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页 1)

2009-11-28 bbs.haoyisheng.com A +

56176023发表于2006-11-2117:58

突发性耳聋突发性耳聋

1.耳聋:听力突然明显减退(多为单侧耳),大部分突发性耳聋又称特发性暴聋,是指听力突然减退,1~2日即可达到耳聋最高峰乃至全聋。大多数为单耳发病,多由全身或局部因素所引起的一种感觉神经性耳聋。少部分病人伴有头晕。

[临床表现]
病人伴有耳鸣,部分病人有耳内发闷、胀满及阻塞感。
2.发病原因:多数病人无明显发病原因,不少是发生在睡眠当中,于起床时自感耳鸣、耳聋。一些病人有较明显的劳累、情绪过于激动、精神紧张及感冒病史,这些可能与发病有一定关系。
3.眩晕:有一少部分病人有耳聋同时伴有眩晕,自觉有旋转感,常伴恶心、呕吐,多于发病一周左右眩晕减轻,耳鸣、耳聋无好转,伴有眩晕者听力损失多较重,也不容易恢复。

[诊断]
1.听力突然明显下降,以单侧耳聋多见,部分患者可伴眩晕,电测听检查为感音性耳聋。
2.鉴别:单纯的突发性耳聋病较易诊断,由于症状突然发作,听力损失明显,多为单耳发病,故不容易与其它耳聋相混;但如果伴有眩晕的病人则应与很多病相鉴别,此时应及时到医院请专科医生检查,因为鉴别眩晕症状,需要借助于各类仪器,所以不是病人自己能够办到的。

[治疗]
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如果听力下降不太明显,症状比较轻微的,可以在医生检在后,经医生同意,在家治疗;如若症状显著,耳聋严重,甚至伴有眩晕者,则需尽早住院治疗。
1.西医药治疗:多采用静脉给药结合肌肉注射的疗法,也可选用血管扩张剂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同时配合维生素B1、B2肌肉
注射。或配以中药针剂,如川芎嗪、复方丹参注射液、当归注液等,滴注。
2.中医药治疗
(1)中医认为突发性耳聋多为气滞血淤,耳部经络被淤血所阻塞,清阳之气不能上达于耳窍,使得耳部的正常生理功能减退,从而发生了耳鸣、耳聋等表现。
治法:活血祛淤,通络开窍。
方法:柴胡6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路路通10克、菖蒲10克、生甘草6{克。伴有眩晕加菊花10克、双勾藤10克、夏枯草6克。体质虚弱者加党参10克、炙黄芪10克。情绪易急躁者加白芍10各、灵磁石30克。
(2)针灸治疗或做体外反搏治疗均有辅助作用。

[预防与调养]
1.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应在家安心静养,尤应避免接触噪声或过大的声音。保持家庭环境整洁,病人心情舒畅,才有利于疾病恢复。
2.预防感冒,有一部分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可能与感冒有间接关系,故预防感冒则可减少一个发病因素。
3.注意勿过度劳累,做到起居有时,饮食定量。本病多发于中年人,故中年人更应注意这一点。
4.情绪稳定,忌暴怒狂喜,因为这些均可使人体内神经体液调节失去平衡,造成耳部血循环障碍,发生耳聋。

56176023发表于2006-11-2117:58

Re:突发性耳聋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

顾名思义,突发性耳聋是突然发生的,而且常发生在健康的中年人身上,耳聋比较严重,女病人较男病人数量稍多些。目前对突发性聋症的病因还没有统一的看法。有人主张是病毒感染,也找到了一些根据,发现患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带状疱疹、水痘等病时,合并突发性耳聋者占相当大的比例。再者,有些人在过分劳累或情绪过分激动后也罹患此病,这可能与血管痉挛、血液淤滞、微血栓形成造成局部血管阻塞有关。近年来又有人认为与迷路窗膜破裂、自身免疫、高血脂、尿病有关。  

