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肝淀粉样变性
综合 知识 问诊 找药品 文章

多发性骨髓瘤不治 肾会恶变

多发性骨髓瘤可损害人的肾脏和肾小管,导致肾功能不全,进而发展成尿毒症。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药物角逐即将上演

秦脉医药网--关于我们

我国首个权威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会长黄晓军教授  解读我国首个权威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中国第一个权威的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该指南是由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分会发起,组织国内十多位知名的血液学专家多次商议和修订而成。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会长黄晓军教授对这种难治疾病和我国首个权威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无法治愈的血液恶性肿瘤,可影响骨髓中白细胞、红细胞和干细胞的生成。多发性骨髓瘤起源于浆细胞,正常的浆细胞负责生成对抗感染的抗体(免疫球蛋白)。骨髓中发生癌变的浆细胞称为骨髓瘤细胞,它在骨髓中大量增殖,替代了骨髓中正常的细胞,破坏正常的免疫系统,并抑制正常的造血功能,进一步损伤骨骼及软组织(神经和肌肉等)等的功能。  目前,多发性骨髓瘤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二,已经超过急性白血病,位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  97%-99%的患者诊断时年龄超过40岁,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高发病率也在逐步增加,特别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人。黑人发病率高于欧裔白种人,东南亚裔发病率最低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包括:  ・骨骼症状:骨痛,局部肿块,骨折甚至截瘫等。  ・免疫力下降:易发生反复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甚至败血症;病毒感染以带状疱疹最为常见。  ・贫血: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正常骨髓功能受到抑制,而导致贫血。  ・高钙血症:表现为呕吐、乏力、意识模糊、多尿或便秘等症状。  ・肾功能损害:诊断时,患者常出现肾功能衰竭。  ・易感染:患者经常无原因出现感染。  ・高粘滞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头昏、眩晕、眼花、耳鸣,并可突然发生意识障碍、手指麻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慢性心力衰竭等症状。  ・其他:产生淀粉样变性病变者可表现为舌肥大,腮腺肿大,心脏扩大,腹泻或便秘,肝、脾肿大及外周神经病等。晚期患者还可有出血倾向。  目前,多发性骨髓瘤仍是不可治愈的血液恶性疾病,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多,治疗越来越困难,表现为更难获得缓解,缓解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因此,其治疗目的为获得疾病缓解,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相关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治疗策略为尽早获得疾病的完全缓解。  中国目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方法分为干细胞移植、万珂(硼替佐米)联合方案、传统联合用药治疗方案,VAD,MP,反应停等。  2008年6月20日,美国FDA批准万珂?(硼替佐米)成为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线治疗药物。  万珂?(硼替佐米)是第一个蛋白酶体抑制剂,对多种肿瘤具有活性,尤其对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显著。大量临床应用证明,万珂?(硼替佐米)明显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缓解率,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它是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重大突破。编辑杜鹃

专家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因

多发性骨髓瘤是比较恶性的肿瘤,要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首先要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因。那么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因似乎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的知识,看看都有哪些原因引发多发性骨髓瘤。

血液病,再障,MDS

血液病常识,什么是血液病,什么是紫癜,什么是白血病,什么是贫血,什么是血小板减少,什么是骨髓瘤,血液病的治疗,白血病的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跪求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问题列表-飞华...

