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饮酒后,肝细胞无法将有害物质乙醛全部处理,而造成急性中毒征状。宿醉时,肝脏会屯积脂肪,胃肠易患酒精性急性胃炎,自律神经平衡...
宿醉,是指喝酒过量,造成第二天早上头痛、胃部不适等症状。这是因为大量饮酒后,肝细胞无法将有害物质乙醛全部处理,而造成急性中毒征...
宿醉,是指喝酒过量,造成第二天早上头痛、胃部不适等症状。这是因为大量饮酒后,肝细胞无法将有害物质乙醛全部处理,而造成急性中毒征...
宿醉的某些症状与酒精戒断综合征类似,引起宿醉所需的酒量因个人的躯体和精神状态而异。一般说来,醉酒期间的血液酒精浓度越高,随后出...
酒醉的人中,有75%的人会有不舒服的宿醉感,而喝酒过量,造成第二天早上头痛、胃部不适等症状。一、宿醉的预防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肝脏是人体的一大重要脏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如何养护自己的肝脏。以下将介绍三种食物,可帮助您滋养肝脏,加强肝脏的解毒作用。
标题:盐酸左布比卡因注射液!主要用于外科硬膜外阻滞麻醉。,摘要:[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盐酸左布比卡因注射液 商品名称:速卡 英文名称:Levobupivaca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汉语拼音:Yansuan Zuo Bubikayin
麻醉药是指能使整个机体或机体局部暂时、可逆性失去知觉及痛觉的药物。根据其作用范围可分为全身麻醉药及局部麻醉药,全身麻醉药及局部麻醉药根据其作用特点和给药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吸入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形成瘾癖的药品。麻醉药品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合成麻醉药类及卫生部指定的其他易形成瘾癖的药品、药用植物及其制剂。1996年1月公布《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共列入118种药品。在这个目录中,就有我们比较熟悉的麻醉药品如海洛因、吗啡、鸦片、大麻、可卡因、美沙酮、二氢埃托啡、度冷丁等。最早有华佗的麻沸散[草乌、曼陀罗籽(即洋金花)、天南星]可局部麻醉,疗效甚好。麻醉药分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两种。全身麻醉药由浅入深抑制大脑皮层,使人神志消失。局部麻醉对神经的膜电位起稳定作用或降低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起局部麻醉作用。全身麻醉药用于大型手术或不能用局部麻醉药的患者。最早使用的全身麻醉药是笑气,它性能稳定,适合任何方式麻醉,但有易缺氧、麻醉者不够稳定等缺点。后来改用乙醚作全身麻醉药,它有麻醉状况稳定、肌肉松弛良好,便于手术等优点。但它易燃、置放过久会产生过氧化物。使用乙醚时应绝对避火和经检查无过氧化物。局部麻醉药适用于小型手术或局部手术的麻醉药。使用局部麻醉药时,需加一点血管收缩剂,如肾上腺素。最常用的局部麻醉剂是普鲁卡因盐酸盐,用于局麻是0.5~1%的溶液,每次用量不能超过1g,静脉注射常用0.1%的溶液。其他如丁卡因盐酸盐、利多卡因盐酸盐,都能用作局部麻醉剂。它们的功能跟普鲁卡因大同小异,价格都比普鲁卡因盐酸盐高,常给普鲁卡因过敏者使用。中医中以麻沸散为主要代表的麻药其成分是什么呢?有哪些草药具有麻醉的功效呢?翻开李时珍的著作《本草纲目》,我们找到了答案。《本草纲目・草部》中记载了一种叫做曼佗罗花的草药具有麻醉的神奇功效。