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颌前突是一种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是指上颌和下颌的牙齿及牙槽骨均向前突出的错(牙合)畸形。其在亚洲人群中多见,尤其是在我国广东沿海地区更为常见。骨性双颌前突症患者常表现为上下颌骨明显前突、开唇露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颌面美观和功能,并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故患者要求矫治改善面貌的愿望非常强烈。目前,对于较为严重的骨性双颌前突的患者,临床上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是采用拔牙矫治:通过关闭拔牙间隙内收前牙,解除前突。第二是采用正畸正颌联合矫治:即通过术前正畸排齐整平牙列,术中实施根尖下截骨术,拔除四个第一前磨牙后于上下颌尖牙段牙列整体根尖下截断后退,以达到改善侧貌的目的。对于这两种方法孰优孰劣,一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争议。本研究通过观察拔牙矫治与正畸正颌联合矫治成人骨性双颌前突的硬软组织等变化,探讨两种矫治方法的优缺点。为正畸临床成人双颌前突的矫治提供参考(适应证的选择、行之有效的矫治方案、疗效评价的定量指标等)。本研究以分别采用拔牙矫治和正畸正颌联合矫治双颌前突的两组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了术前术后X线头影测量颌面部硬软组织指标的变化,并以中国美貌人群X线头影测量硬软组织指标为依据,判定治疗效果的优劣。1.观察正畸矫治12例成人双颌前突患者的临床疗效,对12例骨性双颌前突而又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常规正畸治疗。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通过关闭拔牙间隙内收前牙,解除前突。比较了15项软硬组织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并根据侧貌美学判别方程计算了Y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值。结果表明,有10项软硬组织指标在治疗后都发生了向正常值方向的变化。但仍有SNA,SNB,FMA,A’Ls一FH和G一sN~Pg’这五项指标变化不显著。其中有8例患者术后Y值小于0,属于侧貌美观者,还有4例患者术后Y值仍大于0,侧貌改变尚不能令人满意。采用正畸治疗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27.6个月。2.观察利用根尖下截骨术矫治12例成人双领前突患者的临床疗效,对12例骨性双领前突成人患者采用正畸正领联合治疗,先行术前正畸排齐整平牙列、去代偿、然后行上下领根尖下截骨术解除前突,最后再行术后正畸精细调整。同样比较了15项软硬组织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和Y值的变化。结果:除FMA,这项一般不随矫治变化的指标外,其余14项指标均进入了正常值范围,并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计算Y值,12例患者术后有11例Y值小于O,达到了侧貌美观的标准。采用正畸正领联合治疗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8.9个月。结论:对于中到重度骨性双领前突成人患者,采用正畸正领联合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具有着治疗时间短,间隙利用充分,支抗牙稳固,并且可在手术过程中同时纠正垂直方向的不调。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侧貌。而传统的正畸拔牙矫治则由于支抗控制难及基骨无法大量后退、且矫治时间长,患者往往难以很好的配合,导致治疗效果欠佳。侧貌改善不明显。因此,根尖下截骨术做为一种操作简单的正领外科术式,对于成人中到重度双领前突患者的矫治,是一种较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