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食管裂孔疝

2007年11月第4卷第3l期・交流园地・老年食管裂孔疝的X 摘自《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

2009-11-29 www.gotoread.com A +

2007年第31期摘录如发现有乱码,请点击下面链接浏览原文

正文摘录:

2007年11月第4卷第3l期・交流园地・老年食管裂孔疝的X线钡剂造影诊断马利彬(辽宁省锦州市第二医院放射科,辽宁锦州【关键词】食管裂孔疝;钡剂造影;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1673―7210(2007)11(a)一167一01随着社会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人类自然寿命相应延长.老年食管裂7L疝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老年食管裂孔疝常易误为心肺疾病而延误治疗,因此对本病的诊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63~91岁,病史一般较长,3年以上病史20例。临床表现均有反复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肩背痛、胸痛,2例呕血,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1_2方法使用设备为日本岛津300型X线胃肠机,对老年患者进行食道、胃部检查,钡餐前lOh禁食、水,先行常规胸腹部透视.然后行常规头低足高,右前斜位。电视下观察,转动适当体位.使疝囊与膈顶关系显示最清楚后及时点片。2结果全部病例均为可回复性食管裂孔疝,疝囊大小随体位改变而改变,立位时疝囊消失5例。合并症:胃食管反流10例,消化性食管炎3例,食管下段狭窄2例。3讨论食管裂孔疝一般可分为可回复性、不可回复性,后者义分为短食管型、食管旁型、混合型。老年食管裂孑L疝大多数为可回复性.本组病例全部为可回复性食管裂孔疝。国内学者大多数认为食管裂孔疝是继发的,是后天性的,我们同意这一观点。引起该病的诱因大致为膈食管膜松驰,食管裂孔扩大,腹内压增加,食管胃角增大。潘恩源…认为此病的类型与病程关系密切。反映了病变进展过程,即从胃一食管反流,消化性食管炎.发展为滑疝,或从滑囊发展成巨型疝。食道裂孔疝的诊断关键是发现疝囊,疝囊的大小可随体位的改变而改变,膈上可见胃黏膜,表现为粗且弯曲,有时甚至迂曲可呈颗粒状,如果食管裂孔增宽较明显,膈上的胃黏膜增粗更明显,疝囊的上界直接与食管下端相连,这时可见一个收缩环.是南食管下括约肌收缩形成的,即是A环,A环可时隐时现,并不是恒定的。钡餐检查因不易发现较小疝囊或大小不定的疝囊往往造成诊断上的困难而漏诊。此时必须按照食管裂孔疝的检查程序进行㈤。仰卧头低足高位,服多量钡餐,然后让患者从右前斜位转至左前斜位,使钡剂充分反流或请患者作深呼吸增加腹压.均可使膈上疝囊很好的显示清楚。值得一提的是,由于cT机的广泛应用.使用CT诊断食管裂孔疝也是值得推荐的检查手段之一,尤其适用于身体活动不便和高龄患者。食管裂孔疝常并发消化性食管炎、边缘性溃疡、膈上食管憩室.因此要及时予以鉴别。笔者的经验是:首先选择适当的位置.适当的时机点片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在做出食管裂孔疝这一诊断的同时.必须考虑到是否合并食管癌的可能性。我们曾遇到l例.初诊只是为食管裂孔疝,后因患者出现非常明显的进食梗噎感.行胃镜检查后而诊为食管癌,教训极为深刻。【参考文献】【1]潘恩源,陈丽英,靳家文,等.新生儿和婴儿食管裂孔疝的临床x线研究叨.中华放射学杂志,1988,6(22):358―361.【2】上海第一医学院《x线诊断学》编写组.x线诊断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969―973(收稿日期:2007一09―02)道相符_14I,换言之,2型糖尿病的治疗,同样存在蜜月期现象。临床实践证实,胰岛素的短期强化治疗及预混胰岛素二次注射(适合门诊患者)同样具有降糖达标作用,且预混胰岛素二次注射.更易为患者接受。口服降糖药具有治疗方便,易为患者接受等优点,对不能住院的门诊患者给予口服药联合治疗,也能及早达标。但对FBG≥15mmol/I.的患者达标较缓,更适合胰岛素治疗。有报道l,l磺脲类药物有可能加重B细胞的凋亡,因此对年轻患者不主张用优降糖等药物。1年后复查内生胰岛功能未见明显减少,远期效果如何,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总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及强化jIll糖控制,均可改变胰岛B细胞功能,并可诱导部分患者长达一年的血糖控制。血糖>11.1mmol/[.时,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较为严重日,应及时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胰岛素治疗在降低血糖幅度方面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式,故可考虑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多种强化治疗方式。【参考文献】『11迟志波.胰岛素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对血糖良好控制的远期疗效观察l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6,2(1):34―35.[2】AmoahAG,OwususK,schuste~DP,etdPathogenicme(:hanism0f‘ype2diabetesInChanaians―thei‘mportance0fbetaceUsecretion,lnsulinsen-sitbr时andglucoseeffectiveness[J].AfrMed,2002,92(5):377―384.『31Hkovt:H.Short―termintensified~empy0fnewlydiagnosed’I'2DMwithaninsulinpumt}callimp~vedglycaemiccontro][J].DiabetesCare‘,1997,20:1:353【41祝方,纪立农,韩学尧,等.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良好控制的临床实验叨.中国糖尿病杂,2003,ll(1):5―9,『51张静,张建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B细胞功能状况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发现【JJ.临床内科杂j~,2004,21(8):553―554.(收稿日期:2007―09―05)C}tlNAMEDICA[.}IERALD巾国医药导报167
阅读此文(图):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