曼佗罗相传从印度传入,是茄科草本植物,其花冠可以入药。《本草纲目》中说曼佗罗花又被称为风匣儿、山茄子,气味辛、温、有毒,可以“作麻醉药。秋季采曼陀罗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为一会即昏昏如醉。割疮、炙火宜先服此,即不觉痛苦。”可见最迟至明朝,曼佗罗花作为麻醉药,已普遍为中医所采用。现代中医则把曼佗罗花称为洋金花,明确指出该花有强致幻和麻醉作用,可以作为麻药使用,并在临床实践中,洋金花的效果已经得到了成功的证明。洋金花现已用于麻醉和治疗多种疾病。以洋金花配草乌、川芎、当归等煎汤内服,可进行中药手术麻醉,术后一般恢复良好。通过化学分析,人们了解到,洋金花的主要成分有东莨菪碱、莨菪碱、阿斯托品等。此三种成分在临床上都有麻醉致幻的作用。其中洋金花里含量最高的是东莨菪碱,这是一种莨菪烷型生物碱,分子式是C17H21NO4。东莨菪碱存在于茄科植物中,是一种粘稠糖浆状的液体,味苦而辛辣。东莨菪碱可从洋金花提取出来,可以算是中药中麻醉效果最强的一种,它可用于阻断人的副交感神经,也可用作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剂。洋金花在中国的分布极广,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此花遍生原野,可方便了中国人使用,医生采之制麻药救人,盗贼也可采之作为蒙汗药使用。洋金花自身气味辛苦,所以要用酒来调和,掩盖其味道。同时酒精本身就有麻醉作用,与洋金花配合更有相得益彰之妙。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麻醉药与麻醉药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麻醉药指可以使人失去知觉的药物,主要指痛觉。麻醉药品(HabitformingDrug)系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使用和贮存应严格管理。卡片名称:麻醉药意识、感觉(痛觉)和反射消失,骨骼肌松弛,但仍然维持呼吸、循环等功能,有利于外科手术的称为全身麻醉作用。“类脂质学说”认为,全身麻醉药对富含类脂质的脑组织有较大的亲和力,容易进入神经细胞膜的类脂质层,使类脂质膜发生膨胀,导致膜中蛋白质分子扭曲,膜离子通道变形,钠离子转运障碍,故神经传导受阻而出现全身麻醉作用。全身麻醉药脂溶性越大,麻醉作用越强。“突触学说”发现全身麻醉药阻断轴索传导所需的浓度很高,而阻断突触传递所需的浓度很低,故认为主要是阻断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突触联系多的部位则容易发生阻断。表1:麻醉分期表现及适应证分期抑制范围表现适应证诱导期镇痛期(朦胧期)网状结构、大脑皮层意识、痛觉消失小手术、分娩兴奋期(谵妄期)大脑皮质进一步抑制,皮质下中枢失控制躁动不安、强烈挣扎、谵语、哭笑、反射亢进、肌张力增加、升压、心动过速、呼吸不规则忌手术麻醉期一级(浅麻)网状结构、大脑皮质、皮质下(中脑、桥脑等)、呕吐中枢开始抑制深睡、肌肉末松弛、血压稍高腹部以外的一般手术二级(中麻)网状结构、大脑皮质、皮质下、脊髓(腰段)反射消失、肌肉中等松弛、呼吸、血压正常大多数手术三级(较深麻)网状结构、大脑皮质、皮质下、脊髓(胸段)肌肉极度松弛、血压正常或稍低少数大手术(短期)、气管插管四级(深麻)网状结构、大脑皮质、皮质下、脊髓(胸段)、延髓、延髓生命中枢麻痹呼吸肌麻痹、血压明显下降、心率弱而快、散瞳中毒先兆麻痹期延髓生命中枢麻痹呼吸停止、血压骤降、心跳停止中毒死亡一、全身麻醉药:(一)抑制性麻醉药:1、麻醉乙醚AnestheticEther:为吸入麻醉药能广泛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脑电活动,产生麻醉可达第三期,从而意识、痛觉、反向消失、肌肉松弛,为抑制性麻醉药。