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患也能导致心脏问题留心“心脏神经官能症”32岁的电脑工程师刘先生毕业于名牌大学,相当时间内工作得心应手,半年前公司上了一个新项目后,他觉得有点力不从心了,常常无缘无故大发脾气,注意力不能集中,极其敏感。国庆节前夕,他看电视时,忽然间心脏狂跳,有种窒息感。医生在对他进行各种检查后排除了器质性心脏病的可能,并根据病史认为极有可能因心理问题所引发,对他采取心理疏导及抗焦虑药物治疗。不久刘先生的症状很快得到缓解。在一般人眼里,心理精神问题与心脏毛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而专家们经过研究却发现,两者之间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各种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容易出现心理方面的疾患。与此同时,由心理问题引发心脏毛病、被专家们称之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也在增加。“心脏神经官能症”主要是心理疾患所引发,引起人体植物神经紊乱,出现心脏疾病症状。一般来说,心理出现问题,心理疾患已有一段时间,当有了心理问题而自己无法排解应及时上医院,让心理医生疏导,必要时采用药物治疗。大家对于“心脏神经官能症”也不必太过惊慌,因为大多不是心脏器质性疾病,只要积极治疗一般都能恢复。刘志华3上一篇下一篇4
[心脑血管病] 关于“心脏神经官能症”!!
剧绠$
神经官能症不是遗传的。这是一种无法用科学合理解释的疾??心脏神经官能症让人感觉心脏疼痛。这样的感觉类似于心肌梗塞与心绞痛。神经官能症的病因多数是心理因素。如压力刺激都可能导致。我是一名神经官能症患者。我从15岁开始患?=衲暌丫?7岁了。我的病症是躯体形式疼痛障碍。之前一直再风湿科骨科跑。结果病一直没好。大多数医生对神经官能症这个病症都没有很强的意识。所以经常导致误诊。神经官能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但更多的还是靠自己调整心态。多做运动多听音乐有空就去外面走走把手头让您感到紧张的事物工作或学习放一放这样良好的心态与好的生活方式是治疗神经官能症的不二法门。还有一种治疗方法。就是森田疗法。您可以去了解一下关于森田资料。这是目前治疗神经官能症最实用的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神经官能症确实让人痛苦。因为我自己也是一名患者,所以感同身受。我左右两边身体感受不同。一边正常。另一边好像不是自己的一样。很麻木很酸胀。在最痛苦的时候我曾一度想不开。但在家人朋友的鼓励下。如今我很乐观地看今后的路。因为生活是自己掌握的。神经官能症需要的是信念与乐观。{要全面检查您的心脏。如果真的没有问题。那才可以判断是神经官能症}森田疗法http://baike.baidu.com/view/129729.htm心脏神经官能症http://baike.baidu.com/view/124997.htm神经官能症
按摩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星岛环球网www.stnn.cc2009-03-13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高级神经活动过度紧张造成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笔者从1998年7月至2004年3月采用按摩手法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和方法 治疗患者总数31人,其中男性11人,女性20人,全部排除了心脏器质病变及其他相关病症,以及慢性感染者。年龄19~43岁,平均年龄35.6岁。病程最长者9.5年,最短者1年,平均为4.6年。主要临床表现是心悸(31例)、胸痛和心前区痛(22例)、呼吸困难(13例)和其他神经官能症症状,包括疲乏无力,头痛,头晕,失眠多梦,焦虑紧张等(31例)。另外EKG显示窦性心动过速者15例,7例患者有S-T段的改变。 治疗方法均单纯采用按摩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综合辨证,将31例患者分为心胆气虚型(9),肝气郁滞型(7),心脾两虚型(9)和阴虚火旺型(5)。具体手法操作如下:(1)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立于一侧。以轻柔缓和的一指禅推或用拇指揉双侧心俞、肝俞、脾俞和肾俞各30秒;(2)双手重叠,置于大椎穴,然后沿督脉自上而下有节奏地顿挫按压至长强,共5~10遍;(3)患者仰卧位,术者双手重叠,掌根置于天突部,沿任脉自上而下按压至曲骨穴(女性可改为大鱼际按压),手法宜轻柔;(4)三指或五指摩左侧乳根穴1~3分钟;(5)双手分推两胁肋,自上而下5~10遍;(6)患者取坐位,术者立其后侧,双手自上而下搓揉两胁肋5~10遍;(7)提拿双侧肩井3~5遍。手法的辨证加减:心胆气虚型加按揉胆俞穴、内关和神门各30秒;肝郁气滞型加按揉神门、太冲和丰隆各30秒;心脾气虚型加按揉内关、足三里和神门各30秒;阴虚火旺型加按揉内关、太溪和大陵各30秒。 二、疗效标准及结果 治愈:症状消失,血压、心率和心电图恢复正常。好转:治疗后症状改善,但心率,心电图等未完全恢复正常。无效:治疗后各项症状无改善,心率,心电图未恢复正常。 31例患者中治愈13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3%。最长治疗36次,最短治疗13次,平均21次。 三、机理讨论与体会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属中医的“惊悸”、“心悸”、“怔忡”和“胸痛”及“胸痹”的范畴,精神因素,如情志所伤,受吓惊恐以及久病体虚等多为本病的致病因素,病位在心(心血瘀阻),与肝、胆、脾、肾有密切关系。按摩治疗以整体为主,辨证施治。手法作用于任督两脉以调和阴阳气血功能,推搓两胁肋以舒肝解郁,宽胸理气,提拿肩井以振奋心阳之气,疏能瘀阻之心血。取心俞、胆俞补益心胆之气,心气充实则心有所主,神有所藏;神门、内关以镇静宁心安神;脾俞、足三里补气健脾,充气血生化之源;肝俞、太冲以疏肝解郁,取丰隆运脾化痰;肾俞、心俞、内关、太溪及大陵配之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镇惊安神。 从现代医学而论,心血管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其中神经系统的调节起主导作用,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由于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影响到自主神经功能,也即引起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同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而致心血管功能异常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实践证明,按摩手法作为一种躯体疗法,作用于机体的一定部位和穴位,能够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够调节情志,改善精神状态,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贾文杰: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40例[J].福建中医药,2002;33(5):31www.stnn.cc心理其他文章心理减压好得子情志失调是高血压病的元凶按摩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
