草15g,疗效满意。其认为此方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瘀祛络通,可以起到“标本”兼治之效。方以黄芪为君药,以当归、红花等为臣药,共同促进机体的调节功能,马齿苋等为佐药消肿排脓,加快创口愈合。

  内服外敷法

  褥疮病人因多为长期卧床,年老体弱,气血运行失常,或长期受压,经络瘀滞不通,局部失养。《外科启玄》中指出:“席疮乃久病着床之人挨擦磨损而成。”除了外治之外,内服药物对于全身机体恢复及局部血液运行均有一定效果,已有学者运用益气养血及活血化瘀等内服外敷法同时治疗。

  杨罗明[44]报道,运用十全大补汤配合外用拔毒生肌散治疗13例褥疮患者,对褥疮下陷、久不生肌、常流毒水者效果较好,且医疗费用低,无副作用。

  陈和等[45]在外敷褥疮膏的基础上,通过内服扶正活血生肌汤(方用黄芪30g,党参、茯苓各15g,白术20g,炙甘草6g,桃仁12g,红花9g,三七、川芎各5g)与仅用褥疮膏或仅用西药外治分别对照,发现内服外敷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余组。

  王建忠等[46]运用内托生肌汤(生黄芪15g,花粉15g,生杭芍9g,乳香、没药、丹皮、甘草各6g),结合双料喉风散、蔗糖、鸡卵内皮等外用药物,治愈6例巨大褥疮。

  总之,褥疮在卧床病人中是常见病、多发病,长期以来,中医治疗褥疮大多偏重外治方法,单纯采用内治法很少,内外合治法也不多见,特别是缺少采用内外合治法的循证医学研究。由于褥疮病人多为老年人,仅用外治法不利于创面的愈合,尤其是全身状况较差者,需使用标本兼顾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内服外敷法开始受到临床的重视,内外合治疗法能结合二者的治疗优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蒋松.应用中药活血凉血法预防褥疮的临床观察[J].护理学杂志,1995,10(3):159.

  2袁晓英.复方当归活血液防治褥疮的护理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2):1116.

  3谢鸿,蔡淑珍,何永莲.应用活络油预防压疮的观察与护理[J].现代护理,2006,12(3):235~236.

  4王春梅,桑艳云.自制中药洗剂预防压疮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7,22(7):49~50.

  5陈旭萍.红花虎杖液防治褥疮疗效分析[J].青海医疗杂志,2003,34(8):5.

  6郭彩霞,郭淑卿.祛腐生肌膏治疗褥疮的临床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31(6):507~508.

  7顾伯华.中医外科临床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6:l65~166.

  8杨园良,车华.湿润烧伤膏治疗褥疮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6,8(2):72.

  9李淑敏,王育智.湿润烧伤膏治疗褥疮效果观察[J].中华国际护理杂志,2002,1(3):219~220.

  10李继洋,郑玉红,王文洁.湿润烧伤膏治疗Ⅲ期褥疮112例[J].中原医刊,2003,30(20):18~19.

  1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K.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342.

  12王玉霞,王彩丽.紫草油治疗Ⅱ、Ⅲ度褥疮31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5,14(4):17.

  13娄连阁.复方紫草油的制备及临床应用[J].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0,1(2):166.

  14张莉萍.紫草油混合药粉治疗褥疮的临床观察[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3):130.

  15朱李艳.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褥疮18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4):1812.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毕业论文网

共5页:上一页12345顶一下(0)0%踩一下(0)0%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