本品的优点是麻醉和镇痛作用较强,肌松完全,安全范围大,麻醉分期典型,毒性小。缺点是诱导期长,苏醒慢,对呼吸道粘膜刺激性大,易燃易爆。常用开放点滴法,用于外科大手术的全身麻醉。2、氟烷(三氟乙烷,三氟溴氯乙烷)FluothaneHalothane:麻醉作用比乙醚强而快,诱导期短,对呼吸道粘膜无刺激性,安全范围大,苏醒快,不燃不爆。但镇痛作用较弱(需合用镇痛药),肌松不完全(需合用肌松药),可使骨骼肌强烈震颤(先用基础麻醉),毒性较大。用于外科手术时的全身麻醉及诱导麻醉,通常只适用于浅麻醉,单用于短小手术。3、甲氧氟烷(甲氧氟乙烷)MethoxyfluranePenthrane:麻醉、镇痛、肌松作用比氟烷强,对呼吸道粘膜无刺激性,浅麻醉时安全性较大。但诱导期较长,苏醒较慢,(对心肝肾)毒性较大。或溶解橡胶,麻醉器最好用聚乙烯制品。4、氧化亚氮(笑气,一氧化二氮)NitrogenMonoxideLaughingGas:麻醉作用快,诱导期短,镇痛作用较好,对呼吸道无刺激性,毒性小。缺点是麻醉作用、肌松作用较弱。可用于诱导麻醉。5、其它: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硫喷妥钠(戊硫巴比妥钠)ThiopentalSodiumPentothal、羟孕酮酯钠HydroxydioneSodium、甲苄咪唑(甲苄咪酯)Etomdate等。(二)兴奋性麻醉药:1、氯胺酮(可达明)KetamineKetalar:麻醉时能增加脑电活动的药物称为兴奋性麻醉药。本品为静脉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既有抑制作用又有兴奋作用,大脑功能呈现“分离”状态。一方面抑制丘脑-新皮层系统,选择性地阻断痛觉传导,具优良的镇痛作用。另一方面对脑干网状结构、边缘系统及锥体外系呈兴奋作用;脑干网状结构的过度兴奋可导致网状结构的功能障碍,失去对大脑皮层的上行激活作用,使病人意识模糊,呈浅睡状态,对环境变化没有反应;边缘系统兴奋使病人出现古怪而不愉快的幻觉、不安等;锥体外系过度兴奋使病人仍可睁眼,肌张力增加,呈木僵状态。此种痛觉完全消失而意识模糊、感觉与意识分离的麻醉现象称为“分离麻醉”,亦称为“木僵性麻醉”或“兴奋性麻醉”。本品镇痛作用快,毒性小;但维时短,对内脏作用较差,对骨骼肌无松弛作用,肌张力增加,对喉头局部刺激可能引起喉痉挛或呼吸道分泌增加,也可使心率加快,升压明显,脑血流量增加,颅内压升高,苏醒慢。本品单独应用仅适用于不需肌松的短小手术、体表手术、烧伤患者更换敷料、骨折脱臼复位、骨科拔钢丝等;与氯丙嗪或镇痛药及其它全身麻醉药复合使用,麻醉作用增强,作用时间延长,可用于较时间的手术。2、羟丁酸钠(b-羟基丁酸钠)SodiumHydroxybutyrate:本品的特点是:麻醉和镇痛作用较弱,作用快而久,肌松不良,毒性甚小,可使呼吸道分泌增加。常用于浅麻醉的维持药。3、洋金花总碱AlkaloidsofFlosDaturae:主要成分是东莨菪碱。对中枢有双相作用,开始时表现为镇静、镇痛(大脑皮层抑制),随后出现激动不安、谵妄、幻觉等兴奋躁动现象,可能与兴奋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有关。还有呼吸中枢兴奋作用。目前认为东莨菪碱阻断大脑皮层感觉运动区胆碱能神经元M受体,使其失去原有的激活作用,不能维持皮层正常的清醒状态,从而产生镇静、麻醉、镇痛作用。本品应用操作简便,疗效确实,适应证广,无兴奋期,血压稳定,能改善微循环,增加脑、心、肾等重要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且能兴奋呼吸中枢,具良好的抗休克作用,安全范围大,作用持久。但麻醉深度不够,镇痛不强,肌松作用不完全,毛细血管扩张使创面渗血增多,影响手术操作,苏醒慢。本品适用于各科手术,尤其是适用于较长时间的手术。本品加大剂量并不加深麻醉,反而引起中枢兴奋症状,且有较强的抗胆碱作用,应用时应注意。