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胸腺肽α1对严重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09-11-27 www.xinyao.com.cn A +

2.1.临床疗效 加用胸腺肽α1治疗后,11例严重感染患儿在疗程中或疗程结束后即可见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原先有发热者,多在3d之内体温恢复正常,相应的感染症状好转、消失。4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和1例重症病毒感染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原先均有肝脾肿大和胸水和/或腹水,疗程结束即见肝脾明显缩小,胸、腹水消失。3例败血症伴有肛周等软组织感染的,用药后感染趋于局限化,其中有1例为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用药前多发性脓肿迁延不愈,用药后未再出现新脓肿,已有脓肿逐渐愈合。另有几例具有原发病合并严重肺部感染,使用多种抗生素临床疗效差,用胸腺肽α1后肺部艏跎伲X线检查肺部渗出物减少。2.2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11例患儿均有程度不同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表现在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的变化,这些变化有的是因CD4+T细胞百分比的降低所致,有的是因CD8+T细胞百分比的升高或降低所致。在应用胸腺肽α1治疗后,降低的CD4+T细胞百分比有明显的上升,与治疗前比较P<0.05;升高的CD8+T细胞百分比有所下降,而降低的CD8+T细胞百分比却有所升高,使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趋于正常。并且在CD4+T细胞和CD8+T细胞百分比同时降低的重症感染患儿中,胸腺肽α1治疗可使两者的百分比同时升高,见表1。2.3药物不良反应 11例患儿中,有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在应用胸腺肽α1治疗的d3躯干部出现散在的细小红色丘疹;有1例噬血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在应用胸腺肽α1治疗后其AST较治疗前有所增高,但不能排除为疾病本身所致,而其他有AST增高的患儿在应用胸腺肽α1后都有程度不同的降低。另外,在胸腺肽α1治疗后,11例患儿的肾功能均未发现明显改变,血常规检查也无明显异常。3 讨论已知重症感染及其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双重感染是临床医师深感棘手的问题,这些患儿往往都存在着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功能紊乱,而感染和免疫功能紊乱又可以互为因果,造成恶性循环。从本文所观察的病例来看,无论是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其免疫功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CD4+T细胞的下降,CD8+T细胞的增高或降低。胸腺肽α1可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具有双向调节作用[5]。它可通过促进淋巴细胞在胸腺内增殖和成熟而调节细胞免疫功能,通过促进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Interferon)α,β,以及增加自然杀伤(NK)细胞数量和增强NK细胞活性而达到抗感染(包括病毒、细菌和霉菌)作用。本文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对于重症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胸腺肽α1仍具有双重调节作用。胸腺肽α1治疗后可使CD4+T细胞上升和CD8+T细胞趋于正常而达到调节免疫功能的目的。从临床资料来看,重症病毒性感染的患儿,往往为多种病毒的同时感染,因此所造成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较为严重,特别是对于那些EB病毒感染的患儿,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免疫紊乱,严重者往往是致死性的。胸腺肽α1的治疗,对这些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起到了增强作用,对机体的抗病毒机制和疾病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还观察到,随着免疫功能不同程度地改善,临床症状获得了明显的好转,有些即便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还没有被纠正之前,临床症状就已经出现了好转。本文11例患儿中,有1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皮疹,但从整个病程和皮疹的特征来看,临床上不能完全排除EB病毒感染本身所引起的皮疹可能。所观察病例的肝肾功能未见异常变化,原先有肝功能减退的患儿,胸腺肽α1治疗后肝功能得到相应的改善。由于观察例数较少,有关儿童应用胸腺肽α1治疗后的药物不良反应尚待进一步观察。TAG: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