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高金香发布时间:2009年11月9日来源:#审核员:高金香点击数:
该病是由旋毛虫引起的寄生性线虫病。成虫寄生于肠管,称肠旋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称肌旋毛虫。旋毛虫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猪感染的原因多因吞食了未煮熟的带有旋毛虫的碎肉垃圾或带有旋毛虫的尸体如鼠,蝇蛆以及某些动物排出的含有未被消化的肌纤维和幼虫包囊的粪便等。对猪危害严重的主要是肌旋毛虫,只有严重感染时,才出现临床症状。在感染后3~7天体温升高,腹泻,有时有呕吐,患猪消瘦。其后呈现肌肉僵硬和疼痛,呼吸困难,发音嘶哑。有时有面部浮肿、吞咽困难等症状。可通过镜检来诊断,将肉样剪成麦粒大小,用玻片压薄后,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进行检查。防治:加强饲养管理,禁止用未经处理的碎肉垃圾和残肉汤喂猪。实行舍饲,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对收集的泔水必须煮熟后再喂猪,以减少感染机会。加强肉品卫生检验,尤其对猪、犬肉旋毛虫的检验。生猪屠宰厂、肉联厂将旋毛虫检验作为重要检验项目。治疗:丙硫咪唑20毫克/公斤口服,或15毫克/公斤饲料混入,连喂10天;氟苯哒唑30毫克/公斤或伊维菌素2毫克/公斤混入饲料内连用5~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