青光眼、严重高血压、心动过速、心脏病、严重肝肾病、严重甲亢、高热、酸血症、脱水、血容量不足等患者忌用。二、局部麻醉药:局部麻醉药是局部应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暂时阴断感觉(传入)神经冲动的传导,使痛觉暂时消失的药物。表面麻醉:又称粘膜麻醉。用于粘膜表面,借助药物穿透力,使粘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麻醉。常用于五官科手术。浸润麻醉:将药物注射于手术部位的皮内、皮下、粘膜下或深部组织中,使其浸润感觉神经末梢,产生局部麻作用。用于表浅小手术。传导麻醉:又称阻滞麻醉。是将药液注射到神经干周围,以阻断神经干的传导,使该神经干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常用于四肢、盆腔、会阴、牙手术。腰椎麻醉:又称脊髓阻滞麻醉,简称腰麻。药液注入脊髓蛛网膜下腔,以阻断脊髓神经根的传导,产生较大范围的麻醉。适用于中下腹、下肢手术。硬膜外麻醉:药液注入硬膜外腔内,沿脊神经根扩散至椎间孔,以麻醉脊神经根。适用于上下腹、下肢手术。但因用量大,要防止误入蛛网膜下腔。1、普鲁卡因(奴夫卡因)ProcaineNovocaine:本品麻醉力较强,毒性较低,作用快而短,但穿透力较弱,静滴低浓度时具有镇静、镇痛、解痉、止痒及减慢心率的作用。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腰麻、硬膜外麻醉等。还可用于急性炎症、溃疡、坏疸、冻伤、及NA注射意外、烧伤、创伤、关节痛及瘙痒、急性肾衰等。过量可引起中毒,可用安定、巴比妥类、升压药急救。2、丁卡因(地卡因,潘妥卡因)DicainePantocaine:本品麻醉和穿透力较普鲁卡因强10倍,作用迅速而持久,但毒性也同样大,不宜用作浸润麻醉和封闭疗法。其它用途同上药,用作传导麻醉时,易加肾上腺素。3、利多卡因(赛罗卡因)LidocaineXylocaine:麻醉力较普鲁卡因强3倍,穿透力强5倍,作用持久,毒性强1.5倍,扩散力强,不宜用于腰麻。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麻醉时,一般加肾上腺素。它还是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还可用于顽固性咳嗽。4、其它:沙夫卡因(奴泼卡因,地布卡因)SovcaineNupercainePercaine、布比卡因(麻卡因,丁吡卡因)BupivacaineMarcaine、卡波卡因(甲哌卡因)Carbocaine、美索卡因Mesocaine、丙胺卡因Prieocaine、氯普鲁卡因(纳塞卡因)ChloroprocaineNesacaine、苯佐卡因(对氨基苯甲酸乙酯)Benzpcaine、达克罗宁(达克隆)DyclonineDyclone、可卡因Cocaine、苯甲醇BenzylAlcohol、氯乙烷EthylChloride等发布时间:2008-5-3014:57:18 联系方式>>用户ID:747085发布人:刘小姐电 话:0769-26812878手 机:15916791256传 真:邮 箱:jmstattoo@yahoo.cn 相关链接更多网店博客内容>> 由眉毛颜色引发的问题 看眉毛知道病情 纹刺注意事项
教育手拉手论坛
