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眉弓囊肿
综合 知识 问诊 找药品 文章

皮样囊肿15例诊断及治疗

皮样囊肿15例诊断及治疗

表皮样囊肿及皮样囊肿

  【概述】  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来自外胚层,又称角质囊肿(keratin),为先天性良性肿物。偶可因外伤,摩擦引起。囊壁为正常表皮,内含角质物,有时有胆固醇结晶,可单发也可多发。开始为小结节样,

手部表皮样囊肿的激光治疗 :: 全国健康资讯...

疾病概述 在临床上以往将手部表皮样囊肿看成是由胚胎细胞错构而成,由外伤将上皮组织种入深层致成的观点被多数人接受。因而手部表皮样囊肿称之为植入囊肿、包涵囊肿、珍珠瘤等。 囊肿的表现为圆形或呈椭圆

峰1

姒杩帮涓富缂浠e婚㈣甯歌峰挎绉わ绯荤辫叉ㄨ韩浣缁缁澶灞峰夸富瑕部

保健资料

健康指南

肌胎瘤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35 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 医生你好,请问肌胎瘤是什么,它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危害吗?如果手术要多久的时间,这种病严重吗?而且它的位置还会跑, 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好多年了 目前

皮样囊肿的症状及激光治疗

皮样囊肿的症状及激光治疗2009-5-259:45:36来源:互联网  表皮囊肿是一种真皮内含有角质囊肿。系因外伤将表皮植入皮下而成。其囊肿壁为上皮结构,但基底细胞层为囊壁外层。角质层为囊壁内层并充满角质物于腔内。  本病好发于头皮、颈部及臀、背部。单发或多发,直径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缓慢增大,质软硬而具囊性感,基底可移动,与皮肤常有粘连。皮肤表面没有似皮脂腺囊肿的开口小孔,无疼痛,如发生于受压部位时才有压迫性疼痛。可并继发感染,据记载有恶变的可能。  皮样囊肿常为先天性病变,由于胚胎期上皮残留而发生,属错构瘤,是由于偏离原位的皮肤细胞原所构成。除囊壁表皮细胞外,尚含汗腺、毛囊及皮脂腺等。腔内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皮脂等粥样物及有毛发。  多为局限性囊样肿物,幼儿及青年期发现,缓慢生长、体积不大,为柔软圆形或较硬的囊性肿块。位于皮下,与皮肤无粘连,而与基底组织粘连甚紧,不易推动,好发于眼眶周围、鼻根、枕部及口底,其次为四肢,胸背也见发病,长期生长的可发生癌变。  粉瘤由皮脂腺囊管口闭塞或狭窄所引起皮脂瘀积形成。腔壁为上皮细胞构成,无角化象,囊外为纤维结缔组织。其内充满皮脂物逐渐分解为半流质状物质,含有大量胆固醇结晶。皮肤囊肿可由激光治疗:  1.较小的皮肤囊肿一般在1cm以下的、于囊肿皮表最薄弱处开0.3mm小孔,挤压囊肿,排出内溶物,用蚊式钳(弯、直各一把)进入腔内切口内囊壁,另一小弯止血钳于囊壁外逐渐钝性剥离,剥离后经切口完整取出。如囊壁剥离大部分后,不便再分离的可先切除部分囊壁,再进行未完的部分钝性剥离。术毕、用无菌纱布加压适当包扎即可。  2.大的囊肿不论分型,位于皮下者、铺敷无菌巾手术切除,选择与皮纹相同的切口,突出较重的作梭形切口,如颜面的采用微切口,切口用手术刀切开0.5cm,先排除内容物后,分离囊壁完全取出。梭形切除,用CO2激光(功率15W)或Nd:YAG激光刀(功率20W)沿囊壁完整分离后缝合切口。注意,微切口切除囊肿后用纱布多层加压包扎,勿留下死腔。此切口小的主要优点在于颜面,因而对美容有实际意义。临床实用手术观察,凡进行微切口切除术后病人康复很理想。在囊肿剥离时,钝性分离困难的,用Nd:YAG石英激光刀(功率10W)即可分离,比较干净利落,出血很微少。小切口如在0.5cm以下者可不必缝合,但也可对合一针即可。  术后处理  术后服用消炎药治疗1周即可。口服用VC、B1、B2等,可适当加大剂量。术后7~10天即可痊愈。  术后检查伤口敷料,发现有感染迹象时进行局部处理。

