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患者朋友,当您在各大医院的口腔科或口腔专科医院就医时,是否遇到过治牙的器械折断在牙齿内这种情况呢?您当时是否因此而感到害怕、恐惧、甚至寝食难安呢?我希望当您看完这篇文章后,能消除您心中的疑虑,排解您的烦恼。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断针是如何发生的?当您的牙齿因为各种疾病而需要"杀神经"时,口腔医生会为您的牙齿实施根管治疗术,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治疗术,术中医生会用到多种口腔科专用的器械,这些器械或直、或弯、或有螺旋、或有倒刺,各种各样。医生使用这些器械可以取出牙神经,扩大成形根管并向根管中充填药物。但这些器械在使用中如遇到较大的阻力或过大的扭力就可能发生折断。这些阻力主要来自牙根内部,我们牙齿的根管系统复杂而多变,有的根管细小狭窄、有的根管有异常的弯曲、有的根管因钙化而阻塞不通或根管表面凹凸不平,这些情况往往从牙齿表面或x片中难以察觉,因而增加了治疗的复杂程度和风险。近年来,机用根扩器械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如镍钛根扩系统,超声根扩系统等,它们的工作效率要高于手用器械,而且可以缩短临床治疗时间,受到了广大口腔医生的青睐,但在治疗中机用器械转速快,切削力大,当遇到根管内较大阻力时同样也会发生折断。此外,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疼痛、恐惧、紧张患者往往有明显的躲闪动作,殊不知这是很危险的,很容易造成器械折断在根管中。
下面,就让我们谈一谈,一旦发生了器械折断在牙齿内该怎么办?当医生发现在治疗中有器械折断时,会立即让您拍一张x片以确定断针的部位,断针的长度及其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如果断针发生的部位较浅,大多可以取出,并不影响下一步的治疗和患牙的预后。有的时候如果针断的部位过深或折断在根管弯曲处时,取出就比较费时费力,甚至会破坏根管原有的形态。现在,随着根管显微镜的应用,使临床医生可以更加清楚的观察到根管的情况,甚至可以看到断针所在的部位,从而大大提高了断针取出的成功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断针都能取出,有时由于断针发生在根管过于弯曲的部位或断针嵌塞过于紧密从而未能取出,此时您也不要害怕,因为器械折断绝大多数都发生在根管中,不会超出牙根,更不可能进入血液(牙根被致密的骨组织包绕,而不是血管组织)流到您身体的其他部位,因而有患者担心断针会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疾病是不必要的。
此外,根治的器械都是经过高温消毒的,因而器械本身不会引起牙根发炎,再经过根管的消毒,充填根管时就将断针保留在其中,残留在根管中的细菌也会被杀灭,经过一段时间后,牙齿就可以恢复了。如果您的牙根原本存在有炎症,或经过治疗一段时间后患牙仍有难以消除的炎症则可考虑进行牙根尖手术,封闭根尖孔,杜绝感染,经过这些治疗后根尖的炎症多可痊愈。临床上,由于断针而导致患牙拔除的情况是很少见的,这往往是由于合并有牙齿自身的其他疾病所致,如牙周病,牙根折断等。
最后,我还要提醒您一下,每当口腔医生向您交代治疗的风险及并发症时,您一定要认真地听,不明白的地方及时向医生询问。在治疗过程中,希望您能与医生积极配合,遇到疼痛时千万不要突然躲闪,最大限度的避免器械的折断,即使发生了器械折断,您也不要害怕,只要您与医生配合好,大多可以将折断的器械取出,获得满意。
[摘要]目的研究牙隐裂的致病因素。方法对102例牙隐裂患者的128颗患牙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牙隐裂的好发年
龄为40―6o岁,好发牙位为上颌磨牙,其中以第一磨牙最为多见。结论创伤性精力是牙隐裂的重要致病因素,牙尖斜面是
隐裂发生的易感因素,牙齿本身结构薄弱区和发育缺陷是牙隐裂发生的内在条件。
【关键词]牙隐裂;创伤性殆力;病因
[中圈分类号]R78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872(2003)02.OO96.02
ClinicalObservatiomandAnalysesoftheCaIls伪ofCracked.teeth
JIANGLiwei.L1耽饿。(DepartmentofStomatology,妇HospitalofBeijingUniversity,Beijing100083,China)
[Al~‘traet]ObjectiveTostudythepathogenicfactorsofcracked-teeth.Methods128teethof102patientswithcracked.teethwereob―
served.Results111epredilectionageofcracked-teethwas40~60yearsold,thepredilectionteethofcracked―teethWasmaxillarymolarand
thefirstmaxillarymolarWasthemostfreqnenflyfound.ConclusionTIaumaticocclusalforceWasthemajorfactorthatledtocracked―teeth.