第七节 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应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身体某一区域的神经传导而产生麻醉作用,简称局麻。局麻简便易行,安全性大,能保持病人清醒,对生理功能干扰小,并发症少。适用于较表浅局限的中小型手术。但用于范围大和部位深的手术时,往往止痛不够完善,肌肉松驰欠佳,用于不易合作的病人尤其是小儿时必须加用基础麻醉或辅助麻醉,故其应用范围是受到一定的限制。常用的局麻药有酯类如普鲁卡因、丁卡因及酰胺类如利多卡因等。为了安全和恰当地运用局部麻醉,必须熟悉局麻药的药理、周围神经解剖以及局麻操作的基本原则。一、局部麻醉方法(一)表面麻醉将穿透力强的局麻药施用于粘膜表面,使其穿透粘膜而阻滞其浅表的神经未稍以产生粘膜麻醉。用于眼、鼻、口腔、咽喉、气管、尿道等处的浅表手术或检查。方法有点滴、涂敷、喷雾、灌注等。常用药为0.5~1%丁卡因,一次限量为40毫克,2%利多卡因,一次限量为200毫克。因粘膜供血丰富,药物可被迅速吸收而易中毒,故表面麻醉药的剂量应减至相当于浸润麻醉药最大剂量的1/4~1/2。(二)局部浸润麻醉将局部麻药注射于手术部位的各层组织内,使神经末稍发生传导阻滞,称为局部浸润麻醉。其方法是先在皮肤切口一端皮内注射一皮丘,继沿切口走行方向作成一连串皮丘,作新皮丘时注射针应在前一皮丘内刺入,故局麻药只有第一针刺入时才有痛感,此即一针技术(图1-23)。然后分层注射,即由皮丘按解剖层次向四周及深部扩大浸润范围。注药时应将较大量麻药在短时内加压注入,使麻药在组织内产生水压作用,即为张力性浸润,因此麻药能与神经未稍广泛而均匀地接触,使麻醉效果更为增强。每次注药前都要回抽注射器,以免误注入血管内。常用0.5~1%普鲁卡因,一次总量不超过1克。图1-23一针技术(三)区域阻滞麻醉采用局部浸润的方法,由皮丘向四周及深层组织扩大浸润,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许多面而成为一立体阻滞区域,对手术区形成一包围圈,以阻滞神经纤维的向心传导,即为区域阻滞麻醉(图1-24)。常用于囊肿切除,肿块活组织检查等。其优点是能避免穿刺病理组织,不会使手术区的局部解剖因注药难以辩认。(四)神经阻滞麻醉将局麻药注射于神经干(丛或节 )的周围,以阻滞其神经传导,使该神经支配区产生麻醉作用,称神经阻滞麻醉。此法能以少量的局麻药产生较大的无痛区,效果好而安全,常用臂丛阻滞,颈丛阻滞等。臂丛神经阻滞臂丛是由颈5~8及胸1脊神经的前支组织,支配上肢的运动和绝大部分的感觉。上列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在前、中斜角肌之间合并成为上、中、下三干,在锁骨平面的上方,每干又分成前后两股共六股,下行至腋窝顶时,三个后股组织成后束,下干的前股延伸为内侧束,上、中两干前股合成外侧束,最后在腋窝中部分出正中、挠、尺、肌皮等长支。从解剖上看,臂丛各支在前、中斜角肌间、第一肋骨面以及腋窝顶部三处比较集中,故临床上常经肌间沟、锁骨上及腋窝三种径路以阻滞臂丛(图1-25、26)1.肌间沟径路病人仰卧,肩下垫一薄枕,头偏向对侧,患者肩下垂。要求病人抬头以显露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其外侧即为前斜角肌,于前斜角肌的外缘可摸到一上小下大呈三角形的肌间沟,即为前、中斜角肌的肌间沟。此沟位于锁骨中点上方2~2.5厘米或肩胛舌骨肌上方,外缘紧靠颈外静脉,底部有锁骨下动脉,沟内有臂丛神经。一般用22G穿于刺针于肌沟中段垂直进针,穿过皮肤和两斜角肌间之筋膜时有突破感,回抽无血或脑脊液,即可注入麻药。如突破感不明显时,可使穿刺针朝内、后下方刺入稍许,常可获得异感,深度为1~2厘米,然后注入麻药。此法只要定位正确,则成功率颇高,并发症亦少。因阻滞范围较广,除上肢外,又可用于肩及锁骨部手术。药量大时能阻滞同侧颈丛。由于对臂丛下干各分支阻滞较差,故有时前臂尺侧麻醉不全,可加用肘部尺神经阻滞以弥补。图1-24区域阻滞麻醉图1-25锁骨上肌间沟解剖图1-26臂神经丛阻滞2.锁骨上径路病人体位同肌沟法。在锁骨下动脉搏动点外侧或锁骨中点上方一厘米处,以22G针作一皮丘,经皮丘向内、后及下方刺入,进针1~2厘米后可刺中第一肋骨,紧贴肋骨面寻找臂神经丛,如上肢出现异感,抽吸无回血,即可注药。此法的麻醉范围仅达上臂中上1/3交界处,为此仅适用于上臂中1/3以下区域的手术。3.