结膜皮样囊肿检查被误认为是慢性红眼

结膜皮样囊肿检查被误认为是慢性红眼http://www.cnophol.com2008-8-79:08:58中华眼科在线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1999年第2期第11卷临床病理作者:孙文赏ConjunctivalDermoidCystSeenonExamination  asaChronicallyRedEye  L.MartyMartinez,MD,PhD;KennethL.Cohen,MD  我们描述了1例病人,发现单侧眼红和溢脓,并且在前4个月期间,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方案都难以治愈。最初,认为是细菌性结膜炎,但是,当常规的治疗失败后,认为是病毒性结膜炎伴细菌性重复感染。培养仅有肠球菌生长。在外眦部有一排液瘘道和少量排出物。尽管经过局部的和全身的抗生素疗程及随后逐渐减量的类固醇治疗,症状仍持续存在。病人被送至手术室,在外眦部经结膜行眶切开术。切除的肿块据病理学检查所见证明是结膜皮样囊肿。其临床表现使人难以理解此诊断。  起源于结膜的皮样囊肿是罕见的眶肿瘤。据我们所知,已报道的结膜皮样囊肿仅有14例1~5。这些囊肿典型者发现于11~20岁,为非炎性的,位于眶侧的占位性病损,不危及视力1,2。我们报道1例稀有的起源于结膜的皮样囊肿。此例病人外观为单侧的、慢性化脓性结膜炎,对多种治疗方式无反应,掩盖了正确诊断。  病例报告  1例32岁女性,求诊于ChapelHill的NorthCarolina大学医院眼科门诊部以治疗前4个月期间伴有溢液和结痂、经多种抗生素治疗方案难以奏效的慢性红眼。开始局部用妥布霉素治疗。随后,假设她患有病毒性结膜炎可能合并细菌性重复感染,改用局部盐酸环丙沙星和醋酸泼尼松龙以及口服1-羟基头孢氨苄(Cephalexinmonohydrate)。病情似乎有所改善,但随后又复发,局部又用另外几种抗生素治疗,最终好象对局部用氯霉素出现了反应。当溢出物培养生长出肠球菌时,在治疗方案中增加了局部用万古霉素。  我们对病人初次检查时,其双眼最佳矫正视力20/20,左眼外眦部轻度肿胀,在外眦周围皮肤上有少量干燥的结痂(图1)。眼外运动充分,容易将双眼推回眶内。没有突眼。触诊显示外眦部有一小的、无触痛性肿块。活组织显微镜检查显示左眼结膜中度充血。有白色脓性物质通过外眦部结膜一个针尖大小的区域排出(图2)。右眼活组织显微镜检查和双眼检眼镜检查均正常。眼眶的计算机X线断层照相术扫描显示无异常(图3)。图1 外眦部肿胀和有干燥的痂皮图2 外眦有脓性物质图3 眼眶计算机X线断层照相扫描无异常(来源: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1999年第2期第11卷临床病理)(责编:zhanghui)下一条:没有了

如何处理皮样囊肿【右眼上方皮样囊肿】

如何处理皮样囊肿【右眼上方皮样囊肿】_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晓静已回复

皮样囊肿 眼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皮样囊肿属于眼栏目,主要讲述了易发生于眼睑之内或外侧部,发生部位与眶骨缝有关,常起源于这类骨缝。也可以发生于眉弓、眶及结膜。囊肿之周围有结缔组织包膜,表面光滑,境界清楚,略有弹性,一般不与皮肤粘连,但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