突发性耳聋在耳聋发病时,病人没有任何先兆,有时发生于睡眠中。临床上最多见的是单耳聋,也有出现双耳聋的,可能伴有耳鸣及耳内发胀感。37-68%的病人还同时有眩晕的症状,并伴有恶心及呕吐。医生检查病人会发现外耳、鼓膜和咽鼓管功能均正常,但是呼力计检查会发现有重度的感觉-神经性耳聋,部分病人前庭功能减退或消失。
  
治疗的关键是尽早采取有效措施,因为病后3周内是疗效最高的时期,3周后治疗的有效率明显减低,所以应将突发性耳聋作为急症对待。
  
具体治疗措施是应用药物和高压氧舱。所用药物包括血管扩张药、抗凝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维生素B族、维生素A、E,低分子右旋糖酐及三磷酸腺苷等。经实验证实,中药治疗的效果也很不错。对迷路窗膜破裂的病人可行修补手术治疗。应用高压氧舱是为了增加人体对氧的吸入,如果没有条件,可改用含5%二氧化碳的混合氧吸入治疗。

56176023发表于2006-11-2117:59

Re:突发性耳聋突发性耳聋抓紧最佳治疗时间


  有的人早晨醒后或情绪激动、着急之后,便觉得耳朵突然听不到声音了,耳朵里有胀满感、阻塞感,好像是堵了东西一样,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之为“突发性耳聋”。这种情况多见于中老年人,是发生在一瞬间的重度感音性耳聋,一般发病时间不超过24小时,耳聋即达到高峰。常常是单耳发病,偶见双耳同时发病或先后发病的。患者在发病后大多能准确地说出发病时间、地点及当时的情况。多数病人发生在感冒、过度劳累、情绪激动之后。
  突发性耳聋目前认为主要有两种原因:1.内耳微循环障碍:当人情绪激动或着急之后,人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小血管内血流缓慢,造成血液中的红细胞与血小板相互粘着,发生血行障碍,内耳供氧不足导致突聋的发生。一些老年人,特别是合并动脉硬化者,内耳血运极易发生障碍而引起突聋。2.病毒感染:病毒对内耳血管中的红细胞和听神经有较强的亲和力,许多病人发病前有感冒病史,当病毒侵入内耳后与红细胞、血小板发生亲和,凝集成团,阻塞内耳血管,导致突聋的发生。另外,病毒和听神经亲和,可使听神经充血、水肿,也是引起突聋的原因。
  有的人发生突发性耳聋,觉得是着急或是过度劳累,吃点儿去“火”的药或者休息一下就可以了,其实并不是这样。虽然有的病人没有治疗也会自愈,但是,切不可等待、观望或放弃治疗,有的人就是因为没有及时治疗而变成了永久性耳聋,所以,突发性耳聋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发病一周内及时治疗的,约80%的病人可以恢复听力,发病两周后再治疗效果就差一些。国外有资料表明,病程超过一个月,听力已经基本定型,治疗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目前,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主要是应用血管扩张剂,增加血容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内耳的微循环并适当辅以维生素、激素类及神经营养药物,这些措施应在医生指导下采用。

xinhaoming发表于2006-11-2219:48

Re:突发性耳聋学习了,谢谢版主.

lchxlxy发表于2007-1-3121:09

儿童突发性耳聋儿童突发性耳聋临床常见。因小儿主诉不清,兼之多单发一侧,有一侧耳听力正常,家属不易发现,常因并发眩晕、耳廓带状疱疹、面瘫就诊时经医生检查时发现。如无上述并发症,有的病例常拖延日久造成治疗效果不理想。此病可在水痘或腮腺炎病毒感染后发生,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耳鸣、耳聋和眩晕。耳聋一般在1~2天后达到高峰,单侧多见。可能会伴有恶心呕吐。听力检查可以查出中、重度耳聋。前庭功能检查示患侧半规管瘫。此病要与药物中毒性耳聋、小儿良性阵发性眩晕、各种慢性中耳炎听力障碍、先天性中耳内耳畸形等相鉴别,此种病人一旦发现应马上开始系统治疗。治疗有静脉输液,给予血管扩张剂、中药,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案治疗效果较好,如未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拖延日久将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病理损害,可以终身失聪,对儿童来说,会给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困难。

lchxlxy发表于2007-1-3121:27

Re:儿童突发性耳聋与"突发性聋诊治指南(建议案)"望斑斑合并了吧.