腋窝径路病人仰卧,患肢上臂外展90度,前臂屈曲外旋,手掌放于头下。在胸大肌肱骨端止点的下缘,接触腋动脉的搏动,并向腋窝顶方向追踪到搏动的最高位置,即为穿刺点。用左食指固定腋动脉,右手持22G注射针沿腋动脉上方刺入,穿过腋筋膜时常有阻力消失感或异感,并可见针头随腋动脉搏动而跳动表明针已进入腋鞘管,深度约1~1.5厘米,回抽无血,即可注入麻药。此法麻醉范围较小,有时挠神经阻滞不全,仅适用于肘关节以下的手术。臂丛阻滞并发症①药物毒性反应;②气胸或张力性气胸;为刺破胸膜或肺泡所致,多见于锁骨上径路穿刺。③邻近的其它神经被阻滞,多见于肌间沟和锁骨上径路穿刺。如阻滞星状神经节而出现霍纳氏综合征,阻滞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阻滞膈神经出现同侧隔肌麻痹而导致通气不足,此类并发症并不多见。④全脊髓麻醉:因药物误入椎管内所致,是最严重而罕见的并发症。二、常用局麻药(表1-13)表1-13常用局部麻醉药的临床用途、剂量、浓度表浓度剂量药名普鲁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麻醉种类常用浓度一次剂量常用浓度一次剂量常用浓度一次剂量表面麻醉1~2%20~40毫克2~4%200毫克浸润麻醉0.25%~1%1克0.05~0.1%100毫克0.25~0.5%0.4~0.5克脊椎麻醉5~6%120~150毫克1%克葡萄糖10~15毫克5%加葡萄糖120毫克硬膜外麻醉2~3%0.8克0.25~0.3%75~90毫克1~2%0.4~0.5克臂丛麻醉1.5~2%0.8克0.2~0.3%75~90毫克1.5~2%0.4~0.5克三、局麻药的不良反应(一)毒性反应指单位时间内血液中局麻药浓度超过了机体的耐力而引起的中毒症状。原因:①局麻药逾量;②单位时间内药物吸收过快,如注射到含血管丰富的部位或误入血管内。③机体对局麻药的耐受性降低,多见于恶病质、严重感染、严重贫血、肝功不良、维生素缺乏,高热等病人。④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如同时使用两种局麻药而不减量(按规定两同类药物相加剂量应相当于其中一种药的最大量)。症状: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及循环系统的变化。中枢神经的抑制性神经元容易遭受局麻药的抑制,结果使兴奋性神经元的作用相对加强,由此引起中枢兴奋和惊厥。如局麻药浓度再升高,则使兴奋和抑制性神经元都受到抑制,即引起中枢兴奋的全面抑制,表现神志漠糊或昏迷、呼吸抑制或停止、循环衰竭等。局麻中毒时除直接舒张外周血管外,亦抑制心肌的收缩和传导,使心排血量下降,导致低血压、循环衰竭、甚至心跳停止。治疗:①立即停用局麻药。②支持呼吸和循环功能,如人工呼吸、给氧和使用升压药,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复苏。③抗掠厥:静注安定0.1-0.2mg/kg或2.5%硫喷妥钠3-5ml,亦可用速效肌松药。预防:局麻前应给予适量镇静药。局麻药液中加肾上腺素,浓度为1:200,000-500,000,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创口渗血。延长局麻药的吸收,增加麻醉作用时间,减少局麻中毒反应。肾上腺素的浓度不宜过高,以免组织缺血坏死。足趾、手指和阴茎等处作局麻时,不应加肾上腺素。老年、甲亢、心律失常、高血压和周围疾病亦不宜使用。(二)过敏反应有极少数病人在使用局麻药后出现皮肤粘膜水肿、荨麻疹、哮喘、低血压或休克等症状,称为过敏反应。有即刻反应和迟缓反应两种。目前尚无可靠的方法预测。皮内或眼结合膜试验均可能有假阳性和假阴性,只供参考而难作定论。凡病人属过敏体质或有过敏史者应小心。酰胺类较酯类局麻药过敏反应发生率低。对疑有对酯类过敏者,可改用酰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