内容:●患者性别:男●患者年龄:53●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我父亲今年53岁,于08年春节前开始觉得腰疼的厉害,在乡下的诊所推拿过几次,疼痛减缓,当时意识不强,没想到有什么问题。春节后,3月中旬开始疼痛加剧,无法入睡,去乡医院检查,说一切正常,去县医院检查,说一切正常,可能是劳累过度,后来去九江市医院检查,医生说是骨质增生。回来后,疼痛得更厉害了,根本无法下躺,最后于3月28日去江西省肿瘤医院检查,4月2日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4月5日开始静滴化疗,输液四天,疼痛有所减缓,最后一天,大便又开始有点不畅通,同时,白血球偏低,9日打增白针,10日出院,回家观察。因为我不在家,很多检查数据得到的不是很全面,我目前所掌握的数据如下: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骨髓穿刺:多发性骨髓瘤Mri:1,多骨溶骨破坏;考虑多发性骨转移瘤可能性大。2,L4-5,L5-S1,椎间盘突出心电图:正常心电图骨扫描:多出核衣长浓聚灶超声:肝内稍强回声结节。未检出明确实质性病变血常规:RBC:2.49×10的十二次方/LHgb:85g/L,WBC:7.9×10的九次方/LPLT:111×10的九次方/L小生化:ALT:16u/L,AST:26u/LBUN:6.2mmol/L,Cr:88.0ummol/L,BS:5.40mmol/LGLB18.5g/L尿本周蛋白:阴性于4月3日起给反应停100mg_qn;VCR0.4mgd1-4;ADM10mgd1-4;DXM15mgpod1-4,d9-12,d17-20化疗并给升白,扶正,止痛,抑制骨破坏及对症支持治疗。出院诊断:1.多发性骨髓瘤2.椎间盘突出症。出院时情况:患者精神可,无发热,无恶心,无呕吐,无腹泻,疼痛缓解出院后基本上我父亲已经没什么力气可以站立了,每天药方如下,用四天,停四天:醋酸地塞米松片,每天早晨20粒埃索美拉挫镁肠溶片每天两次,一次一粒(经查,这个是治胃病的)沙利度胺片每晚6片14日开始停药,15日疼痛稍有加剧,腿脚根本不能动,到16日,下半身彻底没知觉了,给医生打电话,说是脊椎骨断了,断骨压迫了神经,几乎没有恢复的可能性。22日继续在江西肿瘤医院经磁共振检查说是脊椎骨没有断,是骨髓瘤压迫神经导致的瘫痪,现在对胸腔部位进行6-Xray,加速器放疗,目前已经放疗5天,没有任何好转!我现在整个都有点崩溃了,当初查出来病的时候,医生说我父亲的病不算严重,能治好,现在都这样了,我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案,或者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有没有办法让我爸的下半身恢复知觉呢?问题补充:怎么没人回答啊?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科普宣教             警惕多发性骨髓瘤的侵袭      56岁的赵先生因出现蛋白尿,到当地医院就诊。按照慢性肾炎治疗9个月后,    逐步出现肾功能损害并加重几近肾衰(需每周两次透析)、严重贫血、重症感染,    后转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经进一步检查诊断为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    后虽经诱导化疗本病取得完全缓解,但肾功能由于已经发生器质性病变而不能康    复。      多发性骨髓瘤由于过多的免疫球蛋白轻链由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重吸收造    成肾小管损害;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高粘滞综合征、淀粉样变性肿瘤浸润、    细胞因子(EPO减少)均可加重肾功能的损害而发生肾性贫血。肾功能损害也是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很多患者开始由于蛋白尿到肾科就诊,    随之发现血清肌酐增高,肾功能异常,如果进一步关注血常规、血生化检查结果,    还是可以给出一些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比如,白蛋白减低、球蛋白增高,    持续血沉或血黏度增高,血钙升高,这些指标都提示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      同样是身患多发性骨髓瘤,67岁的王先生的症状却与赵先生完全不同。半年    来多次发生骨折伴骨痛,进行过两次骨科手术。起初接诊医生考虑老年人骨质疏    松导致骨折,而难以解释的是最近发生的肋骨骨折仅仅是因为一声咳嗽。老人再    次入院手术前进行了全面检查,ECT扫描发现头颅,胸、腰椎体和盆骨多处发现    虫蚀样溶骨性病变,球蛋白异常增高,血液科做进一步骨髓穿刺和生化检查,诊    断为IgG型多发性骨髓瘤。后经系统化疗,骨痛逐步缓解,4疗程诱导治疗本病接    近完全缓解。      