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限制型心脏病

体外循环控制氧分压与紫绀型心脏病的心肌保护 Effects of controlling arterial oxyge

2009-11-27 www.cqvip.com A +

摘  要: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控制动脉氧分压(PaO2)对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心肌保护的影响。方法3岁以下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0.85、行根治术的法洛四联症病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试验组(G1)以接近病儿术前水平的低氧分压启动CPB并控制血流复温前的PaO2≤130mmHg(1mmHg=0.133kPa),血流复温时使PaO2逐渐升至350~500mmHg;对照组(G2)始终保持CPB中Pa02在350.500mmHg。CPB前、主动脉开放(CCR)后取右心房组织测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佃A)含量;CPB前、CPB10min、CCR后10min、术后4h、24h抽取外周血检测心肌酶CK-MB、LDH活性及心肌钙蛋白(cTnI)浓度观察心肌组织自由基代谢和心肌生化改变;利用心脏B超测量术前及术后4~6d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速率(SF)观察左室功能;术后观察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呼吸机辅助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结果(1)自由基代谢:CPB前两组心肌组织SOD活性、MD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CR后,G1SOD活性显著高于G2,MDA含量显著低于G2。(2)心肌生化改变:CPB前两组CK-MB、LDH及cTn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CR后10min、术后4hCK-MB、LDH活性及cTnI的浓度G1显著低于C2,术后24hcTnI的浓度G1也显著低于G2。(3)左室功能:两组间EF和SF术前、术后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2术后EF、SF显著低于术前,G1组内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多巴胺平均使用时间G1显著短于G2,ICU停留时问G1也显著短于G2。结论对于紫绀型先心病,CPB控制PaO2能得到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