cuspinclinationWasasusceptiblefactorthatresultedincracked.teeth,andstructuralweakareasanddevelopmentdefectofteethwereintrinsic
condictionsofcracked-teethoccurrence.
[Keywords]Cracked-teeth;Traumaticocehsalforce;Causeofdiseases
牙隐裂是导致成年人牙齿劈裂,继而牙齿丧失的一种主要疾病。我们对临床中遇到的102例牙隐裂患者的128颗患牙进行了临床观察和病因分析。
1临床资料
1.1牙隐裂患者的年龄分布
102例中,男54例,女48例。年龄20―40岁者l9例,占患者总数的19%;4060岁者78例,占76%;60岁以上者5例,占5%.
1.2隐裂患牙的牙位分布
102例中,发生在单侧的78例,占76%;发生在双侧对称牙、牙的对称部位的2l例,占2l%;有2颗以上患牙的3例。在128颗隐裂患牙中,上颌第一磨牙69颗,占患牙总数的54%;上颌第二磨牙l8颗,占14%;上颌双尖牙l4颗,占11%;下颌第一磨牙2l颗,占16%;下颌第二磨牙6颗,占5%.所有患牙皆无龋、无充填体。
1.3自觉症状及病史
有咀嚼不适或咬合疼痛的患牙98例,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咀嚼或咬合在某一特殊部位时或咬较硬食物、韧性食物时引起剧烈疼痛。患牙多数有较长时间的症状,病史长达数月至数年。
1.4隐裂发生的位置
磨牙和双尖牙聆面的隐裂均与窝沟重叠,并向一侧或两侧延伸越过边缘嵴。128颗患牙的具体表现类型为:沿牙尖附近的窝沟隐裂46颗;近远中向隐裂29颗;近中或远中向隐裂40颗;颊舌向隐裂l3颗。
1.5咬合情况
大多数患牙与对黯牙咬合紧密,功能动度大。多数患牙可见磨耗不均的高陡牙尖。隐裂牙的黯面均可在不同部位见到不同程度的磨耗面。在128颗患牙中,上磨牙及上双尖牙46颗,下磨牙7颗颊舌尖皆高陡;上磨牙及上双尖牙25颗,下磨牙l2颗舌尖高陡;上磨牙及上双尖牙23颗,下磨牙3颗颊尖高陡;上磨牙及上双尖牙5颗,下磨牙7颗没有高陡牙尖。
1.6其他检查
冷热试验:多数患牙在冷热试验隐裂处时敏感;叩诊检查:有自觉症状的患牙皆对侧向叩诊有反应,当叩诊力与劈裂力方向一致时疼痛明显;咬实物法:用棉纱卷或棉签放在患牙隐裂部位做咀嚼运动时,可引起剧烈疼痛;隐裂染色:用2.5%碘酊染色,对深达牙本质层的隐裂均可清晰显示;X线检查:分析128颗患牙的x线片发现,有83颗患牙的一侧或某一根侧部分或全部根周膜间隙增宽,相应的硬骨板增厚,30颗患牙根周组织基本正常,9颗某一根尖周膜间隙增宽,3颗根尖病变,3颗齿槽骨水平吸收。
根据以上资料显示:牙隐裂发生于上颌磨牙最多,其次是下颌磨牙和上双尖牙,其中第一磨牙多于第二磨牙。上颌磨牙隐裂最多发生在近中舌尖,这是上下颌咀嚼运动时主要的工作尖,它承担着最大的黯力且与下颌磨牙中央窝有最适合的尖窝对位关系。有国外学者认为隐裂发生于下磨牙比上磨牙多见,是由于上磨牙骀面有强大的斜嵴与边缘嵴相联,可以起保护作用;又根据杠杆原理,在上下颌关系中,接近支点处受机械力更大。与下颌第一磨牙相比,第二磨牙区因承受更大的力量,故多发于下颌第一磨牙。上颌磨牙虽然有强大的斜嵴,但根据临床观察,部分斜嵴已被磨损或原来发育就不明显;部分斜嵴虽然存在,但由于磨耗不均的高陡牙尖和紧密的咬合关系,仍可在殆面的近中或远中窝沟处,两颊尖或两舌尖之间的沟裂处发生隐裂。更由于第一磨牙萌出时间最早,磨耗程度常重于其他牙齿,所承担的聆力也最重,故发生隐裂的可能性就更大。
