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史:
男性16岁,左腿痛症状逐渐加重3月。
主要征象:
平片显示左股骨中上段巨大软组织肿块,见明显骨膜反应;CT增强扫描见软组织肿块明显强化,局部骨皮质破坏,髓腔内见同等软组织密度影。
讨 论:
本病是起源于骨髓间充质结缔组织的高度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的4%,多见于10~25岁。好发于四肢长骨、骨干和骨盆。局部症状主要为间歇性疼痛,全身症状颇似骨髓炎,对放射线极为敏感。转移较早。X线特点为骨质破坏及葱皮样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明显。骨破坏表现为髓腔内弥漫性骨疏松和囊状、虫蚀样、斑片状透光区;骨皮质呈花边样缺损。在长骨,骨干呈纺锤状增大,骨膜反应明显。在骨破坏区或葱皮样骨膜反应的内侧可见细小放射状骨针,具有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