多发性骨髓瘤骨骼损害非常常见,临床表现为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X线    表现有:①溶骨性病变,多发性圆形或卵圆形穿透样改变;        ②弥漫性骨质疏松;        ③病理性骨折;        ④骨质硬化,常为局限性骨质硬化,发生在溶骨性病变周围。目前认为        IL-1、IL-6、TNF-β、破骨细胞活化因子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骨骼        损害的形成。      综上所述,老年人一旦出现不明原因腰背痛、骨关节疼痛或骨质疏松,不明    原因贫血,蛋白尿,以及反复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做相应的检查,如血液、    尿液免疫电泳,骨髓穿刺检查,以及头颅,骨盆等部位X线摄片。从而提高早期诊    断率,减少误诊率,对确诊患者延长生存期也有帮助。      中老年人出现持续不可解释的体重减轻、骨痛、骨质疏松、肾功能损害或者    不明原因反复感染时,应警惕多发性骨髓瘤的侵袭。为了解除警报,建议有上述    症状的老年人可以及时到医院血液科就诊,医生会帮助你检查,确定是否染病。      由于多发性骨髓瘤起病慢,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患者就诊时症状不典型,主    诉各不相同的病人常常散在医院门诊的各个科室。体重减轻的患者一般到内分泌    科挂号;觉得骨痛的病人也许会找骨科大夫;肾功能损害者则到肾科就诊。患者    就诊的科室越多,诊断结论也就越多,文献中综合统计2547例MM误诊率高达69.1%    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症状单一更容易导致误诊,也就是说该疾病非专科性表现,值    得大家警惕。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起源于骨髓造血系统的血液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是继非    霍奇金淋巴瘤之后血液系统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病率逐渐    上升。      骨髓瘤是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由于骨髓中有大量的异常    浆细胞增殖,引起溶骨性破坏,又因血清中出现大量的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尿中出现本周氏蛋白,引起肾功能的损害,贫血、免疫功能异常。其起病徐缓,    早期可数月至数年无症状。      临床症状繁多,常见贫血、骨痛、低热、出血、感染、肾功能不全,随着病    情进展,可出现髓组织浸润、M球蛋白比例异常增高,从而导致肝脾淋巴结肿大、    反复感染、出血、高粘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等。      发病年龄多见于40~70岁的中年和老年,以50~60岁之间为多,男性多于女    性。占血液肿瘤的10%。本病的自然病程为0.5~1年,经治疗后生存期明显延长,    可以长期“带瘤生存”或者长期无病生存(完全缓解)。      其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可能的病因有电离辐射、接触工业或农业毒物,    与慢性感染、慢性抗原刺激有关,还可能与遗传有关,以及与IL-6等细胞因子有    关。日本原子弹爆炸后幸存者中,骨髓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有增加。本病可发    生于慢性骨髓炎、肾盂肾炎、结核病、慢性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础上,因    为长期慢性感染可表现为淋巴-网状系统增生,自身免疫反应及高丙种球蛋白血症。   什么情况下需考虑是否患有多发性骨髓瘤?    当对中老年患者出现以下临床症状中的一种或多种表现时应考虑是否存在本病。   1、骨骼破坏症状:持续不可解释的背痛伴体重减轻和骨质疏松(尤其是男性和    经前妇女),以及脊髓/神经根压迫的症状。   2、免疫力和/或骨髓功能的下降:反复或持续的细菌感染,典型的正色素性贫血,    白细胞减少和/或血小板减少。   3、持续血沉或血黏度增高。   4、肾功能损害:出现泡沫尿,尿常规示尿蛋白阳性,肾功能检查发现尿素、肌酐    等增高。   5、高钙血症   诊断骨髓瘤需进行哪些检查?    考虑为骨髓瘤的患者首先应当进行下列各项化验、检查:      全血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血清尿素氮(BUN)、肌酐及电解质,血    清钙和白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血清蛋白电泳(SPEP)及免疫固定电泳,    β2微球蛋白(β2-M),血沉和血黏度,游离轻链检测(FLC),骨骼标准X-线    成像,尤其是椎骨。