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
问医生查疾病找医院找药品

资讯

男性 女性 老人 整形 美容 母婴 中医 保健 偏方 饮食 两性 减肥 心理 体检 急救 新闻 护理 健身 图谱 热搜

登录注册
综合 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

癔症预防

诊断依据

1. 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

2. 有下述表现之一者:

(1) 癔症性遗忘。

(2) 癔症性漫游。

(3) 癔症性双重或多重人格。

(4) 癔症性精神病。

(5) 癔症性精神病。

(6) 癔症性运动和感觉障碍。

(7) 其他癔症形式。

3.症状妨碍社会功能。

4.有充分根据排除器质性病变和其他精神病。

鉴别诊断

1.急性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生、发展和精神刺激因素的关系非常密切。患者在强烈应激事件后立刻发病,病程短暂,无反复发作史,预后良好。

2.精神分裂症:分离性障碍的情感爆发和幼稚动作等表现易于急性发作的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相混淆。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感变化莫测、忽哭忽笑,与周围环境无相应联系,行为荒诞离奇、愚蠢可笑、不可理解。同时依据丙辰的纵向观察资料也有助于鉴别。

3.神经系统疾病:分离转换性障碍如出现感觉异常、运动障碍或抽搐发作时,与神经系统疾病表现相似。但分离转换性障碍无器质性病变基础,神经系统查体不会出现相应阳性体征,辅助检查也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4.诈病:诈病是指毫无病情,为了某种目的而装扮成疾病;或是虽有一定病情,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故意扩大病情的情况。诈病的“症状”发作完全由主观愿望决定、随意控制,目的一旦达到,“症状”就会不治自愈。而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症状一旦发生,是主观意识无法控制的。

分享

取消

点击查看更多 返回疾病>

疾病相关

癔症知识简介 癔症症状表现 癔症典型症状 癔症发病原因 癔症检查项目 癔症鉴别方法 癔症怎么治疗 癔症什么好 癔症并发症 癔症的护理 癔症的饮食 癔症如何预防
专家与您一对一答疑

专家与您一对一答疑

免费提问及时解答

热图推荐

123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