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抗病毒应该选什么药?
正规的乙肝抗病毒药
截止到2007年,获得我国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批准,用于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只有两大类:干扰素类和核苷类。干扰素有两种,一种是普通干扰素,另外一种是聚乙二醇干扰素(商品名:派罗欣、佩乐能);核苷类药有4种,包括拉米夫定(商品名:贺普丁)、阿德福韦(商品名:贺维力、代丁、名正)、恩替卡韦(商品名:博路定)和替比夫定(商品名:素比伏)。
两类药物,各有优缺点
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都有抑制乙肝病毒的作用,而干扰素同时还是免疫调节剂,具有免疫调节和直接抗病毒作用。
核苷类药物抑制病毒复制的活性很强,能很快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而且对绝大多数病人都有效。每天只要一片药,很方便,很少有不良反应。然而,核苷类药物对“大三阳”的作用很慢,疗效不稳定,需长期服药,不能随意停药。要用好这类药,必须严格听从医生的指导。
于扰素治疗时间为6~12个月,疗效的指标是:清除“大三阳”;血清转氨酶正常;血清病毒检不出来。干扰素通过激发病人的免疫力而获得疗效,停药后疗效相当稳定。正因为干扰素须通过免疫激发获得疗效,所以每个人的反应很不一样,一个疗程能全部达到3项疗效指标的只有约半数病人,即使再用一个疗程也只有70%~80%的疗效。此外,用干扰素治疗有不少不良反应,但是只要按规定作检查,同样是安全的。
每位慢性乙肝病人的情况不同,要求不同,因此不能绝对说哪种药物比较好。须按病情和个人其他情况,从各个药物的特点选择较适合的某一种。在我接诊的病人中,有一些人对乙肝已有相当的认识,对疾病和治疗有较正确的态度,能顽强坚持抗病毒治疗;有些病人经济不宽裕,但如果能坦率地和医生商讨,也能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慢性乙型肝炎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有时还比较艰难。病人本人必须了解自己的疾病,才能不被误导,才能按照自己的条件和愿望来选择治疗,才能在医患配合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你该选择哪类药
核苷类药物和干扰素的药物性质不同,治疗反应也不一样。病人应先花点时间弄清楚两者的差异。再下决定也不迟。
如果你是一位中老年病人,尤其是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的老人,可能选择核苷类药比较安全有效。治疗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药都是要长期服用的,再增加一种也要长期服用的核苷类药,相信你能接受。
如果你是年轻人,不大容易接受长期服药,尤其是还未生孩子的男女青年,由于抗病毒药物都未作过胚胎致畸的临床试验,服药期间不能受精和怀孕,当然以短期能停药的干扰素治疗比较好。
如果你同时有其他疾病,如自身免疫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未控制的糖尿病、未控制的高血压、癫痫等,这些疾病是干扰素的禁忌证,但可安全、有效地应用核苷类药物,很少有药物冲突。
同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情不同也应有所选择。如严重的肝病:不易消退的黄疸、腹水,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或血小板很低,都不能用干扰素,但可安全地应用核苷类药物。
只是,大多数既可用干扰素、也可用核苷类药物的病人要如何选择呢?如果干扰素治疗能获得疗效,当然是用干扰素较好,理由是:可以停药,疗效比较稳定,可以较快清除“大三阳”,停药后几年内甚至有清除“小三阳”的希望。但不是所有用干扰素的病人都能达到。而核苷类药物要维持疗效却是绝大多数都能获得的。因此,要求积极的病友可以选择干扰素;要求稳当的病友可以选择核苷类药物。
许多医生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都有自己的见解。上面是我个人的意见,而且还会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不断修正,仅供广大病友参考,大家主要还是要与当地医生讨论。
小儿病毒性肝炎应早期治疗
“我小孩患乙肝,多方治疗没效果,这是为什么?”在医院的门诊中,经常遇到患者家属向医师问这问那。儿童慢性乙肝是个什么样的疾病?怎么治疗和预防?笔者采访了温州医学院育英儿童医院感染科主任陈益平医师。陈主任说,我国的慢性乙肝携带者多始于儿童期感染,而小儿感染乙肝病毒后,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80%~90%会发展为慢性携带病毒状态或慢性乙肝,严重危害小儿健康。儿童乙肝主要经过母婴传播、血液体液和生活密切接触传播。我国的慢性乙肝感染者约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母婴之间传播的乙肝病毒,由于婴儿身体的免疫系统不完善,误把病毒当成“自家人”,不产生针对病毒的免疫能力,医学上称之为免疫耐受。这种小孩体内长期携带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乙肝病毒DNA高水平,而丙氨酸转移酶(ALT)正常,肝活检示轻度或无炎症。此类感染者无特效治疗,但应定期到专科医院儿童肝炎专家咨询并长期随访。专家指出,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期”后常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此时患者表现为:面色欠光泽,有明显症状和体征,如乏力、消瘦、肝区不适、肝脏增大等情况,部分患儿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但更多的小儿慢性乙肝症状轻微几乎没有自觉症状,一般亦无厌食、倦怠和黄疸等症状,往往体检时被发现,肝脏轻度肿大,肝功能轻度异常或间断出现异常,乙肝DNA高水平复制,而肝病理检查却可能显示肝脏有活动性炎症或纤维化形成。陈主任认为此时为治疗肝炎的最佳时机,如得到正确、及时的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效果,但必须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慢性乙肝的病程较长,病人有治病心切的心理,常常是“恨病服药”,急于求愈。乙肝患者常常是到处求医,使用的中西药物之多、用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陈医师提醒各位家长,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儿应定期进行医学观察,如每隔3~6个月到医院化验肝功能、乙肝-DNA等。如果肝功能一直正常,但是患儿有明显症状和体征,如乏力、消瘦、肝区不适、肝脏增大等情况,则建议作肝病理检查,了解肝脏有无活动性炎症或纤维化,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抓住有利的治疗时机。育英儿童医院早在1997年在省内采用进口器械首先开展了经皮肝活检技术,通过活组织病理学的检查,使慢性乙肝患儿得到及早诊断。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是预防乙肝感染最有效的措施,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与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作用还可以有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