其中,M蛋白鉴定、骨髓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为诊断必备。      除此之外,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脊髓压迫;计算机    断层扫描(CT)检查有助于显示髓外病变;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    及β2微球蛋白(β2-M)在血清及尿中的含量可反映肿瘤的负荷,有助于判断患者    的预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有助于判断病变的范围;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水平的检测有助于决定是否需要进行EPO治疗。骨髓穿刺活检及克隆研究和    骨髓标本细胞遗传学研究对MM也有一定的意义。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检查手段,但    上述这些检查一般不作为常规使用。   哪些患者适宜进行干细胞移植?   1、自体干细胞移植对于新近诊断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下且一般情况较好的进展期    系统性骨髓瘤患者推荐将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作为主要治疗策略的一    部分,其中以小于55岁且血清肌酐水平低于150mmol/L(<17mg/L)的患者使用自    体移植效果最好。      60-70岁之间的患者,若一般状况良好的患者也可考虑进行自体移植。      70岁以上的患者中则一般不推荐采用移植治疗。      近来新药蛋白酶体抑制剂Velcade治疗在MM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可提高完    全缓解率,且毒副反应较轻。新药Vel联合自体移植的整体治疗方案显著提高了缓    解质量和无病生存期,60%的患者十年持续完全缓解,50%的患者取得高质量的无病    生存。   2、异体(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对持续复发或不良预后的青年患者(如13染色体的缺    失),异基因移植也许是一个重要的选择。但是,由于清髓性异基因移植治疗相    关的死亡率较高(30%-50%)使得其在骨髓瘤初期的使用受限。非清髓性异基因    移植有更高的可行性。一般推荐在5O岁以下且有匹配的组织相容性供体的MM患者    中方可考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与多发性骨髓瘤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目前尚未发现导致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的明确病因,推测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环境:有研究提示以下因素与本病的发生可能有关,如放射性暴露(放射科医    师及镭操作人员)、职业暴露(农业、化学、冶金、橡胶植物、纸浆及造纸工作    人员、制革工人)以及接触甲醛、环氧丙烷、毛发染料、喷漆及石棉等。但其    与骨髓瘤发病间的相关性尚需进一步研究加以确定。   2、病毒:有研究发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树突状细胞中单纯疱疹病毒-8出现率增    高。但一些观察者的进一步试验中,这一结论并未得到确定。同时,也没有研究    证实骨髓瘤患者能够对该病毒产生抗病毒免疫应答。   3、细胞遗传学:分裂中期细胞遗传学异常,尤其是13q缺失或13染色体单体。这些    染色体异常可在15-20%的患者中被观察到,且研究已显示这些异常与预后存在相    关性。目前已确定13q缺失为一种较短生存期的预示因子。通过FISH对其他区域进    行研究,结果发现可提示较差预后的突变包括17p13(p53)缺失和11q异常。   4、遗传学:尽管多发性骨髓瘤不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但已有大量病例报道称在有多    发性骨髓瘤病史的家族中其发病率较高,提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学因素存在    一定相关性。   5、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研究已发现每年约有1%的MGUS患者    可发展为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样淋巴瘤或淀粉样变。

