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009-08-24 百度百科 A +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因肾循环衰竭或肾小管的变化而引起的一种突发性肾功能乎完全丧失,因此肾脏无法排除身体的代谢废物。当肾脏无法行使正常功能时,会导致毒素,废物和水份堆积在体内,而引起急性肾衰竭。患儿出现氮质血症、水及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1992 年我国肾病学界讨论规定, ARF 时血清肌酐(SCr)值应每日上升 44~88μmol/L (0.5~1.0mg/dl)。

  病因

  1.肾前性

  血容量不足:呕吐和腹泻;烧伤和大量出汗;应用利尿剂和渗透性利尿(糖尿病)。

  心排血量降低:心力衰竭和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全身血管扩张(应用血管扩张剂)。

  2.肾后性

  尿路梗阻所致:尿路结石、双侧肾盂积液、前列腺肥大和肿瘤、尿道狭窄。

  3.肾实质性

  肾实质损害所致:

  a.急性肾小管坏死:缺血、中毒、异常HB。

  b.急性肾间质病变:过敏、感染、代谢异常和

  肿瘤。

  c.肾小球和肾小管:急性和急进性肾炎、多发

  性小血管炎、肾皮质坏死。

  发病机制

  肾小管堵塞学说:肾小管堵塞致肾小囊内压增高,肾小球滤过停止。

  肾血流动力学改变:肾皮质缺血和肾髓质淤血致肾小球滤过减少和肾小管坏死。

  反漏学说:肾小管液返流至肾间质致间质水肿,压迫肾单位,加重肾缺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严重感染或失血所致。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