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
问医生查疾病找医院找药品

资讯

男性 女性 老人 整形 美容 母婴 中医 保健 偏方 饮食 两性 减肥 心理 体检 急救 新闻 护理 健身 图谱 热搜

登录注册
综合 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

心脏病预防

借助病史和查体,医生通常基本能确定受检者是否有心脏疾病。诊断试验用来证实诊断、确定疾病的程度和预后以及有助于拟定治疗计划。

病史和查体

医生首先要询问是否存在可能提示心脏病的症状,如胸痛、气促、下肢水肿和心悸等。随后了解是否有其他症状,如发热、软弱、乏力、纳差以及不适等,这些症状也有可能与心脏病有关。下一步要了解受检者过去感染、接触化学品、药物、酒精及烟草的情况,家庭及工作环境,以及娱乐活动等。医生也会询问家庭成员中是否有心脏病或其他疾病患者以及受检者是否患有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其他疾病。

在体格检查中,要注意体重、全身情况及有无面色苍白、多汗和嗜睡等情况。心脏病可以影响患者的情绪和自身对健康的感觉。苍白或发绀可能预示存在贫血或血流灌注不足(可由于肺部疾病、心衰或各种循环疾病所致),因此,观察皮肤色泽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颈动脉、腋动脉、肘动脉、腕动脉、腹主动脉、腹股沟动脉、动脉、踝动脉及足背动脉等的扪诊,估计血流量是否足够以及两侧是否对称。测量血压和体温。这些异常都有助于心脏病诊断。由于颈静脉直接与心脏的右心房相连,故而是进入右心的血流压力和容量的指示,因此医生都要检查颈静脉状况。检查中要求受检者卧位,上半身抬高与地平面呈40度角。有时,受检者也可平卧、坐位或站立位。

医生按压踝部、小腿部位,有时也包括下背部的皮肤,检查皮下组织水肿情况。使用检眼镜(一种用来检查眼睛内部情况的仪器)来检查视网膜(位于眼睛后部内表面的感光膜)的血管和神经。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及心瓣膜细菌感染的患者常有眼底异常。

观察胸部,确定其呼吸频率和呼吸运动是否正常,然后用手指轻扣胸壁(叩诊)以判定肺脏是否全由空气充盈;叩诊也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心包腔或胸膜腔积液。借助于听诊器,医生可以确定气道是否通畅以及肺内有无因心衰而出现的液体渗出。

医生将手置于胸壁来判定心脏的大小和每次心脏收缩的类型及强度。有时,血管内或心腔室间的异常、紊乱的血流引起的震颤可以通过手指尖或手掌感觉到。

使用听诊器,可听到由于心瓣膜开、闭产生的不同的声音。瓣膜或心脏结构异常引起的血液紊乱流动(湍流)可产生特征性的声音(杂音)。典型的紊流发生在当血液流过狭窄或有漏隙的瓣膜时。并不是所有心脏病皆会产生杂音,也不是所有杂音都提示心脏病的存在。妊娠妇女常存在心脏杂音,这是由于血流正常增加的结果。而在婴儿和小孩,由于血流速度较快且心脏结构较小,故常出现无害性杂音。即使在没有严重基础心脏病的高龄个体,由于血管壁、瓣膜和其他组织的逐渐硬化,也易产生紊流。

将听诊器置于动脉和静脉表面,有时亦可闻及杂音,这可能提示血管狭窄或在血管之间存在异常通道。

腹部的检查以明确是否有因回心的主要静脉淤血而导致的肝脏肿大。因积液导致的腹部膨隆常提示有心衰。也应检查脉搏和主动脉的搏动。

诊断检查

很多检查可帮助获得快速、准确的诊断。这些技术包括:电学检查、X线、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显像(MRI)、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和心导管术等。

大多数的心脏检查手段危险性很小,但随着检查技术复杂程度和患者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增加,检查的危险性也相应增高。心导管术及造影术导致的脑卒中、心肌梗死或死亡等主要并发症的危险性大约是1/1000。运动试验引起心肌梗死或死亡的危险性大约为1/5000。放射核素试验的危险性只源于所接受的极小量的放射物质,实际上,这些射线的剂量还小于X线的射线量。

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依据

(1)有长期高血压病史; (2)在心功能代偿期仅有高血压的一般症状;当心功能代偿不全时,可出现左心衰竭的症状,轻者仅于劳累后出现呼吸困难,重者则出现端坐呼吸,心原性哮喘,甚至发生急性肺水肿;久病患者可发生右心衰竭最终导致全心衰竭; (3)体格检查发现心尖搏动增强呈抬举性,心界向左下扩大,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可呈金属调,肺动脉瓣听诊区可因肺动脉高压而出现第二心音亢进。

风心病的诊断

依靠病史,症状表现和详细的身体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光等,对风心病的诊断都有很大的帮助。有些病人必要时还做心导管,心脏造影等检查既可确诊。

超声心动图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引起的左房扩大的改变最为敏感和准确,检出率高,诊断符合率高,超声心动图还可以观察风心病时各瓣膜及其附属装置的病损情况,测量其瓣口开放直径和面积,确定有无联合瓣膜病,心房内有无附壁血栓,同时还可以了解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改变情况等,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包括术式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心脏病自我诊断

生活中出现下列现象时,建议做一次心脏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心脏病,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体力活动时有心悸、疲劳、气急等不适,或产生呼吸困难感。

◆劳累或紧张时 ,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或胸闷压迫感。

◆出现脉搏过速、过慢、短促或不规则。

◆熟睡或做恶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来一会儿才好转。

◆性生活时感到呼吸困难、胸闷或胸痛。

◆饱餐、寒冷、吸烟、看情节紧张的电影或电视时,感到心悸、胸闷或胸痛 。

◆在公共场所中,容易感到胸闷、呼吸不畅和空气不够。

◆上楼时比以前或比别人容易出现心悸和气急 。

◆突然出现一阵心悸、头晕、眼前发黑,有要跌倒的感觉 。

◆儿童的活动能力比同龄差,活动时感觉心悸、气急、乏力、口唇青紫。

◆感冒后轻微劳动也感到心悸、疲乏,或走路稍快就觉气急 。

◆突然胸部不适而昏倒在地上,或有马上要“死去”的感觉。

◆晚间睡觉枕头低时感到呼吸困难 ,需要高枕而睡。

◆出现下肢浮肿 。

◆手指或足趾末端出现肥大、变形。

◆脸、口唇和指甲出现青紫、暗红等异常颜色。

◆静息时自觉心跳有异常声音 ,或手掌握触前胸壁心脏部位时有震颤感。

◆妊娠期出现心悸、头晕、气急或浮肿。

◆左肩痛长期不愈。

分享

取消

点击查看更多 返回疾病>

疾病相关

心脏病知识简介 心脏病症状表现 心脏病典型症状 心脏病发病原因 心脏病检查项目 心脏病鉴别方法 心脏病怎么治疗 心脏病什么好 心脏病并发症 心脏病的护理 心脏病的饮食 心脏病如何预防
专家与您一对一答疑

专家与您一对一答疑

免费提问及时解答

热图推荐

123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