多发性骨髓瘤>>疾病查询

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骨髓浆细胞瘤和一株完整性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G,IgA,IgD或IgE)或Ben。病患部位: 全身 所

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瘤――癌症专题――中国...

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瘤综述文章:OKEN,CancerInvest.15(1997):57-64PILERIetal,Haematologica81(1996):291-29442.1一线治疗42.1.1美法仑/泼尼松美法仑*80mg/m2p.o.第1至4天或15mg/m2i.v.第1至泼尼松60mg/m2p.o.第1至4天或7天*如白细胞>3000mm3,和血小板>100000/mm3在随后疗程中每日剂量可增加每4周重复多种变化形式参考文献:ALEXANIANetal,J.Am,Med.Ass.208(1969):1680-1685GREGORYetal,J,Clin.Oncol.10(1992):334-342MYELOMATRIALISTS’SCOLLABORATIVEGROUP,J,Clin.Oncol.16(1998):3832-384242.1.2VBMCP(M-2方案)长春新碱1.2mg/m2(最大2mg)i.v.第1天卡莫司汀20mg/m2i.v.第1天美法仑8mg/m2p.o.第1至4天环磷酰胺400mg/m2i.v.第1天泼尼松40mg/m2p.o.第1至7天和20mg/m2p.o.第8至14天(1至3疗程)每5周重复有多种变化形式参考文献:CASEetal.J.Med.63(1977):897-903MONCONDUITetal.Br.J.Haematol.80(1992):199-204OKENetal,Cancer79(1997):1561-156742.1.3ABCM阿霉素30mg/m2i.v.第1天卡莫司汀30mg/m2i.v.第1天环磷酰胺100mg/m2p.o.第22-25天美法仑6mg/m2p.o.第22-25天每6周重复参考文献:MacLENNANetal,Lancet339(1992):200-20542.1.4VMCP/VBAPVMCP长春新碱1mg/m2i.v.第1天美法仑6mg/m2p.o.第1至4天环磷酰胺125mg/m2p.o.第1天4天泼尼松60mg/m2p.o.第1至4天每3周替换VBAP长春新碱1mg/m2i.v.第1天卡莫司汀30mg/m2i.v.第1天阿霉素30mg/m2i.v.第1天泼尼松20mg/m2p.o.t.d.s第1至4天参考文献:SALMONetal,J.Clin.Oncol.1(1983)453-46142.1.5干扰素α诱导治疗后用干扰素α维持治疗延长复发的间隔时间(有可能提高生存期)。参考文献:BROWMANetal,J.Clin.Oncel.13(1995):2354-2360CUNNINGHAMetal,Br.J.Hacmatol.102(1998):495-502LUDWIGetal,Ann.Oncol.6(1995):467-47642.2挽求治疗42.2.1VAD长春新碱0.4mg/m2i.v.(连续滴注)第1至4天阿霉素9mg/m2i.v.(连续滴注)第1至4天地塞米松40mg/m2p.o.第1至4天第9至12天12天(第一疗中第17至20天)每3周重复参考文献:BARLOGIEetal,N.Engl.J.Med.310(1984):1353-1356MINEURetal,Br.J.Haematol.103(1998):512-51742.2.2VBMCP见42.1.2参考文献:MINEURetal,Br.J.Haematol.103(1998):512-51742.2.3大剂量环磷酰胺环磷酰胺3600mg/m2同时伴G-CSF支持和Mesna尿路保护(作为三线治疗、适用于含美法仑和多柔吡星的方案治疗后仍难治的患者)参考文献:PALUMBOetal,Haematologica79(1994):513-51842.3大剂量化疗和造血干细胞解救多发性骨髓瘤对高剂量的环磷酰胺或美法仑(±全身放疗)为主的化疗高敏感,再予以异体或自体骨髓移植或外周干细胞移植。参考文献:BENSINGERetal,Blood88(1996):4711-4718GAHRTONetal,J.Clin.Oncol.13(1995):1312-1322GOLDSCHMIDTetal,Ann.Oncol.8(1997):243-246VESOLEetal,Blood88(1996):838-84742.4双磷酸盐类安慰剂对照试验表明:如果病人有溶骨性病变,对磷酸盐(新甲双磷酸二钠、帕未磷酸二钠)加化疗比单调化疗,疗效好。参考文献:BODY,Eur.J.cancer34(1998):263-269发布时间:2005年05月22日【推荐好友】        【发表评论】

北京朝阳医院欢迎您!