高大夫: 我今年70岁,10多年前由于胸闷、心跳过速,按冠心病住院治疗。出院后仍有发病,但做动态心电图和平板心电图均无问题。请问这是心脏神经官能症吗?是否属于冠心病?读者丰某 丰读者: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循环系统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其诊断条件可归纳为:①本病多发生在青年和更年期妇女;②有心血管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③可伴有其他器官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④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心脏神经官能症并不属于冠心病。 结合你的年龄,并不能排除冠心病,因此,不能随意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对于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的关键是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逐步解除不必要的顾虑,增加治愈的信心。可供选择的药物有安定、谷维素、β受体阻滞剂七叶神安片、安神补脑液及静脉应用刺五加注射液等。建议你去医院心内科排除冠心病等器质性疾病。高大夫
心脏神经官能症属中医“心悸”范畴。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有:“动即为惊,弱则为悸”的记载,认为前者是因惊而跳动,后者是因虚而心悸。本病多由素体气虚、长期劳累、情志不畅或病后失养等原因伤及心脾。《素问五脏生成论》云:“诸血者皆属于心。”今血不养心,心推血无力,血虚行迟,故心慌、胸闷,甚则呼吸困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失所养则生化无权,气血亏虚发为心悸。《丹溪心法惊悸怔忡》说:“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故而补益气血、健脾养心安神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而归脾汤正是这一治则的代表方剂,所以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好疗效。【临床应用】1.刘氏等用归脾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50例,主要症状有心悸、胸闷、心前区痛、气促、头晕、乏力等。结果显效36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2%。↑[59]2.范氏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69例,结果痊愈42例,好转24例,总有效率95.65%。表明该方能较好地改善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症状,调整心脏及神经系统的功能。↑[60]3.魏极伟等采用归脾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50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以及疲倦、头晕、失眠等症状,结果50例中痊愈43例,有效6例,无效1例。↑[61]【病案举例】1.李某,女,45岁,工人,1999年8月20日入院。因反复胸闷、心悸、气短8年,加重半年入院。患者8年前在某次夜间惊醒后反复出现胸闷心悸,常伴气短乏力、头晕汗出、夜寐多梦,有时出现幻觉,由性格开朗一变而为焦虑多思、善惊易恐,常欲闭户独处,不愿与人接触交往。心电图示:短串阵发性心动过速。曾服谷维素片、复方丹参片、安定片等罔效。观其面色少华,神情倦怠,皱眉懒言,胃纳不振,舌淡苔薄,脉细。辨证为气血不足,心虚胆怯。治宜益气补血,养心安神。方拟归脾汤加减:党参、白芍、炒酸枣仁各15g,炙黄芪25g,茯神、木香、大枣各10g,白术、当归各12g,远志8g,生龙齿(先煎)30g,淮小麦20g,炙甘草5g。日服1剂,6剂后精神转振,胸闷心悸减轻,夜寐转安。以上方调治2个月余,并进行心理疏导,诸症消除,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正常,能外出散步。随访2年未复发。↑[45]2.患者,男,32岁,司机。主诉:心慌伴倦怠乏力1周。紧张、劳累、情绪不畅常诱发,休息后逐渐缓解。近1周来因工作劳累,情志不畅症状明显加重,并伴有倦怠乏力,遂来就诊。检查:一般状况良好,神清语利,T:36.9℃,R:22次/分,P:90次/分,BP:16/10.7kPa,双肺呼吸音清,心尖部搏动有力,律整,肝脾未触及,腹软,舌质淡苔白,脉虚数。辅助检查:1.正常心电图;2.心脏阴影正常。中医诊断:心悸(心脾两虚型);西医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治法:益气健脾,养心安神。以归脾汤加味,方药:红参15g,白术20g,黄芪25g,当归10g,木香10g,远志15g,酸枣仁1Og,柏子仁15g,茯神10g,琥珀(研末冲服)3g,炙甘草10g,生姜10g,大枣10枚。予前方6剂,复诊时诸症已消七八,效不更方,再进3剂,并嘱患者注意休息,调节情志。三诊时诸症全消。随访2年来复发。↑[61]
倍他乐克、极化液与He-Ne激光联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医药―文章摘要―龙源期刊网
针对心脏神经官能症方面,刘主任又研发出心脏神经康复剂,心脏神经康复剂是由十几种具有针对性的中药配方而成,在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脏型植物神经紊乱,功能性的心慌、心悸,早博、假性心脏病,胸闷,呼吸困难。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的临床常见疾病,又称“神经性血循环衰弱症”;“焦虑性神经官能症”。是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影响到植物神经功能而造成的心血管系统功能异常。好发于20至40岁之间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