nhxj123发表于2007-1-3121:31

Re:儿童突发性耳聋谢谢,学习了。

nhxj123发表于2007-2-119:56

突发性耳聋的急救突发性耳聋的急救

一、主因

突发性耳聋指素日听力正常,突然一耳听觉消失,多见于成人,病人自觉耳胀满或堵塞感,有时头晕。常因内耳外伤,感染,美尼尔氏症、梅毒、药物中毒,听神经瘤引起,也有原因不明的突发性耳聋。感冒、疲劳,情绪激动、饮酒、用力擤鼻涕,常可诱发本病。

二、判断

1.耳聋:常在几小时或1周内加重,多见单侧,成年人偶有双侧者。耳内鼓膜多正常。患者骤然听一能“砰砰”或“卡嗒”声即发病。

2.耳鸣:耳鸣常于发病前或病后出现,多为阵发性高频声调。70%以上有此现象。

3.眩晕:常出现于耳聋前后,伴有恶心、呕吐、头痛。50%以上病者出现此现象。

三、急救

救治原则是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1.使病人安静休息,情绪不要急躁。

2.不要增加咽鼓管气压,不用力擤鼻涕等。

3.原因未明前应限制水和食盐的摄入量。

4.病人情绪不稳定时可口服安定2.5mg/次,3次/日。

5.有条件可用抗生纱、高压氧等。

6.可用葛根片3次/日,3片/次口服。

四、预防

1.预防耳外伤和感染。

2.慎用链霉素,卡那霉素等以防中毒。

3.如患有听神经瘤、梅毒等病时,应及时治疗。

4.情绪要稳定,防感冒和疲劳过度。

qiaoyongzhi发表于2007-2-123:07

Re:突发性耳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lanxiaoyan发表于2007-2-215:49

Re:突发性耳聋学习了,谢谢....

wyj8389发表于2007-2-501:39

突发性耳聋专题有关突发性耳聋的贴子请在下面跟贴:
/strong/strong

nhxj123发表于2007-2-509:23

Re:突发性耳聋专题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为突然发生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其原因不明。此病多伴有耳鸣,40%的病人可有眩晕症状。多为单例发病,双例发生者约占4%~7%,约有80%的病人听力可以恢复。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病因及危险因素

多种疾病可引起突发性耳聋,但有明确病因病理者不应届于此类。其可能的病因有如下几方面。

1.病毒感染

很多学者注意到腮腺炎病毒对本病的诱发作用,其他如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也与本病有联系。

2.血管因素

如内听动脉痉挛或栓塞,可使供给内耳的营养发生障碍而导致发病。

3.蜗窗膜破裂

蜗窗膜破裂,外淋巴液自蜗窗流出,导致突发性聋。引起蜗窗膜破裂的原因可能为迷路内压在咳嗽、喷嚏、弯腰低头、捏鼻鼓气时增高。有人推测也可能有前庭膜破裂。

症状表现

病人突然发生单侧耳聋,伴有耳鸣、耳内闷塞感,约半数病人伴有眩晕、恶心及呕吐症状。

检查可见鼓膜像正常,咽鼓管功能正常。伴有眩晕者可见自发性眼震,前庭功能检查这部分病人可见异常。听力检查为感觉神经性耳聋,所力曲线可表现为四型。即低频型、平坦型、高频型及全聋。重振试验阳性。音衰试验阴性。听觉脑干诱发电位、CT、磁共振检查可排除蜗后病变。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所力损失为感觉神经性,且为一次性听力下降,不论治疗与否,可以逐渐恢复或完全不变,应特别警惕蜗后病变。梅尼埃病之听力损失为波动性,发作时听力下降,缓解时可以恢复,再次发作听力可出现相同变化,常可出现反复。

