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外耳道异物(foreignbodiesinexternalacousticmeatus)多见于儿童,他们在玩耍时将各种小玩具或植物的种子(如塑料球、小玻璃球、钢珠、石子、玉米粒、豌豆、黄豆等)塞入外耳道。成人挖耳时将纸条、火柴棍、棉花球等不慎留在外耳道内。飞蛾、蟑螂、牛虱、蚂蝗、蚊虫等误入人耳内。工作中意外事故发生,小石块、木屑、铁屑等溅入耳内;战争中,弹片等进入耳内,均为异物。
【症状】
1.非膨胀性异物停留在外耳道内可无症状,或因刺激外耳道有不适。儿童不会诉说,常以手抓挠患耳,若因感染引起疼痛,则可伴哭闹。
2.膨胀性异物停留在外耳道内,遇水体积膨胀,会很快引起患耳的胀痛或感染,疼痛剧烈,儿童哭闹不止,也会用手抓挠患耳。
3.活的昆虫进入外耳道,患者常奇痒难忍,可有疼痛和反射性咳嗽。
4.有些异物存留在外耳道内,患者或家长并不知道,等到因感染流脓方来就诊;有的被耵聍包绕形成耵聍栓塞。
【检查】外耳道异物一般用耳镜检查多能发现,但有时因异物刺激,患者本人或家长自己试图取异物时损伤外耳道,致外耳道肿胀,看不清异物。另外,在外耳道底壁和鼓膜下缘的交接处比较深陷隐蔽,细小的异物可在此存留并被隆起的外耳道底壁遮挡,检查时,要格外仔细。
【治疗】外耳道异物必须取出,但有些异物的取出并不容易,如操作不当,有可能将异物推入外耳道深部,增加了取出的难度;或者损伤外耳道壁或鼓膜,引起外耳道或中耳的感染。因此,在取出异物之前,应了解异物的种类、形状和大小,异物在外耳道内的位置及外耳道有无肿胀及弯曲情况,采用合适的器械和正确的取出方案。
光滑球形异物,宜用细而头端带钩的异物钩,于外耳道与异物之间的缝隙伸到异物的内侧,一边松动一边轻轻将异物向外拨动,并根据情况移动异物钩,使其始终保持在异物内侧。如异物较软,可将异物钩刺入异物中将其拉出。膨胀的豆类异物,先滴用95%的酒精脱水收缩后再取出。有尖锐棱角的异物,用耵聍钩轻轻移动异物,使其尖部离开外耳道皮肤,再设法取出。遇在外耳道内爬动或扑动的昆虫,可先用无刺激的油类、酒精或杀虫剂滴入外耳道,使其被粘附不动或杀死后再取出。异物刺进外耳道皮下甚至骨质中,或嵌顿在外耳道深部,需在麻醉状态下作辅助切口后方可取出。儿童在取异物时常不合作,而异物又较难取出时,需在全麻下取出。
如外耳道异物伴发急性炎症,需根据异物的种类确定取异物的时机,如金属或石头等对外耳道刺激性小的异物,可先消炎后再取出;但有些异物直接刺激外耳道引起炎症,只有取出异物炎症才能消散。异物取出后,如有外耳道炎症或损伤,局部需用抗感染药物。
收藏分享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