血液与肿瘤科――多发性骨髓瘤发布2008-07-1810:15:53来源:  现在,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心、脑血管病以及肺部疾病比较重视。但对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另一大杀手――多发性骨髓瘤重视不够。提到多发性骨髓瘤,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疾病。它是骨髓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本病具有以下临床表现:1)骨髓中浆细胞恶性增殖,产生大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俗称M蛋白),而引起高粘滞状态,血栓形成的机会增加。2)由于骨髓瘤细胞分泌一些细胞因子(破骨细胞活化因子)引起骨髓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加,成骨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使体内成骨与破骨失衡,而引起骨病,轻者表现为骨质疏松、高钙血症,严重者发展为骨痛和病理性骨折。有些人甚至伸伸懒腰就发生骨折。3)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氮质血症,甚至发展为尿毒症。肾功能不全是MM最重要的不良预后因素之一,大约有30%的MM患者在诊断时血清肌苷>2mg/dL。引起肾功能不全的原因是由骨髓瘤细胞产生的自由轻链的沉积在肾小管,导致肾小管的堵塞和上皮细胞变性、淀粉样变;高钙血症和高尿酸血症而引起的结石;恶性浆细胞的肾侵润等原因所致。4)感染:浆细胞是分泌免疫球蛋白的细胞,由于恶性浆细胞的大量增殖,从而产生大量的免疫球蛋白。由于这些免疫球蛋白是单克隆性的,没有正常的免疫功能。由于受恶性浆细胞的干扰,正常的浆细胞受到抑制,导致机体产生的正常的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同时,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T细胞功能受到抑制,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缺陷(T4及NK细胞数量的减少)、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减少及功能异常。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低下,很容易受到感染。最常见的是细菌感染:肺部感染占50%,泌尿系感染占30%。病毒感染也较常见:其中带状庖疹占到10%。5)贫血:引起MM贫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骨髓瘤细胞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有关,另外,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生成引起贫血。总之,多发性骨髓瘤的损害是多方面的。在少数病人,还可能出现多器官的淀粉样变性。特别是肾脏淀粉样变性而出现顽固性心功能不全。下面举几个实例:例一:患者王大爷,每天坚持锻炼,平时身体挺好。近几月有时出现腿肿,但休息休息就好了,也没有太注意。一个多月来觉得体力明显不支,每次锻炼后要休息好久才恢复。到医院检查发现“尿毒症并重度贫血”,立即住院治疗行血液透析治疗。入院后进一步检查发现尿本周(B-J)蛋白阳性,血蛋白电泳发现单克隆IgG明显升高,达到了87克/升。同时骨穿刺发现了大量的恶性浆细胞,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经血液科6个疗程的化疗后,多发性骨髓瘤得到明显的控制,肾功能明显恢复,也不需要透析,贫血纠正,有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安享晚年。例二:张总工程师,负责国家某重要工程。平时工作十分艰苦,经常加班加点,每天休息仅几个小时。近半年来自觉全身不适,经常出现腰背酸痛,以为是劳累过度所致,平时吃一点止痛药对付对付。近一月来疼痛难忍,到医院检查,腰椎压缩性骨折,进一步检查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后改为口服药维持治疗。张总工程师又继续上班了,为国家重点工程献技献策。多发性骨髓瘤是骨髓浆细胞恶性肿瘤,骨髓瘤细胞主要生长在骨髓中,破坏骨质,尤其好发在脊椎骨、肋骨和头颅骨等扁骨上。其发病率已经超过白血病,仅次于淋巴瘤,居第二位。随着我国人口寿命的增加和医学检测手段的增多,在老年人群中发现的病人数逐年增加。并且在中年人中发生多发性骨髓瘤的也不少见。该病在发病早期无典型症状,往往是因为其他器官疾病的诊治才发现此病,如有的病人表现为反复蛋白尿、血尿,甚至发展到肾功能衰竭,治疗很长时间也不见效;有的病人表现为不可思议的骨折,如挤公交车、弯腰拣东西,或打个喷嚏就发生了腰椎、肋骨的骨折。多发性骨髓瘤可使骨质疏松,导致病理性骨折。医生在给这样的病人做骨穿刺时,一针扎进去,就象是扎在豆腐上,因此早期不易被发现。以上二例病人就是实例,都是在朝阳医院血液科,经过单克隆球蛋白的鉴定等几项特别的检查后,医生作出了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北京朝阳医院自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就在北京地区率先系统地开展了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近10年来发展更快。其中最具特色的研究是单克隆球蛋白的鉴定,通过这项检查,可对疑难病人作出准确诊断。这项检验目前是国内公认的最准确、最全面的检测。另外,多发性骨髓瘤IL-6、IL-6R、TNFα、TNFα-R检测,不仅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疾病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对上一次治疗的评价。今年我科开展了多发性骨髓瘤游离轻链的检测,为了更进一步加强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有着三十多年治疗骨髓瘤经验的北京朝阳医院在血液肿瘤科基础上又成立了“北京市多发骨髓瘤医疗研究中心”。我中心已开展了10余项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专项研究,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国家教育部等科技成果奖6项。已有多项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如多发性骨髓瘤血管新生和抗血管新生治疗研究、多发性骨髓瘤抗独特型T淋巴细胞等的研究,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治疗特色有: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治疗,率先在国内提出了靶位治疗的概念。联合疗法治疗难治和复发多发性骨髓瘤可获得近70%的缓解率,并可延长患者的缓解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在我们正与美国杨森公司合作进行万科(Velcade®)联合反应停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欢迎患者到我院就医治疗。相关新闻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