治疗方法

目前对突发性聋尚无特效治疗,但仍应及早治疗。临床上多采用血管扩张剂来改善内耳循环,或伍用神经营养剂及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的综合治疗措施。抗凝剂的应用,要在用药前了解病人是否有出血倾向;并随时检测凝血时间(以不超过30S为限)。卧床休息、通畅大便、防止喷嚏、治愈咳嗽;有助于突发性聋的治愈。

1.6%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有减轻红细胞凝集、减低血液粘度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2.654-2注射液10mg~20mg,加入500ml生理盐水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

3.泛影葡胺可以弥补破坏了的耳蜗血管屏障的膜孔,使耳蜗电位恢复正常,达到恢复听力的目的。它与血管扩张剂同用,能得到良好疗效。先以1ml静脉注射,观察有无过敏现象,以后每天注射2m1~10ml,用至所力恢复正常或不用提高为止。

4.磷酸组织胺1m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5.肝素常用于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其作用为抗凝血酶及抗血小板凝集,能抑制透明质酸酶的活性,用于防治血栓形成。

6.皮质类固醇的作用为抗炎、减轻水肿及抗过敏,且可改善局部微循环。有人认为静脉用药比口服疗效为佳,常用地塞米松10mg~2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时,静脉滴注,每日1次。

7.星状神经节封闭,可以改善内耳循环,对突发性聋有一定疗效。

8.对疑有窗膜破裂者,应绝对卧床,头高枕。经保守治疗2周以上听力无改善者,可行中耳探查术。如发现窗膜破裂、有外淋巴外溢现象,可用耳垂脂肪片堵塞,封闭破裂窗膜,外以明胶海绵固定。

9.其他如高压氧疗法、体外反搏等对突发性聋也有一定疗效。

nhxj123发表于2007-2-509:24

Re:突发性耳聋专题突发性耳聋的急救

一、主因
  突发性耳聋指素日听力正常,突然一耳听觉消失,多见于成人,病人自觉耳胀满或堵塞感,有时头晕。常因内耳外伤,感染,美尼尔氏症、梅毒、药物中毒,听神经瘤引起,也有原因不明的突发性耳聋。感冒、疲劳,情绪激动、饮酒、用力擤鼻涕,常可诱发本病。