牙隐裂的病因分析如下。
2.1牙齿结构的薄弱环节
本资料所统计的隐裂位置均与牙尖之间的窝沟有重叠。正常人牙齿结构中的窝沟和釉板为牙齿发育遗留的缺陷区,不仅本身的抗裂强度最低,而且是牙齿承受正常殆力时应力集中的部位,因此是牙隐裂发生的内在条件。21%的患者有双侧对称甚至部位对称的隐裂牙,3例外患者多个牙齿发生隐裂皆提示了牙体组织发育缺陷是值得考虑的致病因素之一。
2.2牙尖斜面
牙齿在正常情况下,即使受到应力值最小的0.轴向力时,由于牙尖斜面的存在,在窝沟底部同时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水平分力作用,即劈裂力的作用。牙尖斜度愈大,所产生的水平分力愈大。本资料显示有116例隐裂牙均有高陡牙尖,因此,承受黯力部位的牙尖斜面是隐裂发生的易感因素。
2.3创伤性黯力
本组病例中涉及咬合不适或疼痛的患牙占76.6%.随着年龄的增长,可由于牙齿磨损不均出现高陡牙尖,正常的咀嚼力则变为创伤性骀力。原来就存在的窝沟底部劈裂力量明显增大,致使窝沟底部的釉板可向牙本质方向加深加宽。中老年患者后牙尖窝关系更吻合由于牙尖磨耗较多而不均匀,产生创伤精力可能更大的情况,因而发病率最高].创伤性雅力是牙隐裂发生的重要因素。
通过问、视、叩诊,温度测验,染色以及咬合试验等方法,诊断隐裂患牙并不十分困难。一旦确诊为隐裂牙,首先应对过陡牙尖进行调殆后再进行相应的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郑麟蕃,张震康,俞光岩。实用口腔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2000.38
[2]李玉晶,奕文民,孙勤。实用口腔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2001.134―135
[3]HiattWH.Incompletecrown―rootfractureinpulpa~一periodontaldisease
[J].JPeriodont-I,1973,44(6):369―379
[4]HassonR,CaputoAA,BunshanRF.Fracturetoughnessofhumanenamel
【J】.JDentRes,1981,60(4):820―827
[5]周书敏,何明之,张延宏。用三维有限单元法对健康牙周膜在11
种载荷下应力分布的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89,6(24):
334―337
[6]SnyderDE.11Iecracked―toothsyndromeandfractureposteriorcusp[J_].
OralSurg,1976,41(6):698―704
[7]王嘉德,王满恩。牙隐裂[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83,3(10):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