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多为中心视野缺损,双眼发病较少见,主要表现为视力急剧降低①毛细血管瘤,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特征性表现,多为双眼,位于黄斑区或视盘周围区,是毛细血管壁变薄的部位呈小球状扩张的结果。检眼镜下可查见较大部位的毛细血管瘤,而视网膜荧光血管造影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②视网膜出血,小量出血常呈点状,位于黄斑区或视盘周围,呈星芒状。较大量出血则呈斑块状,有时出血可侵入玻璃体腔。③渗出物呈现小点状或不规则形,位于黄斑区的视网膜深层组织内。检眼镜下呈边界模糊的棉絮状,或边界清楚的硬性渗出物。④视网膜静脉血管充盈、扩张,镜下可见充盈血管的管径粗细不均,呈串珠状或腊肠状改变,形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特征之一。⑤毛细血管新生,多位于黄斑区,初期形态较粗大,似网状或树枝状,呈扇形分布,血压升高时,新生血管易破裂,形成玻璃体积血。病变严重时可形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⑥玻璃体积血,玻璃体本身是一种无血管的组织,当血压升高时,可导致扩张充盈的视网膜血管和新生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玻璃体积血。⑦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视网膜血管性病变比较有效的检查方法,可查出检眼镜下看不到的微血管病变,如毛细血管瘤、血管渗漏及新生血管等,有助于临床诊断。视神经炎解剖学上视神经可分为眼内、眶内、管内和颅内等四段。各部位均可以因为炎症或损伤而产生视神经病,并影响视力,严重者可致失明。临床上通常依据其部位分为视神经乳头炎,球后视神经炎两种。1视神经乳头炎(papillitis)多为单眼发病,双眼发病较少见。主要症状为视力明显下降,严重时可在数小时内视力完全消失。视野为中心暗点和周边视野缩小,尤其是红色视标明显缩小。眼底改变为视盘明显充血,水肿,视盘边界模糊伴轻度隆起,隆起度一般不超过3D。视盘周围可见火焰状出血和渗出。视网膜静脉扩张、弯曲,动脉变细。晚期炎症消退后,视盘遗留下继发性萎缩,外观灰白色,边界不清,伴视网膜动脉变细。
2球后视神经炎病变部位位于视神经球后段,其发生原因常与邻近组织感染性炎症有关。主要表现为视力急剧降低,一般为单眼,也可双眼发病。转动眼球时,常出现牵引性疼痛。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视野多为中心视野缺损。发病初期,眼底常呈正常眼底改变,晚期可出现视盘先呈颞侧苍白,随后整个乳头苍白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