  二、判断

  1.耳聋:常在几小时或1周内加重,多见单侧,成年人偶有双侧者。耳内鼓膜多正常。患者骤然听一能“砰砰”或“卡嗒”声即发病。

  2.耳鸣:耳鸣常于发病前或病后出现,多为阵发性高频声调。70%以上有此现象。

  3.眩晕:常出现于耳聋前后,伴有恶心、呕吐、头痛。50%以上病者出现此现象。

  三、急救

  救治原则是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1.使病人安静休息,情绪不要急躁。

  2.不要增加咽鼓管气压,不用力擤鼻涕等。

  3.原因未明前应限制水和食盐的摄入量。

  4.病人情绪不稳定时可口服安定2.5mg/次,3次/日。

  5.有条件可用抗生纱、高压氧等。

  6.可用葛根片3次/日,3片/次口服。

  四、预防

  1.预防耳外伤和感染。

  2.慎用链霉素,卡那霉素等以防中毒。

  3.如患有听神经瘤、梅毒等病时,应及时治疗。

  4.情绪要稳定,防感冒和疲劳过度。

  以耳前关节区疼痛,不适,下颌不能正常活动为特征。
“掉下巴”后应及时复位,复位后限制下颌活动。复位前,术者应让患者作好思想准备,精神不宜紧张,肌肉要放松,必要时,复位前可给镇静剂。两拇指明确是双侧或是单侧脱位,以便复位时协调用力。常用的手法复位有口内法、口外法、颌间复位法三种。(一)口内法:患者端坐位(但头部紧靠墙壁),下颌牙合面的位置应低于坟者两臂下垂时肘关节水平。术者立于患者前方,两拇指以纱布伸入口内,尽可能身后放在下颌磨牙合面上,其余手指握住下颌体部下缘。复位时拇指压下颌骨向下,力量逐渐增大,其余手指将颏部缓慢上推,当髁状突移到关节水平以下时,再轻轻向后推动,此时髁状突即可滑入关节窝而得复位。有时在滑车回关节窝时能听到清脆的弹响声。在即将复位闭颌时,术者拇指应迅速滑向颊侧口腔前庭,以避免咬伤。当两侧同时复位有困难时,可先复位一侧,再复位另一侧。
(二)口外法:病人和术者的体位同口内法。复位时,术者两拇指放在患者两则突出于颧弓下方的髁状突之前缘,即下关穴处,然后用力将髁状突向下方挤压。此时患者感觉下颌酸麻,术者同时用两手的食、中指托住两下颌角,以环指、小指托下颌体下缘,各指配合将下颌角部和下颌体部推向前上方,此时髁状突即可滑入关节窝而得复位。此法优点是没有咬伤术者拇指的危险,不需要太大的按压力量。
(三)颌间复位法:病人体位同上述。如复位右侧,术者站在右后方,复位左侧时术者坐于病人左前方,左手掌及手指托持颏部,右手如握笔式,将一圆形软木棒(约5~10毫米为宜)放在最后上下磨牙间合面上。复位时,左手稳重用力托于颏部,使之向上,当髁状突向下移动到一定程度时,左手掌间即会感到下颌车在移动而不稳定。此时,右手乘势迅速转动软木棒向前方,同时托颏部向后使髁状突滑入关节窝。随即抽出木棒,一侧复位后,再复位另一侧。

ayslaqwsjjfk发表于2007-2-510:34

Re:突发性耳聋专题[color=Blue][size=5][align=center][b]川芎嗪可用于治疗突发性耳聋[/b][/align][/size][/color]

  突发性耳聋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病因迄今尚不明确。近年来,湖北省黄石市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使用川芎嗪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

  研究人员将51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60只耳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36只耳,予以川芎嗪加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20例24只耳,只予以常规药物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肌酐、维生素B12等)。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听力变化。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研究人员介绍,尽管人们对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原因仍不十分明确,但公认其与内耳微循环障碍有关。由于内耳微循环障碍,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缺血缺氧的组织再灌注时Ca2+内流增多,激活磷脂酶A,通过磷脂酶-前列腺素代谢途径产生氧自由基;同时,激活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促进氧自由基产生。大量增多的氧自由基,可引起细胞膜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直接损伤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另外还可导致体内血管活性物质的比例失调,使小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减慢,导致内耳细胞供血、供氧不足,加重突发性耳聋。

  研究人员介绍,川芎嗪是从中药川芎中分离提取出的一种生物碱,又名四甲基吡嗪。药理学和动物实验证明,川芎嗪是一种新型的钙离子拮抗剂和自由基清除剂,能阻止Ca2+内流和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同时,川芎嗪又是一种血栓素A2(TXA2)合成酶抑制剂,通过调节TXA2/PGI2(前列腺素)的平衡,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改善内耳微循环,达到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目的。

来源:医学教育网

ayslaqwsjjfk发表于2007-2-619:28

Re:突发性耳聋[align=center][color=Blue][size=5][b]过度疲劳诱发突发性耳聋[/b][/size][/color]

2007年02月06日08:56刘宁春[/align]

南京鼓楼医院耳鼻喉科有时会收治一些因过度疲劳、紧张导致突发性耳聋的患者。该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佘万东说,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疾病,其发病往往与感冒和工作学习紧张、疲劳过度,导致内耳微循环障碍有关,也与有些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在气候变化时更易发生。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发生耳鸣、听力下降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进行规范的治疗和安静的休息。因为早期规范治疗和休息,恢复听力的有效率可达80%。


来源:健康时报

yafeng216249发表于2007-4-2014:27

回复#5lchxlxy的帖子突发性耳聋也叫特发性耳聋往往指的是没有明确原因或者找不到明确原因的。常伴有前庭症状。如果病人同时有外道疱疹、面瘫的话,就不是突聋了。应该叫做亨特综合症特点是突发性眩晕、耳鸣、耳聋、不会反复发作,耳部疱疹和面瘫是最大特点。

页:[1]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